劇情簡介
天真率性的年輕人道林·格雷 (本·巴恩斯飾)來到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他在擁有著超凡魅力的亨利·華頓 (科林·費爾斯飾)的引領下,直接捲入了一場名流社交所引起的旋風當中。亨利負責將道林介紹給了這個城市所有快樂至上的享樂主義者,而道林也不負所望地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其中。
亨利的朋友,同樣也是一位社交藝術家的巴斯爾·霍華德 (本·卓別林飾)為道林畫了一幅異常傳神的畫像,捕捉到了這位年輕的美男子全部的氣質和能量,這也使得涉世不深的道林做下了一個輕率的決定——他發誓,只要能永遠保留住自己在畫像中的模樣,他願意付出一切,包括他的靈魂。
在亨利的引導和鼓動下,道林繼續著屬於他自己的狂野的冒險之旅,但是當他以自己的青春美貌讓眾人傾倒的同時,他卻把那幅畫像鎖進了不見天日的閣樓里。每當他對邪惡屈服並成為幫凶,畫像都會變得愈加地醜陋和恐怖。而當巴斯爾堅持讓他去看一眼自己的畫像的時候,道林卻殺死了他,然後逃離了這座城市。
25年後,道林重回故地,讓他的那些老朋友感到尤為震驚的是,他依然擁有過去那完美的容顏,一點都沒變老,但他的心已蒼老枯萎,因為在他的生命中,愛與生存的意義全部都被剝奪了。道林不斷地受到自己的過去的困擾,還有那個隱藏在閣樓里的畫像中的畸形怪物的辱罵和奚落,然後,他遇到了艾米麗 (麗貝卡·豪爾飾),一個聰慧有思想的女子,讓道林深深地為她所著迷。但是,艾米麗卻是亨利的女兒,他肯定會想盡辦法,就為了讓女兒遠離這個半人半鬼的傢伙。當倫敦的好事者都在秘密地討論道林與魔鬼訂下了契約時,亨利也決定讓他女兒的那個不正常的戀人徹底地曝光。
亨利發現了道林的畫像,並在一番搏鬥後把道林鎖在閣樓密室里,讓他和畫像中的魔鬼在一起。艾米麗想挽救道林,但是深愛艾米麗的道林將她推走,自己拔劍刺向了畫像,和畫像中的魔鬼同歸於盡。道林死後,畫像又變回最初的道林,依然美麗而純真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本·巴恩斯 | 道林·格雷 | |
科林·費斯 | 亨利·華頓勳爵 | |
麗貝卡·豪爾 | 艾米麗·華頓 | |
蕾切兒·哈伍德 | 希比爾·韋恩 | |
本·卓別林 | 巴斯爾·霍華德 | |
艾米麗雅·福克斯 | 維多利亞·華頓 | |
卡羅琳·古道 | Lady Radly | |
菲奧娜·肖 | Agatha | |
道格拉斯·韓歇爾 | Alan Campbell | |
瑪瑞·亞達波 | Gladys | |
喬·伍德考克 | Celia Radley | |
麥可·庫爾金 | Lord Radley | |
強尼·哈瑞思 | James Vane |
職員表
製作人 | Paul Brett |
原著 | 奧斯卡·王爾德 |
導演 | 奧利弗·帕克 |
副導演(助理) | Dan Channing-Williams、James Chasey |
編劇 | 托比·芬雷 |
攝影 | 羅傑·普拉特 |
配樂 | Charlie Mole |
剪輯 | Guy Bensley |
選角導演 | 露西·貝文 |
藝術指導 | John Beard |
服裝設計 | 魯思·梅爾斯 |
視覺特效 | Charley Henley |
布景師 | Niamh Coulter |
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信息 | |
Front Titles | Basil's Murder | |
Dorian's Theme | Basil's Funeral | |
Basil Paints | Remembering Sybil | |
Sybil's Theme | Emily's Theme | |
The Painting | Stabbing the Painting | |
Sybil Stays the Night | Vanes Chase | |
The Painting | The Penny Drops for Lord Henry | |
The Seduction | The Farewell Party - St Louis Rag | 藝人: Charlie Mole |
Extravaganza | Final Confrontation | 唱片公司: 環球唱片 |
Carnival of Venise | 發行時間: 2012年10月16日 |
幕後花絮
該片改編自奧斯卡·王爾德的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 ,這也是王爾德的唯一一本小說 。如果算上電視電影,該片是第20部改編自這部小說的電影 。
托比·芬雷為影片撰寫了劇本,這是他的處女作 。
為了營造出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街景,劇組在倫敦的下城區搭了一些古建築,並在晚上對這些地方施行了交通管制 。
1.該片改編自奧斯卡·王爾德的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 ,這也是王爾德的唯一一本小說 。如果算上電視電影,該片是第20部改編自這部小說的電影 。
2.托比·芬雷為影片撰寫了劇本,這是他的處女作 。
3.為了營造出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街景,劇組在倫敦的下城區搭了一些古建築,並在晚上對這些地方施行了交通管制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導演奧利弗·帕克將影片敘述的重點從以畫像為中心變為更多地圍繞道林·格雷個人而展開,這也是影片片名叫做《道林·格雷》而非原著的名字《道林·格雷的畫像》的原因 。
該片幾乎全在2008年秋天拍攝,拍攝地點為倫敦 。劇組從英國國家彩票局那裡得到了50萬英鎊的投資 。
影片選角
在影片裡和巴恩斯演對手戲的科林·費斯在看了幾個《道林·格雷的畫像》的舞台劇和電影之後,費斯認為:巴恩斯是最好的道林·格雷。
對於道林·格雷這個角色,導演奧利弗·帕克的考慮與眾不同,他選擇本·巴恩斯來演道林·格雷的原因是因為:第一是他們年齡相仿,都是20多歲的年齡;第二,巴恩斯的身高和形象很符合導演對道林·格雷的理解。巴恩斯的化妝之後的形象多多少少是有一絲陰鬱的,而且他非常帥氣,正符合道林·格雷。在《道林·格雷的畫像》中,王爾德把他寫成一個紈絝子弟,帕克認為巴恩斯的氣質正符合這種維多利亞時期的奢靡氣和耽美的感覺。加上他的眼睛是黑色的,這就更符合小說中所塑造的那個多年以來都不會變老的,讓人覺得有一絲寒氣的道林·格雷 。
對於扮演這個角色,本·巴恩斯表示過程辛苦。因為電影裡有幾場鬥劍的打鬥,拍攝起來就比較辛苦。同時按照導演的要求,巴恩斯得優雅地、從容地去打鬥,這很讓他傷腦筋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公司名稱 | 國家 / 地區 |
Ealing Studios | 英國 |
Fragile Films | 英國 |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 | 國家 / 地區 |
Momentum Picture | 英國 |
Alliance Films | 加拿大 |
Aurum ProduccionesS.A. | 西班牙 |
Eagle Pictures | 義大利 |
Roadshow Films | 澳大利亞 |
Odeon | 希臘 |
IPA | 泰國 |
Momentum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 英國 |
上映日期
日期 | 國家 | 上映日期 | 國家 |
2009年9月9日 | 英國 | 2010年1月21日 | 俄羅斯 |
2009年9月11日 | 加拿大 | 2010年1月28日 | 希臘 |
2009年10月8日 | 西班牙 | 2010年3月12日 | 西班牙 |
2009年11月12日 | 澳大利亞 | 2010年4月15日 | 德國 |
2009年11月27日 | 義大利 | 2010年4月30日 | 立陶宛 |
2009年12月31日 | 葡萄牙 | 2013年5月30日 | 韓國 |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道林·格雷》在藝術和商業、驚悚和文藝間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影片既不庸俗也不晦澀 。” (《完全電影》雜誌評)
《道林·格雷》並沒有完全依照原著改編,而是加入了不少新的內容。最明顯的不同可能是該片中插入的不少閃回,它們向觀眾展示的了道林·格雷經歷過的可怕的童年,增強了故事的可看性。該片著力於描繪片中人物的享樂主義和墮落生活,似曾相識的哥特風格、迷幻的性愛場面、扭曲的暴力情節和大量的血漿充斥著觀眾的視野,使得該片更像是一部超自然奇幻片,讓人更多地聯想到吸血鬼電影,而不是王爾德對維多利亞社會的黑色諷刺。有著豪華陣容的《道林·格雷》也許能成為一部製作優良的商業片,但無形中卻丟棄了王爾德對永恆的青春和美的探討,喪失了原著中最敏銳的智慧和洞察力 。 (網易娛樂評)
在該片的結尾處,為了不讓艾米麗看到自己丑惡的靈魂,道林選擇了自殺式的死亡。導演通過充實原著在電影中,導演探討了一系列道德問題,比如道林的悲劇到底是來源外界的誘惑,還是自己內心的欲望等等。通過將這些問題雜揉到電影中,導演倡導人們回歸美好的精神家園,尊重生活規律,保持對上帝的信仰。該片的最後結尾告誡人們:惡人必有惡報:作惡多端的道林即便醒悟,渴望悔改也仍無法得到寬恕,最後只能在地獄之火中死去。教唆道林的亨利雖然活著,卻再也無法擁有他所渴求的親情。該片中最大的不足是電影過度地強調了實用性,而沒有足夠的篇幅反映王爾德在原著中對美的探討和追求。而且相比於原著中富有韻律、朗朗上口、充滿智慧的句子,電影中的台詞顯得過於口語化和平淡,這使得電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原著所具有的文學性和藝術觀賞性 。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