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治人事天,莫若嗇

道德經·治人事天,莫若嗇

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 5、有國之母:有國,含有保國的意思。 這裡,把“嗇”解釋為節儉也可以,因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視“儉”德,這也是道家一貫的思想特徵。

基本信息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譯文

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麼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麼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注釋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氣、養護身心。對“天”的解釋有兩種,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為保養天賦。
2、嗇:愛惜、保養。
3、早服:早為準備。
4、重積德:不斷地積德。
5、有國之母:有國,含有保國的意思。母,根本、原則。
6、長生久視:長久地維持、長久存在。

引語

本章講治國與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從文字上看,老子講了與別人不同的這樣一個道理,他把吝嗇當作人修身養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頌揚,而不是專指財物的愛惜。老子認為,吝嗇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積蓄、養護、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嗇”,只有積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這就與聖人治國聯繫到一起了。這裡,把“嗇”解釋為節儉也可以,因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視“儉”德,這也是道家一貫的思想特徵。

評析

首先談“治人事天,莫若嗇”。上面提到,“嗇”可以解釋為治國安邦的根本原則,同時也可以解釋為節儉的美德。老子提出“嗇”這個觀念,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獨特的。老子把“儉”當作“三寶”之一,他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他認為,要“儉”才可以進一步擴大生活的範圍,否則必死矣。張松如說:“嗇者,亦儉也。嗇就是留有餘地;留有餘地,才能早為之備;早為之備,才能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予以解決;在事物即將發生之頃及時矛以解決,才能廣有蓄積;廣有蓄積,自然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自然就具有了無窮的力量。老子認為大而維持國家的統治,小而維持生命的長久,都離不開‘嗇’這條原則,都要從‘嗇’這條原則做起。所以說它是‘長生久視之道也’。嗇與儉當然符合‘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不過,如果強調它是一種消極、退守的政治傾向,就未免只從表面形式上看問題,不見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實質。”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
老子像
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治人事天,莫若嗇》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