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道德經·太上基本信息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貴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⑤。
譯文
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讚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統治者是多么悠閒。他很少發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老百姓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注釋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統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統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閒自在的樣子。
4、貴言:指不輕易發號施令。
5、自然:自己本來就如此。
引語
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張,他把統治者按不同情況分為四種,其中最好的統治者是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最壞的統治者是被人民所輕侮,處於中間狀況的統治者是老百姓親近並稱讚他,或者老百姓畏懼他。老子理想中的政治狀況是:統治者具有誠杯信實的素質,他悠閒自在,很少發號施令,政府只是服從於人民的工具而已,政治權力絲毫不得逼臨於人民身上,即人民和政府相安無事,各自過著安閒自適的生活。當然,這只是老子的主觀願望,是一種烏托邦式的政治幻想。
評析
老子在全書中第一次描畫了他的理想國政治藍圖。第一句四個層次的劃分,不是從古到今的時代或時間順序,而是指為治理好壞的統治狀況。在老子的觀念上,理想的“聖人”是要“處無為之可,行不言之教”,要一如處“太上”之世,體“玄德”之君,能夠“生之畜之”。在《帝王世紀》中,記載了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五老人擊壤於道,觀者嘆曰:大哉堯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種生動的畫面,可以說是對老子的“百姓皆曰我自然”的最好圖解。
在本章中,老子把這種理想的政治情境,與儒家主張實行的“德治”、法家主張實行的“法治”相對比,將其等而下之。實行“德治”,老百姓覺得統治者可以親信,而且稱讚他,這當不錯,但還是次於“無為而治”者。實行“法治”的統治者,用嚴刑峻法來鎮壓人民,實行殘暴擾民政策,這就是統治者誠信不足的表現,人民只是逃避他,畏懼他。老子強烈反對這種“法治”政策,而對於“德治”,老子認為這已經是多事的徵兆了。最美好的政治,莫過於統治者“貴言”,從不輕易發號施令,人民和政治相安無事,以至於人民根本不知道統治者是誰。當然,這種美治在當時並不存在,只是老子的“烏托邦”式幻想。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太上,不知有之》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七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