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
道:
釋義
字典一 聲母:d
讀四聲
字頭:道
四筆號碼:8144
注音:dào
筆畫:12畫
部首畫:03
部首:辶部 (走之部)
釋義:1.路:街~|鐵~|~聽途說|羊腸小~。
2.水流的通路:水~|河~|溢洪~|黃河故~。
3.方向;途徑:同~|門~|治國之~|志同~合。
4.方法;技藝:生財有~|醫~|棋~。
5.道理;事理:公~|天~|無~|坐而論~。
6.道德;正義:~義|人~|厚~|古~熱腸(表示待人誠摯熱情)|得~多助,失~寡助。
7.用言語表示:~謝|~歉|~別|說長~短|指名~姓。
8.以為;認為:你~是誰,原來是跑堂的上樓來。
9.線條細長的痕跡:橫~兒|鉛筆~兒|硬在玻璃上劃出~來。
10.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傳~|修~|孔孟之~|安貧樂~。
11.中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家。
12.道教的簡稱,也指道教徒:~觀(guàn)|~袍|~士|~姑|老~。
13.中國歷史上的行政區域名。唐代分全國為十道,相當於後來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以下府以上設道。
14.某些國家的行政區域的名稱。
15.量詞。①用於某些長條的東西:萬~金光|一~~水,一~~山。②用於門、牆等阻隔物:兩~門|一~防線|一~高牆。③用於命令、題目等:兩~難題|下一~死命令。④相當於“層”“次”:省一~手續|一共四~菜。
部首查詢:03辶部
16.①未知、神秘、誰也不知道、誰也不能肯定,通“無”:~生一。②根本、源頭、本源,通“一”:一生二。
字典二 拼音dào
釋義
(一)道路。【例】地道|鐵道|下水道。
(二)途徑;方向。【例】志同道合|請你指條道兒。
(三)道理;正當的事理。【例】頭頭是道。
(四)方法,辦法;技藝。【例】門道|醫道|生財之道|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五)德行;封建倫理綱常。【例】道義|大逆不道。
(六)思想學說或宗教教義。【例】孔孟之道|傳道|修道。
(七)道家。我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以老聃(老子)和莊周為代表。道,可道,非常道。
(八)道教。我國主要教派之一,創立於東漢時。道教徒;屬於道教的。【例】道士|道姑|道觀。
(九)民間信仰。【例】一貫道。
(十)說。【例】道白|說東道西|一語道破。
引申為用話表示情意。【例】道謝|道歉。
(十一)歷史上的行政區域。在唐代相當於當今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下設道。
(十二)線條;細長的痕跡。【例】畫了一橫道兒。
(十三)量詞。【例】一道溝|兩道題|裂了一道縫兒。
【道德】 dàodé 一種社會性的意識,是人們共同生活所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規範。
〖例句〗遵守公共道德,是人們和諧生活的基礎。
【道理】dàoli ①事物的規律:老師在講新陳代謝的道理。②情理;理由:他的話有點兒道理。
〖例句〗父親經常給我講如何做人的道理。
【道貌岸然】 dào mào àn rán 道貌:莊嚴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樣子。多指假裝一本正經,實際表里不一的人。
〖例句〗他道貌岸然地出現在人們面前,使大家心裡覺得很不舒服。
字典三 道 [名] 形聲。從辵,首聲。本義:供行走的道路。
道,所行道也。――《說文》
一達謂之道。――《爾雅》
道坦坦。――《易o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禮o地官o遂人》。註:“途容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老子》五十三章
道聽而途說。――《論語o陽貨》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史記o項羽本紀》
道渴而死。――《山海經o海外北經》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記o陳涉世家》
又如:大道,問道於盲;要道;人行道。
字典四
1. 道德。《易·繫辭上》:“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一》:“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達道義,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勳,五曰表賢能。” 唐 李山甫《酬劉書記一二知己見寄》詩:“自喜幽棲僻,唯慚道義虧。” 明 馮夢龍《夢磊記·寓傳訛信》:“他與我道義文章非泛有。” 明 李贄《與周貴卿書》:“仆與先公正所謂道義之交者。”
2. 闡明:《史記·太史公自序》:“《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編輯本段]哲學範疇概述 “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本體、規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學體系中,其涵義有所不同。
老子所說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老子所寫的《道德經》是關於“道”的經典著作。)
孔子所說的“道 ”,是“中庸之道”,是一種方法;
佛家所說的“道 ”,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墮極端,脫離二邊,即為中道。佛家的道是中觀的思想,中觀思想涉及“中道”和“空”。“空”的思想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
道:一首一走,第一次走的路、第一次用的方法才叫道,重複別人做過的事不叫道。走不一樣的路,堅持創新才能生道。原始涵義 道字不見於甲骨,但見於金文,其形象是手托著首(腦袋)或直接將腦袋藏在衣服中(見圖),意思就是用衣服把頭蒙起來,用來表示一種人們必須走通而到達目的地的路徑,但走起來就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蒙上雙眼一般就很難保持行走時的身體平衡。用衣服蒙著頭一樣,要摸索著前行。如果不是迫切希望前往的目的地,沒有人會像被蒙上頭一樣走向一條陌生的路徑。蒙頭確實與行走緊密相關,如果我們被突然蒙上頭,第一個感覺就是寸步難行。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人的雙眼在保持身體平衡所以,金文中的“道”字,指的應該就是陌生而必須走通才能到達目的地的路徑。這可能就是古人單用“道”字表示道理、法則、規律之類抽象概念的原因所在,例如,治國之道、為人之道、養生之道等。
道字的原型為人首蛇身,
如右圖,其來源為伏羲人首蛇身的傳說。
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這一變化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易經》中有“復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復》),都為道路之義。
《尚書·洪範》中說:“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這裡的道,已經有正確的政令、規範和法度的意思,說明“道”的概念已向抽象化發展。
春秋時,《左傳》曾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和“王祿盡矣,盈而盪,天之道也”之說。這裡的道帶有規律性的意思,表明道的概念已逐步上升為哲學範疇。老子論道 到了春秋後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成為道家的創始人。在老子以前,人們對生成萬物的根源只推論到天,至於天還有沒有根源,並沒有觸及到。到了老子,開始推求天的來源,提出了道。他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而生。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對於老子所說的道,歷來解說不一。有的認為,道是精神性的本體,是脫離物質實體而獨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客觀唯心主義。有的則認為,道是宇宙處在原始狀態中的混沌未分的統一體,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唯物主義。老子認為道生成天地萬物的過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道生成萬物之後,又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而蘊涵於天地萬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無間不入,無所不包。道雖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但它不同於可感覺的具體事物,它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是構成天地萬物共同本質的東西。所以,“道”存在於人類語言及圖文之外,心靈可以感知而無法言傳和圖示。——不能靠感覺器官去體認,也難以用普通字詞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來說明它的存在。
對於世界的統一性,老子作了天才的推測和描述。老子的道論,對於後世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也有說“道生一,一生二”,意思是指,在誰也不知道的地方產生了本源之氣,這個本源又分化為陰與陽這兩種氣。在這種情況下,道即是無,也就是指誰也不知道,誰也不能夠定性,也就是未知的,神秘的。因為道的未知特性,所以越是給道下一個結論,那么就越是錯誤的。在道代指未知事務的情況下,“道生一,一生二”這句話裡面,常被人們所認為的“一”,就是指本源,這個本源、這個“一”,被許多持其它觀點的人當作了已知的、可以解釋的、能夠定性的“道”來給它定性。所以,這個“一”所代指的道,就是一種陰陽家關於道的學說,它是許許多多的道學說中的一種。道論演變 略後於老子的范蠡,把天道看成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他認為,人事必須“因陰陽之恆,順天地之常”,違反客觀規律,必然招致災禍。“夫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可以成功”。他說的天道主要指陽至而陰,陰至而陽,盈縮轉化,周鏇無盡的矛盾運動法則。天時於己不利時要主動退避,天時對已有利時要積極進取。范蠡受老子道論的影響,說“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國語·越語下》)。但他主張適時積極進取,對老子貴柔守雌的思想又有所批判和修正。
戰國時期,齊國稷下道家用“精氣”來說明道,把虛而無形的道看作是流布於天地之間、遍存於萬物內部的“精氣”。說:“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管子·內業》)。老子曾把道表述為“沖氣”,並說“其中有精”。稷下道家從唯物的方面進一步發展了老子的這一思想,把道表述為無所不在而又富有生機活力的精氣。精氣說對後來中國醫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但它賦予精氣以靈性,有神秘化的傾向,與唯心主義劃不清界限。
莊子是戰國中後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道是世界的終極根源,是無所不覆、無所不載、自生自化、永恆存在的宇宙本體,否認有超越於道的任何主宰。他還認為不可能給道提出明確的規定,“道不當名”,“道昭而不道”,即使取名為道,也是“所假而行”。所以只能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大宗師》)。對於莊子的道,當前學術界有人認為是獨立自存、超越時空的絕對精神,並以《莊子》書中“物物者非物”之語為根據,證明道是非物質性的造物主;也有人認為道是指具有無限性和永恆性的、產生了天地萬物並存在於其中的物質本體,並以《莊子》書中“通天下一氣”之語為根據,說明道就是物質性的氣。大多數學者認為莊子誇大了世界本原的神秘性,並把事物的相對性絕對化了,否定事物之間的差別,表現為相對主義,他的道論具有明顯的唯心主義傾向。
韓非汲取並發展了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提出了關於道、德、理三者互相關係的學說,辯證地處理了它們的關係。他認為,“道者,萬物之始,……萬物之源”,是“萬物之所然”、“萬物之所以成”。把道視為物質世界的普遍規律,天地萬物存在與發展的總依據。他還認為,“道”是終極範疇,是萬物的普遍規律,而萬物的特殊本質就是“德”,“德者,道之功”;萬物的特殊規律就是“理”,道是“萬物之所稽”,“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把道、德、理的關係視為物質世界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無限性與有限性的辯證統一。
戰國時期儒家學者所著《易傳》也提出關於道的學說,認為道就是對立面相互轉化的普遍規律。《周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把一陰一陽相互轉化視為道。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把道視為無形的抽象規律,與有形的具體事物區別開來。
到宋代,張載以道為氣化的過程,說“由氣化,有道之名”;程頤、朱熹則以道為理,表現了氣本論與理本論的不同。
在中國哲學史上,道這一範疇是道家提出的,後被各家學說所接受,雖各有不同理解,但已成為宇宙本原、普遍規律性的代名詞。它對於提高理論思維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規律性,曾起促進作用。道家之道道的含義 道是陰陽。首先運用道教的思維方法,分析一下“道”字原來是這么寫的,右上角的兩點“- -”在八 道是陰陽 卦裡面代表的意思是陰,兩點下面是一橫“—”代表著陽的意思,即所謂“道以道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也;中心是一個自我的“自”,強調出道是要靠自己用心去體悟才能得到的;最下方是一個走字底,道明人若想要體悟大道,就需要深諳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道———天道運行,陰陽造化。
道是過程。這是道的第一層含義。道不僅是對萬事萬物的系統性、整體性的概括,而且是對萬事萬物發展過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種靜態的形而上實體,而是一個過程。道的過程性表現為道生萬物的過程,即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道轉化為一,一轉化為二,二轉化為三,三轉化為萬物。在這一過程中,道循環往復,“周行而不殆”,它的運動周期是“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它逐漸的離開,離開得越來越遠,遠到一定程度又返回來。萬物又復歸於道。道的過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論說明的各種關係構成的,因此,道也是關係。
道是本原。這是道的第二層含義。道是天地萬物之母,無和有都來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稱。這是最為玄妙和深奧的。道是萬物的本體和來源。天地萬物都是由道演化而來。道作為本原,是混然一體的東西。老子指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就是說,道是天下萬物的本原,這裡“始”、“母”、“根”、“門”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們有層次的區別。作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無前無後,無上無下,“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邊,然而在它之前卻沒有什麼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沒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為本原,它是物質的東西,“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規律。這是道的第三層含義。道是物質運動的規律,道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終極原因。老子指出,“道者萬物之奧”,就是說,道是萬事萬物運動的規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貫穿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萬物從道起源,又回歸於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復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發展的永恆規律。作為規律的道,是看不見,聽不著,摸之不得的。所謂“夷、希、微”,它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約。道的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違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規律,堅持“無為”的原則,才能把事情辦好。否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違背了規律要受到規律的懲罰,下場是極其可悲的。
道是法則。這是道的第四層含義。老子把道視為必須遵循的法則,他說,“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他要求人們要堅持,遵循道的法則。又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則,駕馭現實的實有,以認識歷史的規律,這就是遵循道的法則的具體表現。廢棄了這一原則,有了仁義,“大道廢,有仁義”老子主張“唯道是從”,“貴食母”,即是要堅持道的法則,按道的法則做事。道也是觀察事物的永恆法則。“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說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則觀察萬事萬物的,給人們作出了榜樣。老子認為,人們對道的法則的態度是有區別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夠堅持道的原則,而且身體力行。至於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見絀了。“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堅持道的原則的人,才能把自己有餘的奉獻給社會。是否按道的原則辦事,結果是不一樣的。“天下有道,卻走馬亦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堅持道的原則,天下和平安定,放棄道的原則,則會陷於兵荒馬亂之中。按道的法則去作,道會成全你的,“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最後,道的原則是最高原則,而且有很高的價值,“天之道,利而不害”。道的特徵 道的客觀性。道是客觀的,它是萬物的本原。作為本原的道與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說,“道法自然”。“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為一,它是沒有形狀的形狀,無物卻有象。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無序的有序。“無”和“有”是道的別名,都是客觀的。道創生了萬物,而且養育萬物,道對萬物“生之畜之”。
道的普遍性。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濫的江河,到處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無時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恆存在的。道的普遍性決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蘊含性。“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見它的普遍性與無限性。“上善若水”,“水幾於道”。水是普遍存在的,當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道循環往復。道的運動過程是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道永恆存在,運動不息,循環運行。“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從起點離開,越離越遠,達到一定限度,又返回來。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環往復的運行,沒有衰敗的時候。總是從起點開始,最終又回到起點,形成一個園圈。這與太陽一天的視運動形成的園圈是很相似的,也與一個太陽年的周期類似,二者存在著同構性。東西南北的方位順序與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相認同。空間聯繫著時間,時間聯繫著空間,時空是統一的。從時間可以認識空間,從空間可以認識時間。
道對立統一。道是一個複雜矛盾的統一,最大的矛盾莫過於陰與陽的矛盾,這類似於黑格爾的肯定與否定的矛盾。“萬物負陰而抱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與陽是道的功能和屬性,而道是二者的統一。與此相聯繫的是“無”與“有”的矛盾,這二者是道的別名,道的化身。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沒有“無”就沒有“有”,沒有“有”,就沒有“無”。此外,還有一系列矛盾關係,諸如:難易、禍福、強弱、剛柔、美惡、善與不善等等。老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辯證法大師。在他的論述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道無為。無為是道之子,是道的本性,道的體現。天道自然無為,道“無為而無不為”。它什麼也不做,但是什麼都做成了。天得到它,變得清朗,地得到它,變得寧靜,無為的思想貫穿全篇。老子把道的自然無為,轉化到人身上,要求人們象道那樣自然無為。他指出“為無為,則無不治”。人們只要堅持無為的原則,什麼事情都能辦好。
道虛。道虛是道的狀態,它無形無象,無處不在,沒有邊際。它又無時不在,無始無終,是最大的虛空,它產生出萬物,是萬物的宗主;裝載著萬物,永遠也裝不滿。它的作用無窮無盡,道虛的作用就是無的作用。它能化解萬物的矛盾,協調萬物的關係,與萬物混而為一。道的根本 道,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我們中國最早談道的經典《簡易道德經》里所述:“簡,道之根。易,經之本。道,事物之行徑。經,事物之步法。無簡之道則曲,無易之經則荒。簡生道,道法於自然,失道無恆,循道而長。”說明了,簡是自然現象所依的最基本規律。道以這個規律為根本就成了事物的行徑。這個行徑即有規則的道。不是以簡為根本的行徑是曲折的。所以,正直的道就是出於簡即為簡生道,道的動作方法依賴於自然,取決自然就是真正的道。事物要是沒有這個道,就不會永遠地生存下去。要是遵循這個道,不但能長久地發展而且還會不地增長壯大。
道,無形無象,無聲無嗅,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但卻是產生天地萬物,主宰天地萬物的總能源。
道,又名真空、性、靈、炁、金丹、佛性,在不同的宗教和經典里,名稱叫法不一,但本質指的都是一個。
道是產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人們唯有去除一切的形式,才能夠見道,此謂“為道日損”。可惜的是,當今大多的修道者和學術研究者,不是“為道日損”,而是“為道日增”,總想通過有為的方式,形式上的手段認識和了解大道,如此只能背道而馳。(東方陽熹)
道,就像水一樣,無聲無息無為而養萬物,此道之力,人不可及。唯有無為而尋道方可及道,另行他路必自損道行。《呂祖明道說》之解釋 《呂祖明道說》中呂洞賓認為“道”字從“首”從“辵”,“首”指“先天一炁”; “辵”義為乍行乍止。“有先天一炁之道存焉。何言之?性非此道不能圓,命非此道不能了,其事非人不敢言。故道家巧譬曲喻,而有玉液了性,金液了命之說。夫玉液金液者,即先天一炁之道也。其所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道也。鬼神所以能為造化之跡,而為二氣之良能者,亦此道也。” “首者先也,取先天一炁之義也;辵者乍行乍止也。”
道,是天地萬物的客觀規律,無論是自然規律,還是社會規律。都是客觀規律的一部分,所以老子道家提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不違背道的規則而妄為,也就是不違背宇宙萬物的客觀規律而妄自非為,因為不違客背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麼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觀規律。
那為什麼說道是不能說出來的,一說出來就不是恆常的道呢?因為人總結出來的道不一定是準確的道,比如說牛頓的萬有引力,就是道,曾是自然客觀規律的一條不可違背的法則,但後來愛因斯坦不也證明這條法則在微觀世界中行不通。這不就是非常道嗎?但我們人要認識客觀規律,就要給它下個定義,定個概念,這個概念就叫名,而這個名不是更篇離了客觀規律的實質了嗎?但終究要比不下定義的好,這是我對道德經的一個感悟。外家之道 道就是永恆的上帝。“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新約·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一節》)
道就是無始無終的太上老君。“道散形為炁,聚形為太上老君”(《老子想爾注》)太上老君有八十一化身,老子為第二十三化身。(太上老君歷世應化圖說)太上老君的相關經文有《太上老君開田經》講述: 天地開闢經歷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噸、九宮、元皇等階段,人類社會亦經歷三皇五帝及夏商周三王統治。老君歷世皆變化下降,傳經授法,治理天下。行政區劃 “道”作為一種行政區劃始創於中國。“道”在漢朝開始出現,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使用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漢書》地理志解釋為“有蠻夷曰道”或者“縣主蠻夷曰道”。
到了隋唐時代,出兵征戰經常以方位路向加以命名,為“某某道”,該方面軍主將稱“某某道行軍大總管”(相當於蘇聯的某地方面軍總司令),例如攻打高句麗時的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浿江道行軍大總管等等。後來在內務民政上也使用此名詞,在撤併郡縣(或州縣)之初,一級行政區較少時僅作為監察和地理單位,在後來州縣增多之後逐漸成為實質性的一級行政區,由州-縣二級制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這種形式和演變過程,與20世紀的法國相似,法國起初把80多個省份按歷史地理淵源劃分為10幾個“大區”,後來大區逐漸演變成為省份的上級單位。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僅為州縣之上的一種監察區,之後迭有增加,至二十三道之多(唐睿宗景雲年間)。但節度使制掌握地方實權後,“道”日漸演變為對一個節度轄區的稱呼,和初唐、盛唐時的意義有所不同。
宋代地方監察區不使用“道”而改用“路”,字不同義相通。而遼朝因循唐朝舊制仍使用“道”作為一級行政區劃。元朝建立後,行省成為一級行政區劃,行省下設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區劃單位。至明清時期,“道”成為省之下軍區的通稱,如“福建省台廈道”或“台灣道”,但明朝及清朝意義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與省、府、縣相提並論,稱之為四級地方行政機構。例如,《內政年鑑》。
民國北京政府時期,曾經在省下設“道”為次級行政區劃單位,並曾計畫“廢省置道”,將全國劃分為70多個道,但之後並未採用此規劃,而之後“道”這個行政區劃也被廢除。
至今,朝鮮及韓國仍在使用“道”,為一級行政區,等同於許多國家的行省 (Province),而範圍和規模則相當於中國的地區/地級市。日本於明治時代前,各地也有“道”的設定,但只剩下一個:北海道。長度單位 道是工廠特有計量單位,與常用單位換算率為:單位名稱代表符號換算關係 米m1米=1000000道厘米cm1厘米=1000道毫米mm1毫米=100道 和:
基本資料 和
拼音:hé, hè, huó ,huò ,hú ,huo,hàn,hàng(青島膠南黃島方言),huàng(青島膠南黃島方言)
部首:禾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五筆86:TKG
五筆98:TKG
倉頡:HDR
筆順編號:31234251
四角號碼:269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548C
基本字義
A:發音:hé
(1)平穩,和緩
(2)協調,關係好,均衡
(3)和解,媾和
(4)不分勝負,如和棋
(5)數字之間相加的結果,也叫和數
(6)整個兒地,如和衣而睡
(7)日本民族與服裝,如和服,大和民族
(8)跟,如和你商量
(9)介詞,表示相關、比較,如和他比
(10)並列,如理論和實踐
(11)或者,如無論數量和質量都有提高
(12)古代的姓氏之一
(13)連帶:和盤托出(完全說出來)。和衣而臥。
(14)連詞,跟,同:我和老師打球。
B:發音:huó
混合,如和面
在粉狀物中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C:發音:hè
(1)回響,如曲高和寡。
(2)回應他人的詩歌,和詩一首。
(3)姓氏之一,和姓。
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和寡。
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和詩。
D:發音:hú
麻將用語,成功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E:發音:huò
(1)混合粉狀或液狀物
(2)次數,多洗幾和
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和藥。奶里和點兒糖。和弄。和稀泥。
量詞,指洗衣服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藥煎的次數:衣裳洗了三和水。
F:發音:huo
無字義,僅為襯字,在字典中不作一讀音
用於詞語“暖和”、“軟和”“摻和”等。
G:發音:hàn
在台灣地區國語中,“和”字作為連詞使用時,在日常口語中讀作hàn,但正式讀音中讀hé。(源自老北京口語,不過在大陸已基本絕跡。)
H:發音: hè
〈動〉
(1) 應和;跟著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荊軻和而歌。——《戰國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當哭相和也。——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應和他人之歌聲而唱歌)
(3) 附和;回響 [follow;echo;respond to]。如:和從(附和順從);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4) 以詩歌酬答;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作詩詞 [compose a poem in reply to one by another poet using the same rhyme words]。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詩章);和答(酬答別人的詩);和酬(以詩酬答他人)
(5) 答應;允許 [agree]。如:和應(猶應和)
詳細字義
咊 hé
〈形〉
和諧;協調。
和,相應也。——《說文》
和,諧也。——《廣雅》
音聲相和。——《老子》
樂從和。——《國語·周語下》
倡予和女。——《詩·鄭風·蘀兮》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與謳謠乎相龢。——《文選·王褒·洞簫賦》
和五聲。——《呂氏春秋·慎行論》
聖人為能和。
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
和 hé
〈動〉
(1)調和;調治;調適。如:和味(調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調和的羹湯);和弱(調和抑制);和通(調和;和暢)
(2)和解;息爭而歸和平。
與楚以和。——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名〉
兩個以上數相加的總數 。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介〉
(1) 與;跟 [with]。如:和人群一同去
(2) 向;對;跟 [to]——表示動作的對象。如:我很願意和大家講一講;和他父親談及此事
(3) 跟 [as]——引進用來比較的對象。如:他的論點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見和他們的有別
〈連〉
(1) 與 [and]。如:他和他的兒子在這裡;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
(2) 加在一起 [and]。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3) 表示選擇,相當於“或” [or]。常用於“無論、不論、不管”後。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決定
和 hú
〈動〉
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win in gambling]
和 huó
〈動〉
揉和。在粉狀物中加水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mix]。如:和揉(在粉狀物中加液調勻揉合);和解(猶溶解);和丸(比喻母親教子勤學);和熊(為母親教子勤學之典)
和 huò
〈動〉
(1) 摻合;混雜 [blend]。如:和藥(調製藥物);豆沙里和點兒糖;和羹;和泥兒
(2) 不同的人混雜到一起 [mix]
與他們甚么相干?怎么也和在裡頭?——《文明小史》
(3) 蒙哄,欺騙 [wheedle]。如:和哄(哄騙);和欺(哄騙)
〈量〉
(1) 用於時間,相當於“會兒” [moment]
韋義方去懷裡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兒來。——《古今小說》
(2) 用於洗東西或煎中藥換水,相當於“次”、“道” [time]。如:衣裳已洗四和;頭
和藥。
和弄 huònong
(1) 〈方〉
(2) [mix]∶拌和
(3) [sow discord]∶撥弄是非;離間
和稀泥 huòxīní
[try to mediate differences at the sacrifice of principle;equivocate;blur the lin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比喻調和紛爭,多指無原則地調和折中 。
兄弟倆除了不見面,一到星期天就得吵架,梅玫已有和稀泥的經驗。
常用詞組
(1)和藹 hé’ǎi
性情溫和,態度可親
和藹的教師
(2) 和風 héfēng
風速為每小時13至18里的風
溫和的風
和風拂面
(3) 和服héfú
日本人傳統穿的肥大寬袖闊腰帶長袍
(4)和顏悅色 héyán-yuèsè
臉色和藹喜悅
昏定晨省,夜臥早起,和顏悅色,事如依恃,正身潔行,稱為順婦。——漢· 荀爽《女誡》
(5) 和衷共濟 hézhōng-gòngjì
指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濟的討論救濟的方法。——《老舍文集·趙子曰》。
(6)和面
道和
中脈公司最新合作行銷系統——中脈道和系統簡稱
道和
中脈公司最新合作行銷系統——中脈道和系統簡稱
道和的核心思想是:
道,傳之以行;德,敬之以心;禮,待之以誠;學,持之以恆;志,立之以遠;律,嚴之以己;授,助之以人;和,興之以世。天地方圓,四海一家,道行天下,和諧共生!
道和系統的文化理念。
1、道和願景:成為世界上最被尊敬的系統。
2、道和使命:幫助人們建立並擁有屬於自己的國際事業,並最終成就非凡的人生。
3、道和文化:道、德、禮、學、志、律、授、和。
4、道和價值觀:永遠把幫助別人放在第一位。
5、道和理念:道行天下、和諧共生。
6、系統口號:道行天下、和諧共生,一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