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梵文Sarvatraga的意譯。佛教名詞。法相宗心所法之一。與“別境”相對。指任何認識發生時,都會生起的心理活動。因帶有普遍性,故名。包括觸、受、思、想、作意五類。《大乘廣五蘊論》:“此遍一切善、不善、無記心,故名遍行。”解釋一
唯識家所立的六位心所之一︰共有五種,故又謂五遍行。指觸、作意、受、想、思。以此五心所周遍於一切心而起行,故名遍行。
(1)觸(梵spars/a,藏reg-pa)︰指境(對象)、根(感官及其機能)、識(認識)三者和合時所產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觀與客觀接觸之感覺而言。
(2)作意(梵manasi-ka^ra,藏yid-la byed-pa)︰指有所警覺而將心意投注某處之精神作用。
(3)受(梵vedana^,藏tshor-ba)︰此依根(感官)、境(對象)、識(認識之主體)三者和合之觸(即接觸感覺)而生。換言之,受即內心之‘領納’作用,亦即領納違、順、俱非等之觸,及外界之對象,以此而感受苦、樂等感覺之精神作用。
(4)想(梵sam!jn~a^,藏h!du-s/es)︰指對境之像,於心中浮現之精神作用而言。相當於表象之知覺。乃次於‘受’(印象感覺)而起之心所作用。
(5)思(梵cetana^,藏sems-pa)︰即內心之‘造作’,亦即對境審慮所引起之心、心所之精神作用。
解釋二
‘非遍行’之對稱︰在九十八隨眠中,可大別為遍行、非遍行兩大類。而於自界自地之五部(四諦及修道)諸法中,經由遍緣、遍隨增、遍隨因,所產生的五部染法之煩惱,即稱為遍行惑。此遍行惑,欲界、色界、無色界各有十一種,合計有三十三種煩惱。欲界的十一遍行惑為︰見道苦諦以下之五見(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及疑、無明和集諦以下之邪見、見取、疑、無明等。此十一遍行惑,有唯緣自界及通緣他界二類。身、邊二見唯緣自界,稱為自界緣惑;其餘九惑通緣他界,稱為九上緣惑。按,身見必緣上界,無我、我所執,而邊見必由身見而起,故此二見稱為自界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