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聯繫圖

運輸聯繫圖

運輸聯繫圖以運輸集散中心為節點,點間已通車的或擬建的道路為連線,繪成點線組成的網路圖。即道路網抽象成的平面簡圖,線中可註明里程和運輸量(或運輸周轉量、交通量等),供道路網規劃時測算分析使用。節點的選擇視道路網的性質而定。國道網以省城和相應的大型工礦企業等為節點;省道網,可以縣城和相應的港口、車站、碼頭及重要工農業基地為節點;地方道路網則以鄉鎮中心地為節點。

運輸聯繫簡介

運輸聯繫是指兩地之間因互補關係所產生的旅客和貨物的空間移動。即客貨流量。兩地貨物運輸聯繫包括粗原料、燃料的蒐集,成品,半成品的移動,最終產品在批發、零售商和消費者之間分配。影響貨物運輸聯繫的基礎是由勞動地域分工所決定的生產力地理分布。一個地區的資源狀況和產品的產銷狀況決定它與區外聯繫的內容和強度。衡量地區間聯繫強度的經濟指標是貨運量與貨物周轉量,前者指單位時間內(通常指一年)需要運輸貨物數量,其值等於地區輸入量、輸出量、線內運輸量和直達運輸量之和;後者又叫運輸工作量,其數值等於貨運量與運輸里程之乘積。在合理運輸條件下地區經濟愈發達,專門化程度愈高,商品率愈高,區際運輸量愈大,運輸聯繫愈密切。兩地間的客運聯繫是由社會成員的工作、學習、貿易、社交、探親和旅遊等活動引起的。概略地衡量兩地客運聯繫的最簡單、使用最廣泛的公式是引力模型,公式為:,式中T為i和j兩地聯繫量;K為由經驗確定的權數;P和P分別為i和j兩地的人口規模;d為i和j兩地的距離;b為距離摩擦係數的指數。它表示兩地間相互聯繫強度,與兩地人口規模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反比。兩地間客運聯繫取決於兩地人口數量、經濟文化水平和人口的職業構成。

運輸聯繫是地區間、城市間、城鄉間、企業間各種物資通過各種運輸方式進行交流的形式。經濟聯繫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體現,其基礎是勞動地域分工。生產的地理布局、企業的生產工藝過程和技術路線,以及商品經濟的發達程度,決定運輸聯繫的狀況。

運輸聯繫方法

漸近優解法

漸近優解法是以營運費最小為目標,對道路網規劃多種方案進行逐步比較的選優棄劣方法。是道路網規劃的方法之一,要點是:以 運輸聯繫圖為路網規劃原方案,首先排除其中任意一條線,組合各種方案後作營運費(即基建費與運輸費之和)的計算,優選其中費用最少的方案作為下一步規劃的原方案。再排除其中任意兩條線,又得若干組合方案,再擇費用最少的下一步原方案。繼而排除任意三條線,按相同辦法尋求費用最小的方案,直到不必再組合新方案為止,最終得費用最少的方案為設計成果。

星形組合法

星形組合法是在 運輸聯繫圖中以各個相鄰三個節點的最佳分向點為控制點,依次連線並輔以支線連線法的道路網設計方法。由前蘇聯И.А.РОМАНЕНКО教授提出,適用於規劃區內節點的間距和運輸量相差不大的農業地區或平丘區地方道路網規劃。

相關名詞

運輸強度圖

運輸強度圖是在運輸聯繫圖中以節點間連線線為軸線,將單位時間內往返運輸量(或交通量)折算成寬度,繪在軸線兩側而成粗細不等表示運輸量大小的平面網路圖形。可以形象地顯示道路網中各條線路和各個路段上的運輸負荷變化規律和狀態,為路網規劃決策、線路等級選定和路段負荷判別提供直觀性良好的圖形。

交通圖

交通圖又稱“交通運輸圖”。反映交通運輸布局狀況的專業性地圖。能形象地揭示交通運輸的空間分布狀況,以及與其他地理要素的相互關係。一般把運輸線路、港站、樞紐等分布和吸引範圍、客貨流情況,以及地區間的運輸聯繫等複雜內容,採用地圖方法繪製成圖。按其表示的地域範圍,可分為世界交通圖、全國交通圖、地區交通圖和城市交通圖;按其反映的內容和特徵,可分為交通運輸網分布圖、交通樞紐圖、客貨流圖及其他交通圖;按運輸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鐵路圖、公路圖、航空圖、航海圖、內河航道圖、運輸管道圖等。它是研究交通運輸的重要工具,也是表達其研究成果的一種手段。

道路網幾何特徵

道路網幾何特徵是 運輸聯繫圖中表明諸節點間有無或需否線路連通的關係特徵。是道路網系統分析模型的主要因素之一。測算時可用道路網連通矩陣表達,兩節點之間有線路連線時為1,無線路連線時為0,以二元組數儲存於電子計算機內備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