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1946年誕生的ENIAC,每秒只能進行300次各種運算或5000次加法,是名符其實的計算用的機器。此後的50多年,計算機技術水平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運算速度越來越快,每秒運算已經跨越了億次、萬億次級。2002年NEC公司為日本地球模擬中心建造的一台“地球模擬器”,每秒能進行的浮點運算次數接近36萬億次。十年之後,即2012年6月18日,國際超級電腦組織公布最新的全球超級電腦500強名單,美國超級電腦(超級計算機“紅杉”)重奪世界第一寶座。“紅杉”持續運算測試達到每秒16324萬億次,其峰值運算速度高達每秒20132萬億次,令其他計算機望塵莫及。
“運算速度”是評價計算機性能的重要指標,其單位應該是每秒執行多少條指令。而計算機內各類指令的執行時間是不同的,各類指令的使用頻度也各不相同。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與許多因素有關,對運算速度的衡量有不同的方法。
為了確切地描述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一般採用“等效指令速度描述法”。根據不同類型指令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頻繁程度,乘上不同的係數,求得統計平均值,這時所指的運算速度是平均運算速度。
中國概況
2013年6月17日,國際TOP500組織公布最新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榜單,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製的“天河二號”以每秒33.86千萬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成為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時隔兩年半後,中國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重返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