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鎮[浙江杭州市餘杭區下轄鎮]

運河鎮[浙江杭州市餘杭區下轄鎮]
運河鎮[浙江杭州市餘杭區下轄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運河鎮地處杭嘉湖平原的圓心,位於餘杭區東北部,緊鄰臨平城區,境內大運河貫穿東西。

基本信息

簡介

運河鎮地處杭嘉湖平原的圓心,位於杭州市餘杭區東北部,緊鄰臨平副中心,境內大運河貫穿東西。運河鎮成立於2001年8月,由原亭趾、博陸、五杭三鎮合併而成,全鎮總面積32.15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5個社區,總人口3.81萬人。

經濟建設

運河鎮建制以來,鎮黨委、鎮政府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不斷開拓創新,發揮三鎮合力,以“做優環境,做精工業,做旺三產,改善民生,確保穩定”為目標,團結全鎮人民,堅定信心,紮實工作,努力推進全鎮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2009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6.32億元,財政總收入8379.2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3878元。

運河鎮域屬水網平原地帶,農業發達,自古為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隨著城郊型農業向都市型農業發展的戰略性調整,以甲魚和黑魚為主的特種水產品養殖已成為農業的支柱產業,榮獲了浙江省“甲魚之鄉”、“黑魚之鄉”稱號。紅燒羊肉、黑魚、甲魚、魚果等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暢銷省內外。2009年,運河鎮生態甲魚養殖面積達9160畝,產量6046噸,黑魚養殖面積達2858畝,產量4003噸。

運河鎮水陸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改革開放後,工業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4年,運河鎮工業產值達到了101.5億元,成為餘杭區首個百億鄉鎮。開發區體制調整後,輕紡、陶瓷成為運河鎮二大主導產業。著名的上海APEC會議“唐裝”面料就產自運河。2009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52.74億元,外貿出口完成3195萬美元。

文化名人

運河鎮歷史上,文化淵遠,人才輩出。明代清官鍾化民、清代左都御史沈近思、近代畫家姚虞琴、現代作家沈虎根等著名人士,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