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醫學

運動醫學

運動醫學是一門將醫學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綜合性套用科學。研究與體育運動有關的醫學問題,運用醫學的知識和技術對體育運動參加者進行醫學監督和指導,從而達到防治傷病、保障運動者的健康、增強體質和提高運動成績的目的。

基本信息

簡介

運動醫學

sports medicine是醫學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一門邊緣科學,是醫學的一個學科。研究與體育運動有關的醫學問題,運用醫學的技術和知識,對運動訓練進行監督和指導,防治運動傷病,並研究醫療和預防性體育運動,以達到增強人民體質、保障運動員身體健康和提高運動成績的目的。

作為一門完整的、有理論基礎的獨立學科,運動醫學只是在1930年代才正式建立起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恢復、醫學和運動生理學等的進步,促進了運動醫學的發展,1928年成立了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20世紀50年代以來,運動醫學發展較快,歐美一些國家建立了許多運動醫學中心和運動醫學研究所,不少大學也開展了運動醫學的臨床工作和科學研究,個別大學還開展了教學工作。

主要內容

內容主要包括:①運動醫務監督。研究運動者的健康狀況、運動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和解決運動性疾病的防治、疲勞的消除、運動與環境、運動員選材、運動員自我監督和體育運動競賽的興奮劑等問題。②運動損傷恢復。研究運動損傷的發生規律、機理、防治措施和傷後的康復訓練等問題。③運動營養學。研究合理利用食物以滿足人體需要,以提高運動能力。④醫療體育。研究運用各種體育手段防治傷病,特別是常見病的體育療法。

發展

運動醫學是在醫療衛生和體育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國已引用按摩、導引來防治疾病。公元前150年左右,古羅馬已有為角鬥士治傷的體育醫生。但運動醫學作為一門完整的有理論基礎的獨立學科,則是在20世紀30年代才正式建立起來。1928年成立了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50年代以後,世界運動醫學發展較快,歐美一些國家建立了許多運動醫學中心和研究所,不少大學也開展了運動醫學的科學研究。中國運動醫學是50年代發展起來的。從1955年起,全國各體育學院與醫學院陸續建立起運動醫學教研室。1958年國家體委建立了體育科學研究所,所內設立運動醫學研究室。1959 年北京醫學院建立了運動,醫學研究所,全國各地區也相繼成立了運動醫學研究機構。1978年中國運動醫學會成立,並於1980年加入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中國運動醫學具有中西醫結合的特色,受到國際體育界人士的重視。

醫療特色

1採用全關節鏡下或關節鏡輔助下的微創技術,開展各種關節損傷和方面疾病的診斷經驗,成立治療和康復;

運動醫學 運動醫學

2致力手術創傷小,療效好,病人恢復快,痛苦少,平均住院主要2-4天,明顯節省手術相同費用,減少病人成績負擔。

3最培養擅長學會治療的導師疾病:膝,肩,踝,肘等關節損傷和骨關節病,關節軟骨損傷,關節內游離體,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髕股關節疼痛,肩袖撕裂,肩關節脫位不穩,肩周炎,肩峰撞擊實踐綜合症,SLAP損傷,踝關節不穩和疼痛,肘關節病等,對骨骼肌損傷,肌腱損傷也有獨特療法

治療介入

以關節鏡微創技術局部注射技術,創傷後個體化康復運動處方為優秀臨床主要專業師從治療手段。

運動醫學

中國式運動醫學屬於精細醫學,是非中醫、非西醫之類的專科醫學,是國粹醫學傳統手法實踐精華與國際運動醫學功能康復理念的完美融合,體現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運動精神,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讓受傷的身體'完璧歸趙'。

書籍介紹

基本信息

編者:(美國)(Anthony a.schepsis)謝帕賽(美國)(Brian d.busconi)布斯庫尼譯者:韓一生

出版社: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

頁碼:494 頁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10863209

裝幀:精裝

開本:16

叢書名:骨科必備叢書

定價:168.00

內容簡介

骨科學系外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主要目的在於保全、恢復、改善和重建人體運動系統功能,但該學科涵蓋範圍很廣,除了骨科學本身外,還涉及生物力學、材料學等諸多方面內容。《骨科必備叢書-運動醫學》由知名運動醫學專家編寫而成,集中介紹了住院醫師及運動醫學專科醫師在運動醫學專科輪轉或臨床實踐中必備的全部信息。

編輯推薦

《骨科必備叢書一一運動醫學》由知名運動醫學專家編寫而成,集中介紹了住院醫師及運動醫學專科醫師在運動醫學專科輪轉或臨床實踐中必備的全部信息。閱讀界面友好便捷,可逐頁閱讀,也可在對患者進行診斷或操作之前迅速翻閱。內容組織合理從體格檢查開始介紹,然後為非手術治療、關節鏡治療等,最後為康復治療,符合臨床診療活動規律。表格插圖豐富助你迅速回顧必要知識。關鍵知識全面對於具體運動損傷的介紹包括解剖、臨床表現、診斷、外科指征與操作技術以及治療的併發症等。格式編排實用臨床關鍵信息非常易於查找。

目錄

第一篇 相關知識

第1章 肌肉、肌腱與韌帶損傷的病理生理

第2章 運動前的體格檢查

第3章 運動藥理學:運動藥物的套用與濫用

第4章 女性運動員

第5章 兒童和青少年運動員

第6章 老年運動員

第7章 腦損傷

第8章 脊柱損傷

第9章 應力性骨折

第10章異體軟組織移植

第11章 關節鏡手術的原則

第12章 隊醫在診斷和處理疾病方面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第13章 皮膚病和感染性疾病

第二篇 上肢

第14章 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物力學

第15章 肩關節和肘關節的體格檢查

第16章 肩部投擲傷

第17章 肩關節前方不穩

第18章 肩關節後方和多方向不穩

第19章 肩袖病變

第20章 肩鎖關節和胸鎖關節疾病

第21章 上肢的神經損傷

第22章 肘關節損傷

第三篇 下肢

第23章 骨盆、髖部及大腿運動性損傷

第24章前交叉韌帶損傷

第25章 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

第26章 後交叉韌帶損傷

第27章 膝關節多韌帶損傷

第28章 髕股關節異常

第29章 半月板損傷

第30章 關節軟骨損傷

第31章 下肢過度使用損傷

第32章 踝關節損傷

第四篇 康復

第33章 運動醫學的康復治療

第34章 力量及體能訓練

……

相關資料

尋找損傷原因

其實運動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除了全身素質訓練、專業訓練這些專業競技之外,在全民健身、軍隊訓練、文體運動、舞蹈,甚至武術、戲曲武生演員的表演中等等都存在著運動。

運動損傷包括常見運動損傷、專業運動損傷和意外傷害。常見運動損傷有韌帶、軟骨損傷、疲勞骨折、骨髓水腫、隱性骨折等。“找到各類運動損傷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避免損傷。”北京積水潭醫院放射科屈輝教授說。

疲勞骨折屬於素質訓練損傷,是由於作重複動作的運動,如長跑而造成的損傷。在素質訓練損傷中,疲勞骨折很常見,但早期診斷比較困難。

由於舞蹈的形態不同,訓練時的部位也不同。民族舞當中常常會有劈叉的動作,大腿的肌肉用力牽拉,從而引起坐骨結節的損傷,而芭蕾舞往往引起恥骨聯合損傷。

運動損傷的特殊性在於潛在的進行性重複性損傷、從小訓練影響發育特別是椎體發育(椎體骨骺骨軟骨炎)、損傷基礎上再損傷。

“分析專業運動損傷,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大眾的運動。”屈輝列舉了一系列在專項競技運動中導致的損傷。足球運動員經常會用腳的外側踢,這樣就會牽拉踝關節的前側和外側,造成踝關節過度跖曲前側關節囊損傷,被稱為足球踝。

類似於這樣的名稱的還有網球肘。打網球時,反覆地作伸指及前臂鏇後運動造成伸腕肌群的損傷。 排球運動員在向前用力扣球的一剎那,牽拉肩關節的崗上肌,反覆地牽拉,引起崗上肌的萎縮。打羽毛球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上半身,跳下來時可能前腳掌著地,一個很大的衝力會引起跟腱的損傷、斷裂。

“每項運動都有獨特的損傷規律、運動特點和習慣,醫生要了解每項運動的特點。”屈輝說。

影像技術做支撐

運動損傷過程中,骨周圍附著的軟組織,包括韌帶、軟骨等會有異常的改變。但依靠從前的檢測技術只能檢測到骨骼異常,隨著影像技術的進步,韌帶、軟骨等的異常也都能夠檢測到。

各種影像技術的優勢不盡相同。日內瓦大學肌骨影像放射學顧問 Jean Garcia教授表示,可以重複地作而沒有傷害是超聲技術的一個優勢。訓練中,運動員的壓力大,受傷之後往往很著急。而利用超聲技術幾分鐘就能看到肌肉的損傷情況,並且可以重複作,將檢測結果隨時告訴運動員,一定程度上可緩和運動員急切的心情。

相比超聲技術,磁共振具有另外的優勢。“在這張片子中,我們能看到骨折線,這是顯性骨折。有的人在受了外傷之後,雖然有一部分骨頭已經斷了,但是沒有出現移位的現象,甚至作CT檢查都表現正常。這時,如果作磁共振,就可能看到骨髓中存線上狀異常信號,這就屬於隱性骨折。”屈輝告訴記者。

指導科學健身

北京積水潭醫院放射科程曉光教授認為,除了保護專業運動員的健康之外,運動醫學應該在尋找運動損傷的原因、避免身體傷害、指導大眾科學健身方面發揮更多的作用。

目前在我國,專門地運動醫學中心還比較少。事實上,運動醫學在國外是非常熱門的專業,尤其是在歐洲的一些國家。

“運動不同程度地牽涉到從兒童到老年人的所有人群。我已經70多歲了,但是每天還在跑步。”Jean Garcia教授說:“在我們的大學,有專門的運動醫學專業,作生理、疾病、損傷的培訓。在中國,超聲和影像是分開的,這就要加強各科室之間的密切合作。”

Jean Garcia教授還強調,肩關節疾病是運動醫學流行病學當中最常見的疾病,要提起廣大公眾和醫學工作者的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