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辨析
![遊手好閒](/img/c/dcd/nBnauM3X2gDO3cDO5kzN2IDO4QTM5YzNyITOzQTNwAzMxAzL5c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無所事事
歇後語
梳頭阿姨買鱉魚吃——遊手好閒
梳頭姑娘吃火腿——遊手好閒
謎語
泳壇健將不愛乾
答案:遊手好閒
示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打罵你孩兒,有甚勾當,又不曾遊手好閒,惹下禍殃。”
清·王韜《代上廣州馮太守書》:“遊手好閒之徒,得有所歸。”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第一回:“二兒佳碧 ,二十來歲,在家遊手好閒,橫草不拿,豎草不拈。”
孫犁《澹定集·鄉里舊聞(二)》:“進善常去給富裕人家做活,因此結識了那些人家的遊手好閒的子弟。”
《新編五代史平話·梁史上》:“各自少年不肯學習經書,專事遊手好閒。”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生下一個兒子,卻是很沒出息的,長大了,遊手好閒,終日不務正業。”
元·無名氏 《殺狗勸夫》楔子:“我不打別的,我打你個遊手好閒、不務生理的弟子孩兒。”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正俗二》:“此所謂遊手好閒之人,百姓之大蠹也。”
清·錢泳《履園叢話·惡俗·出會》:“ 大江南北,迎神賽會之戲……其所謂會首者,在城則府州縣署之書吏衙役,在鄉則地方保長及遊手好閒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