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賢李渡道情

簡介

李渡道情是江西省的一種民間曲藝,相傳起源於唐末,形成於宋代,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主要分布在江西進賢縣李渡鎮及其所轄的各個村落,亦傳及周邊鄉鎮,至今已有一千餘年的傳承歷史。

道情相傳起源於道家所唱法曲,後發展成為乞討者敲竹筒沿門乞討的一種民間說唱藝術形式。其早期形式是,上門行討時,乞討者一邊敲擊竹筒,一邊說唱幾句順口溜式的好聽話,所持竹筒還順便用於驅趕惡犬。大致在宋元時期,李渡鎮的民間藝人,把竹筒的筒口蒙上蛇皮或豬尿泡,自編台詞,自創小調,將其移植至鎮上的茶樓酒館裡表演,“李渡道情”於是正式定型。由於形式新穎,唱詞多反映鄉風民情,深受顧客歡迎。一些沒有固定場所的民間藝人便走街串巷,走村串戶,上門說唱。因李渡鎮地處撫河東岸,過往商船絡繹不絕,三個貨運碼頭長年擁擠,人流量很大,良好的文化和地理環境,為李渡道情的生存與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民國末期。

歷史淵源

李渡道情作為一種民間說唱表演藝術,其歷史淵源,並無史料記載。據新版《臨川縣誌》記載,“李渡隋唐立街(公元581—907),宋元開圩(960—1368),明清設鎮(1368-1911),商賈雲集,茶樓酒肄30多家”,李渡鎮的開埠歷史和當時的繁榮景象,為李渡道情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歷史環境與條件。

經與健在的李渡道情藝人座談,了解到藝人一些口述史資料,據嚴仕豪(92歲)、周冬和(88歲)、吳仁祥(65歲)等人回憶,李渡道情相傳起源於唐末宋初,在明清期間,李渡道情達到鼎盛,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李渡道情最早是窮人討飯用的一種說唱形式,主要是說唱幾句好聽的祝福話語,讓人高興,乘機乞討點米或錢。至明清時期,李渡道情藝人看準了茶樓酒店這塊風水寶地,便自製竹筒,筒口蒙上蛇皮或豬尿泡,自編台詞,自創小調,到各茶樓酒店去說唱,開始僅是幾個盲人,很受顧客歡迎,生意很紅火,一天可賺上百個銅板,一些原唱三角班的老藝人也紛紛參加到這個行列。人員增加到30多人,差不多每個茶樓酒店都有一個專職李渡道情說唱人員,一些沒有爭到固定場所的藝人便走街串巷,走村入戶,上門說唱,或三五戶,或十來戶圍在一起,每戶出二、三個銅板,生意很好。這種現狀一直延續到民國末期。

基本內容

演唱形式。李渡道情的演唱形式有三種:一是早期形式,為單人道情,是盲人上門行討時所唱,乞討者一邊敲擊竹筒,一邊說唱幾句順口溜式的好聽話,一般是站唱,邊打邊說唱,不受場地限制,機動靈活,無固定劇本,多為祝福之類的彩詞;二是後期形式,為多人道情,一般為四男四女,有固定的劇本和音樂,邊說邊唱邊表演,效果更佳;三是新時期的舞台表演形式,根據劇本選定演員人數、性別、服裝,用載歌載舞形式,按規定程式說唱表演。

演唱道具。李渡道情的演唱道具十分簡單,主要為漁鼓筒。

演唱曲目。李渡道情的單人傳統曲目有《李三保下山》、《劈山救母》、《南瓜記》等。新時期的雙人、多人曲目有《李渡佬夸李渡好》、《歌唱新農村》、《李渡煙花,歡迎萬家》等。

基本特徵

李渡道情生在民間長在民間,深深地紮根於民間,富有獨特的民間地方色彩。從發展、演變的歷史可以看出,李渡道情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最初是窮人討飯的一種說唱工具,爾後演變成茶樓酒肆坐場說唱,到走街串巷說唱,最後發展到在舞台上演唱,並賦予新的形式與內涵。它演唱的人民民眾身邊的人和事,有很強的針對性,很受民眾的歡迎。李渡道情看似簡單、單調,但要說唱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的藝術價值就在於說唱貼近民眾生活、輕鬆搞笑、詼諧幽默、引人入勝,它近似相聲,但又不同於相聲,在民間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

瀕危狀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的提高,各種文化生活更加豐富,茶樓酒肆的減少,簡單、單調的道情說唱漸漸退出歷史舞台,只有幾個盲人走村串戶去老百姓家說唱,“文革”後,只剩下少數盲人仍在農村藉此謀生。新時代下,由於現代藝術品種的不斷豐富,人們審美情趣的不斷變換,古老的李渡道情說唱又陷入了嚴峻的困境。李渡道情傳承隊伍嚴重老化,老年人雖願教,年輕人外出做生意,不願學,要排節目時,三請四推臨時組合,演完了解散,對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的傳承發展十分不利。

保護措施

上世紀90年代,李渡鎮成立了李渡道情資料室,配備了專人負責收集、整理。2002年,李渡鎮成立了地方特色民間藝術保護領導小組,負責李渡道情等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重大決策和組織協調工作,並且聘請省、市、縣有名望的編導專家和本鎮表演藝術家,組建李渡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工作小組,對李渡道情重新挖掘和改編。進入21世紀後,為發掘這一傳統民間文化表演形式,政府文化部門下力氣對李渡道情重新整理編排,創作了一批反映時代新風、貼近百姓生活的新節目,搬上舞台演出,深受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