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應該做的

這是我應該做的

《這是我應該做的》是一部由導演張天賜執導拍攝的劇情片,於1966年上映。

基本信息

製作團隊

張天賜 .... 導演

李天濟.... 編劇

李魁 .... 攝影

謝榮前.... 美工

向異 .... 作曲

任心良 .... 錄音師(收音)

黃財章.... 剪輯

蔣幼安.... 化妝

陳忠豪.... 製片人

廖瑞群 .... 導演助理

上影樂團 .... 伴奏

上海實驗歌劇院 .... 演唱

宋光海.... 指揮

演員表

楊在葆 .... 丁根寶

李玲君 .... 劉小妹

周康瑜 .... 劉俊

徐才根 ....吳大龍

史淑桂 .... 李玉貞

趙抒音.... 護士長

吳雲芳.... 鄭雪莉

徐俊傑.... 小周

李保羅 .... 許大伯

宏霞 ....許桂芳

王琪 .... 張大綱

張雲立.... 石有恆

李農 .... 劉海五

發行公司

海燕電影製片廠

故事梗概

上海三輪車工人丁根寶平時認真學習毛主席著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郊區某公社社員吳大龍陪妻子李玉貞到市里看病,丁根寶將他們送到醫院,並熱心地幫助他們辦好住院手續。當根寶知道他們上海市區沒有親友時,為使吳大龍能安心回去生產,他與妻子經常到醫院照看李玉貞。李玉貞出院那天,丁根寶怕她經受不了長途汽車的顛簸,又熱情地蹬車把她送回家。每當他在工作中作出成績時,總是謙虛地認為“這是我應該做的”。一次,丁根寶去參觀工業展覽會,無意之中得知參加會的福建農業勞動模範劉小妹與父親離散二十多年,至今沒有找到。於是,他訪問了劉小妹,主動表示願意幫助她尋找父親。但劉小妹僅記得七歲那年,父親在一個公園門口擺煙攤時,突然被日本鬼子抓走,自己也被人騙賣到福建山區,從此骨肉分離。解放以後,她曾找過父親,但由於她不知道父親的名字,始終沒有找到。丁根寶在車隊黨組織的支持和民眾的幫助下,不辭辛苦,訪問到劉小妹的父親叫劉海五。又在派出所的協助下,從上海市一百多個同姓名的劉海五中,查出了十七個劉海五近似劉小妹的父親。丁根寶與車隊的同志,分頭到散居在東南西北各區的劉海五家去訪問,經過許多曲折,終於幫助劉小妹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父親。丁根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受到黨和人民的表揚。他被選為上海市三輪車工人代表,到北京出席全國先進工作者大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