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坦克的普遍使用,各國專用反坦克炮相繼問世。最早的坦克裝甲厚度僅有6~18毫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某些中型和重型坦克的裝甲厚度已達70~100毫米。同時,反坦克炮的口徑也從20毫米加大至57~100毫米,而次口徑鎢芯超速穿甲彈,鈍頭穿甲彈和空心裝藥破甲彈等甲、破甲策力更強的彈種的誕生,也使反坦克炮的性能得到提高。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粉碎德國的集群坦克曾裝備使用了上萬門反坦克炮。同時,由於在戰爭中後期蘇聯的新式坦克在火力、防護能力等方面超過了德國坦克,而德國一時難以研製和生產出在性能與數量上策與蘇軍相抗衡的坦克,於是將一些大口徑反坦克炮安裝在坦克底盤上,變牽引式反坦克炮為自行反坦克炮,並加以較厚的防護裝甲,它當時被稱為“強擊炮”,可以打擊坦克等裝甲目標,也可以象坦克一樣以直射火力打擊步兵、掩蔽部等地面目標。
進入七十年代以後,一些國家用反坦克飛彈取代了反坦克炮,還有一些國家則用自行反坦克炮機動性和防護性較差的牽引式反坦克炮。後者是坦克發展的新趨勢,近年來,由於安裝在輪工裝甲車輛底盤上的自行反坦克炮的成本只有坦克的三分之一左右。其機動性又遠勝過其他反坦克兵器,所以它又有東山再起之勢。自行反坦克炮外形與坦克很相似,但不象坦克那樣注重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持的能力,而強調反坦克能力,因而在某些國家裡它又被稱作“殲擊坦克”。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強擊炮又有區別:“殲擊坦克”火炮口徑與坦克相近,裝甲厚度和總重量一般比坦克大,炮塔多為固定式,比較笨重。戰時研製的自行反坦克炮幾乎百分之百比坦克輕,裝甲薄,火力最多與同期坦克持平,往往強調機動和價廉,便於大量生產。
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火炮(滑膛炮)是我國自行設計的填補國內空白的武器平台,這種火炮的出現表明了中國軍隊的防禦作戰特徵,帶有濃厚的對抗當時蘇聯的裝甲威脅的背景。在多年的整合和實驗後才定型生產,當五十周年閱兵隆隆的自行火炮編隊威武的通過廣場的時候,吸引里無數國內外軍事愛好者的眼光。現在雜誌上和網路上不乏評論該種武器的文章,本人也一時手癢,於是也寫了一篇。
在六九年中蘇珍寶島戰役後,軍方通過繳獲蘇聯T-62坦克的裝甲分析,驚訝的發現當時國內的穿甲武器基本不能穿透T-62的正面裝甲,一時間反裝甲武器的性能提升和新品研製提上了。當時有篇文章當時說過某研究部門在穿甲彈頭瞬間接觸裝甲的時候溫度的計算公式上出現問題,而這是一個關鍵技術問題,於是到處調研,找了很多學校和軍工企業,但都不能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有人推薦軍隊幹部去找一個當時下放農場的老頭,說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當找到這個老頭後,居然發現這老頭是當年二戰德國克魯伯兵工廠的火炮專家,二戰結束後回到中國的。老頭刷刷幾筆將計算公式寫完,於是一年後在國家兵器實驗場上,新型號的穿甲彈將模擬T-62的裝甲厚度的鋼板打的到處是窟窿。當然這是野史,不過證明了一點,當時是一九七○年,我國的穿甲技術已經和世界平行,比國外水平不差很多,到現在也是如此。所以說許多軍友別開口閉口美國M1A1如何如何,他再厲害來中國實驗一下看看,到時候也就多堆費鐵而已。
回到正題,120自行反坦克炮於八十年代初開始研製,是一種具有強大火力、較高機動性和一定裝甲防護能力的履帶式自行反坦克炮。主要用於摧毀敵坦克、自行火炮和其它裝甲車輛,還可用來破壞敵野戰工事和永久防禦工事,壓制或殲滅敵有生力量和火器。當時的兵器工業部長鄒家華極為重視,難能可貴的是,研製人員沒有全盤引進L-47火炮(當時從英國進口了幾門L-47線膛炮來測試,效果不錯。但為了民族的軍事工業,還是自行研製了120滑膛炮)。
89反坦克自行炮的作戰對象主要是當時蘇聯的T-72、T-80美國的M1系列坦克。本來89式的120毫米炮是用來作為中國新型坦克上的主炮,但由於當時國內由於多年的改革開放,許多中國的科技人員接觸和了解到了西方先進的坦克技術(其實,中國已在這條道路上邁出了相當的步伐,如引進105毫米線膛炮和155毫米榴彈炮,研製120毫米滑膛坦克炮,裝備在向西方標準靠攏)。由於火力系統包括火炮和炮塔兩部分,火炮是一門口徑為120毫米的滑膛炮。其炮身安裝有抽氣裝置和均溫護套。抽氣裝置可抽出炮膛後部的火藥殘渣和氣體,以防有害氣體進入戰鬥室影響乘員操作。均溫護套可防止身管因受熱不均而變形,以致影響射擊精度。曾經有我國專家編制出全世界第一本炮管變形角度和溫度的列表,創造世界超一流精度測試,這方面國內技術與世界技術比較是高水平的,曾經發生過美國通過各種手段讓台灣偷竊此列表的反間諜事件,可見先進程度。然而已經這么多年了,可否想像是否更進一不了呢?
120毫米炮的技術並非向很多人說的是引進以色列的技術,而是研製當中吸收奧地利的技術(69坦克的105炮就是奧地利技術)國產化後再加上本國的技術生產的。120炮取消作為當時新型號坦克的主炮後,少許增加了炮的長度作為反坦克炮繼續存在(50倍口徑)。一九八四年春天,我國通過秘密渠道從阿富汗搞來三輛T-72整車,連同買來的L-47和自己的120炮進行了靶場實驗,我120炮穿甲能力遠遠超過T-72,也比L-47好些。因此口徑的選擇就這樣定下來(實際上一九八二年貝卡谷地的敘以戰爭已表明,裝在梅卡瓦Ⅰ型坦克上的105毫米L-7線膛炮也能擊穿T-72的正面裝甲,但由於戰爭規模較小,沒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而已。但我們國家軍工專家發現了這個問題,很重視。我是看過敘利亞裝甲兵給中國軍方的內部資料而得知的)。
89式120毫米炮的炮彈是八五年的技術狀況是採用分段式鎢芯穿甲彈(彈身前部是兩個短的穿甲塊,中後部是一個長的鎢芯穿甲棒——最近韓國推出所謂世界上第一中鎢芯穿甲彈。可笑,我們數年前就投產的東西,他也敢叫第一?)。連80式坦克的105炮發射的長桿式尾翼穩定高密度合金穿甲彈都能擊穿1000米距離上北跡筧闃匭桶謝潁保擔昂撩祝叮刀染拾校環⑸淶目招難b葯破甲彈可穿透178毫米/60度均質靶;碎甲彈可使50~60毫米厚的均質眩餳變缺礱娌倒鎦氐謀纜淥櫧渙竦納鄙稅刖洞笥冢玻懊住O胂耄停焙停裕罰玻勖塹模保玻盎故強梢緣陌傘?
我前面說的150毫米標準裝甲靶,極限穿透距離1000多米是採用還是老式穿甲彈,現在可有好幾個新產品了。八五年研製人員就提出將穿甲彈改為整體鎢穿甲棒可以近一步提高穿甲威力;採用貧化鈾穿甲彈後性能如何自然不用我說。
不過120炮彈在前些年演習的時候出過問題,當時是連續射擊問題,當到了第六發炮彈的射擊開炮栓的時候,從炮尾飛濺出殘留燃燒物,引燃輸彈機左側儲彈倉內的可燃燒藥筒產生火災,導致成員燒傷,整炮損毀嚴重。那時候評估報告說到曾多次發現不同實彈發射時候產生炮尾焰和炮尾噴火,造成火炮損傷和人員傷害和炮塔內的自動滅火抑爆系統運轉,滅火性能不錯,炮彈的可燃燒藥筒還是質量不行,不過最近聽說已經改好了。
總之120炮超過了德國的120和蘇聯的125炮是有大量證據的。
火力控制系統:TSFCS型光點注入簡易火控、微光夜視儀、雷射測距機由雷射測距瞄準鏡、主控箱(主要是一台彈道計算機)、方向角速度感測器、炮耳軸傾斜感測器、彈種顯示器和操縱台等部分組成。由炮長和瞄準手兩人負責操作。火控系統的功能是:對目標進行觀察、瞄準和跟蹤;測量距離、角速度和有關修正量;自動解算修正量和射擊諸元;自動裝定射擊譜元;自動拾炮;與炮控系統相配合,完成對固定或活動目標的直瞄射擊。這種火控系統是在80式坦克的光點投射式火控系統的基礎上改進的。而且價格聽說只有80的採購價格一半多一點,物廉價美。具備在250~5000米距離內對目標測距,250~3000米距離內自動瞄準的功能。能在靜止時對運動目標進行快速射擊,反應時間為10~7秒。而且具有夜視夜戰能力。
機動性:採用的是改進型的自行火炮中型通用履帶式底盤。主要的改進項目包括履帶發動機由剛性支承改為彈性支承固定;發動機與傳動箱之間,以及各傳動部件之間的連線,由剛性連線齒套改為膜片式彈性聯軸器;增加了變速箱換擋操縱液壓助力機構;托帶輪改為托邊輪;筒式減振器改為鏇轉葉片式減振器;駕駛室內壁的單層隔板改為多層隔音隔熱板。
該底盤由車體、發動機、傳動系統和行走系統組成。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383千瓦(530馬力)。傳動系統為機械式,變速箱和行星轉向器都裝有液壓助力機構,能大大減輕駕駛員操作時的勞動強度。行走系統採用小負重輪結構,每側有6個負重輪和3個托邊輪。掛膠履帶板對公路路面無破壞作用,並能減輕履帶板在行駛中的噪聲。
綜合來說,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確實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想像未來我國的坦克火力是如何強大了。在他身上充滿了中國特色(有色冶金總院和鋼鐵研究總院都突破了脫殼穿甲彈的高性能鎢合金技術,穿甲能力達到或接近德國120滑的水平。有趣的是,120滑的命運和紅箭-8反坦克飛彈的命運有些類似,都是由裝甲兵首先提出,然後被炮兵接收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