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人口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9月1日)
平裝: 28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2029378
條形碼: 9787802029378
尺寸: 21 x 14.6 x 1.6 cm
重量: 340 g
內容簡介
《追尋法律的重心:龐德社會法學思想解讀》主要內容簡介:龐德是美國社會法學派當之無愧的宗師和重要代表。儘管時代變遷,龐德社會法學理論中的很多內容仍然具有較高的理論和實踐價值。《追尋法律的重心:龐德社會法學思想解讀》在對龐德社會法學思想淵源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系統地梳理了龐德社會法學思想的內容和特點,闡述了龐德進行社會法學研究的方法,總結了龐德社會法學理論的社會影響以及歷史局限性,發掘了龐德法律思想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首先,《追尋法律的重心:龐德社會法學思想解讀》分析了影響龐德社會法學理論建立和發展的多種因素。從龐德個人生活環境來看,家庭、師友和同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對其產生了影響。從社會歷史背景因素看,20世紀初美國社會發展和尖銳社會矛盾的出現是龐德社會法學理論提出的社會動因;美國社會學、法學和實用主義哲學方面的研究成果為龐德社會法學的建立提供了學術基礎;羅斯福“新政”,印證和強化了龐德社會法學理論。其次,《追尋法律的重心:龐德社會法學思想解讀》闡述了龐德研究社會法學的具體方法。龐德研究社會法學的具體方法包括批判的、綜合的和實驗的方法三個方面。龐德對於19世紀的三大法學流派和20世紀的諸多法學流派進行了批判。龐德重視綜合的方法包括兩層意義,一方面在於龐德社會法學是綜合的社會法學,另一方面在於龐德社會法學理論體系是綜合多種學術成果而成的。龐德重視實驗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實用主義在社會法學研究過程中的套用。再次,《追尋法律的重心:龐德社會法學思想解讀》研究了龐德社會法學的綱領和內容。龐德社會法學的綱領圍繞著“法律”和“社會事實”的關係這一中心展開,其核心是法律的社會基礎、社會作用和社會效果。法律具有正義、強制、安全和均衡的價值,所以能夠對這些發生衝突的利益進行協調。為了達到以最小限度的浪費來調整各種相互衝突的利益,必須通過法律的社會工程實現社會控制。法律的社會工程是一個包括立法、司法、執法和法學研究等多方面的內容的綜合工程。最後,《追尋法律的重心:龐德社會法學思想解讀》總結了龐德社會法學思想的影響和歷史局限性。龐德的學說改變了關國人的法律觀念,對於美國羅斯福新政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龐德社會法學在1937年的美國最高法院的鬥爭之後,實際上成了美國聯邦法院的官方理論。龐德推動了美國司法革新運動,促進了美國的司法改革。龐德的社會法學思想曾傳入中國,影響了舊中國法律制度、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龐德社會法學理論對於社會生活和學術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當然,龐德的社會法學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追尋法律的重心:龐德社會法學思想解讀》共分為七章,即龐德社會法學思想概述、龐德社會法學思想形成的基礎和條件、龐德的法學研究方法、龐德社會法學的綱領和內容、社會法學派和龐德社會法學、龐德社會法學思想的影響和局限、結論。
目錄
序
第一章 龐德社會法學思想概述
第一節 龐德社會法學思想形成和發展概論
第二節 研究龐德社會法學思想的角度和方式
一、歷史唯物的方法
二、整體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 龐德社會法學思想形成的基礎和條件
第一節 小環境——龐德的個人生活經歷
一、初涉法學
二、倡議司法改革
三、擔任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
四、晚年治學和中國之行
第二節 大背景——龐德社會法學思想形成的社會條件
一、解決社會問題的需要
二、社會學、哲學和法學的研究成果
三、羅斯福“新政”
第三章 龐德的法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重視“批判”的方法
一、對19世紀三個主要法學流派的批判
二、對20世紀法學流派的批判
第二節 重視“綜合”的方法
一、綜合的社會法學
二、貫通群說、擷取眾長
第三節 重視“實驗”的方法
一、實用主義和實驗方法
二、社會“實驗
第四章 龐德社會法學的綱領和內容
第一節 社會法學和法社會學辨析
第二節 龐德社會法學的綱領
第三節 龐德的利益論
一、利益和利益的分類
二、利益的衝突和協調
三、利益的衡量方法
四、利益與正義
第四節 社會控制和社會工程論
一、社會控制和法律
二、社會工程
第五節 法律的概念和特徵
一、法律的概念
二、法律的價值
三、法律的目的
四、法律的適用
五、法律的局限性
第六節 法律發展的階段
第五章 社會法學派和龐德社會法學
第一節 社會法學派的源流和龐德社會法學
第二節 龐德社會法學和其他社會法學派的形態
第六章 龐德社會法學思想的影響和局限
第一節 龐德社會法學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一、社會利益學說影響羅斯福“新政”
二、影響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改革
三、促進美國司法改革
四、影響中國法律制度、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
第二節 龐德社會法學對學術研究的影響
第三節 對龐德幾個法律觀點的質疑
一、“人性”假設質疑
二、“法律假定”質疑
第七章 結論
附錄:西方著名法律思想家簡介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