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口中心國小

迪口中心國小

建甌市迪口鎮中心國小,位於延、古、甌三縣市交界處,距離縣城86公里,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秦溪河畔。校園占地6225平方米,建築面積4998平方米。配有專用實驗室、科技室、音樂室、美術室、電腦室、德育室、儀器室、排練廳、圖書閱覽室、多功能教室等,儀器配備達二類標準。是一所造型新穎,規模壯觀,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現代化氣息濃厚的農村中心國小,集綠化、美化、淨化、香化為一體的學園、樂園、花園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憶往昔,崢嶸歲月躊。

學校創辦於1901年,前身“迪溪書院”。學校辦學悠久,英才輩出,具有光榮的校史,優良的傳統和良好的信譽。校風:開拓進取 團結奉獻;教風:精業求實 嚴謹創新;學風:勤奮好學 堅毅活潑。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南平市“文明學校”、“文明單位”、“農村示範校”、“創安合格學校”,建甌市“素質教育先進校”、“衛生先進單位”、“紅旗大隊”、“先進教工之家”、“常規管理先進單位”、“手拉手先進單位”、“保護母親河先進單位”、“中華魂讀書活動先進單位”等。

看今朝,滿園桃李香。

學校提出“辦學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辦學目標,辦“規範+特色”學校,育“合格+特長”學生,構建了以師德為核心的禮儀教育,以課堂為主渠道的“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以活動為突破口的校本課程教育模式,學生人人會說一口流利的國語,人人會寫一手清秀的字,每人培養或發展一項興趣專長。學校現有14個教學班(其中4個幼兒班),在校生558人,教師37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8人。年入學率、保留率、畢業率為100%,國小畢業升國中比率100%。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紮實,全科及格率96.5%,全科優秀率71.8%,體音美合格率100%,體育達標率95.9%,學生操行評定合格率100%。

望未來,前程恰似錦。

目前,學校廣大師生正銳意進取,礪志創新,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展“123456”創優工程——創一流學校,掛二塊牌子(文明校、示範校),抓三風建設(校風、教風、學風),達四化標準(綠化、美化、淨化、香化),保校園五無(地上無痰跡紙屑、牆上無污痕、門窗無破損、桌面無刻劃、衛生無死角),齊學校六有(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升旗設施、教育方針、守則規範、宣傳欄)。堅持著眼素質,五育並舉,全面發展,譜寫老區教育的嶄新篇章。

歷史沿革

迪口鎮中心國小的前身為迪溪書院,據《建甌縣誌》記載: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有一所迪溪書院,在秦溪內里迪口村。時因洪水淹沒,斷牆殘壁,碑記無存。至於何人創建,因歷史已久,難以考證。清宣統年間,由黃孝光、游道南、皺湯戲等人捐修,後改為學校。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民國年初,迪口就有私塾,設在黃家祠堂,一個塾師二十多個學生,塾師授課因人而異,進度全不相同。匪亂期間,民眾常常到山上避匪無法讓子女就學,因此,私塾停停辦辦,教學秩序不穩定,先生變動頻繁。

1943—1944年縣教育局派校長徐康波(建陽水吉人),教師林青到迪口辦學校(公立),校址在迪口大聖廟,臨時校名——戰時民眾學校。開設兩個班,一個是兒童班,有二、三十個小學生,不分程度高低,統一教材。另一是成人班,有男女青年,夜間點燈學習。校長系當時進步人士,在教學的同時,進行抗日宣傳教育,提出打倒土豪劣紳,實行男女平等,在民眾中享有一定威望。抗戰勝利前夕,徐回縣城學校停辦。

1948年嚴森泉來迪口任校長,杜德接(迪口人)協助他一起辦學,學生二、三十人,校名——建甌縣迪口國小。嚴任職半年多回縣城,一九四九年考入軍政大學。

1949—1950年學校因匪患而停辦。

1951年春恢復辦學,利用原鄉公所為校舍(現校址),有一位校長和一位教師,學生沒有課本,抄一課學一課。同年辦學的迪口各村還有九所學校,全區學生約400多人,均為初級國小複式班。

1952年學生才有課本,教師在教學上推廣國語,採用省編教材,統一教學計畫。同年,依靠民眾創辦了羅村自然村校,成為全縣最早的一所民辦校。

1953年學區新建了一棟生活、教學木質結構綜合樓,只有六間教室,教師、寄宿生同住在樓上。

1956年迪口國小辦起了全鄉唯一的完小,校長張河圻。教育機構逐步完善,教育事業日益發展。

1959年全區共有四十六所國小,其中公辦十五所(含完小四所),民辦三十一所(含完小一所),輔導點十三個,共有六十一個班級(其中五十個複式班),2045個學生,61名教師(公辦33人,民辦28人)。

1963年各村都辦起了完小。為便於管理,全區劃分成三個聯校:迪口、霞溪、可建、中田為一聯校,負責人謝連植;霞莊、鄭魏、龍北溪、杉洋為一聯校,負責人鄭文星;值源、西坑、下房、店村為一聯校,負責人王炎培。

1966年“文革”開始,師生的精力用於寫大字報,下半年搞串聯,寂靜的山村也動亂起來,教育提出“停課鬧革命”,全體公辦教師到縣裡參加成立“文革籌委會”大會,學校無法繼續上課。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1967年3月“複課鬧革命”後,師生重新回校學習,但由於舊教材、舊體系均被視為“封、資、修”黑貨,所以無論哪一年級都以《毛主席語錄》為教材,教學無計畫,無教研活動。

1968年學校新建一棟8間教室的磚木結構教學樓,下半年貧宣隊進駐學校,成立“三結合”小組,組長黃桂生,副組長曾玉山。同年十二月成立“教育革命委員會”,迪口國小改名為——迪口五七學校。

1969年9月開始,學校學制為九年一貫制,採用省統編教材為試用本。迪口五七學校附設了一個國中班,成為迪口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國中。

1974年迪口五七學校國中班發展到五個,一百多名中學生,二百多名小學生使原校舍擁擠不堪,致使國小一部分搬到舊保健院,中國小經濟、業務分開,生活、行政管理在一起,食堂、住宿分二處,教師食堂在校內,住宿在舊保健院,學生住宿食堂在舊會堂。下半年國小國中班遷到中學新建的教學樓(八個教室磚木結構)。

1975年國小教育剛日趨正常,年底“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風浪又襲擊整個校園,學校教育又處於半停頓狀態,直到粉碎“四人幫”後,教學秩序才得到恢復。

1978年取消了“教革會”,恢復學區領導機構,學校名為——迪口中心國小。教學使用全國統一的十年制教材,恢復考試制度。

1979年學校新建一棟磚木結構的綜合樓。

1985年學校擴建一棟磚混結構綜合樓(現行政辦公,幼稚園),同年迪口中心國小升學考試成績喜人,人均分150.3,與城鎮第二中心國小並列全縣第一名。

德育研討會 德育研討會

1987年新建一棟磚混結構教工宿舍樓。(現教工宿舍)。

1991年擴建一棟磚混結構教學樓(現學生宿舍)。

1992年建甌撤縣設市,學校更名為——建甌市迪口中心國小。

1994年學校新建一棟磚混結構的教學樓(現教學樓)。

2001年教育體制改革,撤消學區,學校更名為——建甌市迪口鎮中心國小。

2002年學校在原保健院舊址重建一棟宿舍樓。

目前,校園占地6225M2 ,建築面積4998M2。學校先後被評為南平市“文明學校”、“文明單位”、“農村示範校”、“創安合格校”,建甌市“素質教育先進校”、“衛生先進單位”、 “紅旗大隊”、“先進教工之家”、“常規管理先進單位”等。

辦學思想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 善待每一名學生

著眼細節 促學生全面發展

辦學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 善待每一名學生 著眼細節  促學生全面展"的辦學理念,建有文化的學校,塑有智慧的教師,育有素養的學生,把學校辦成"綠色花園、快樂校園、幸福家園"的三園式農村特色寄宿制學校。

校 訓

勤學善思 勵志篤行

校 風

團結奉獻 勤奮進取 開拓創新

教 風

博愛 互助 精業 樂教

學 風

誠實 自信 善思 樂學

“防震減災”宣傳周活動

“防震減災”宣傳周活動 “防震減災”宣傳周活動

建甌市迪口鎮中心國小重視學生防震減災教育,把開學第三周確立為“防震減災”宣傳周,多形式地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周系列活動。

一是大力宣傳防震減災知識。組織廣大師生收看《地震揭秘》專題片、《蟾童》卡通片;張貼地震科普宣傳掛圖、向學生分發《地震知識問答》、《地震來了怎么辦》等科普材料;舉行防震減災主題班會和國旗下講話等;

二是開展防震減災培訓。組織廣大師生學習抗震救災有關檔案精神,制定“防震減災教育活動預案”;舉辦抗震減災宣傳講座,介紹地震的類型、特點和災害,及在地震面前如何緊急避險和抗災自救等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增強生命教育責任感。

三是制定防震減災緊急疏散演練方案,把安全作為校本教材,開設地震知識課程,做好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課堂工作。

學校榮譽

獲獎時間 獲 獎 名 稱 發 獎 單 位
1981年 文明單位 中共建甌縣委、建甌縣人民政府
1982年 文明單位 中共建陽地委、建陽地區行署
1986年 小學生籃球賽第四名 建甌縣教育局
1987年 教壇新秀評選活動伯樂獎 建甌縣教育局
1987年 小學生排球賽第二名 建甌縣教育局
1988年 小學生“五人三項”藝術表演比賽優秀獎 建甌縣教育局
1988年 先進女工委員會 中共迪口鄉委員會、迪口鄉人民政府
1988年 先進黨支部 中共迪口鄉委員會、迪口鄉人民政府
1989年 紅旗大隊 中共建甌縣委
1990年 先進工會小組 建甌縣總工會
1990年 學雷鋒、賴寧活動先進單位 建甌縣團委、建甌縣教育局
1991年 學雷鋒、賴寧主題教育活動優秀組織獎 建甌縣團委、建甌縣教育局
1992年 文明學校 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
1992年 先進教工之家 建甌縣教育局工會
1992年 最佳黨員活動室 中共建甌縣委組織部
1993年 創建安全活動合格單位 建甌市人民政府
1995年 先進教工之家 建甌市教育工會
1995年 老有所為先進單位 建甌市教育局
1995年 紅旗大隊 中共建甌市委
1998年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中共迪口鎮委員會、迪口鎮人民政府
1998年 模範職工之家 建甌市總工會
1999年 “園丁杯”羽毛球賽體育道德風尚獎 建甌市教育局
2000年 先進基層工會 建甌市教育局、教育工會
2000年 衛生先進單位 建甌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2000年 第三屆“海峽杯”硬筆書法賽鄉區組第三名 建甌市教育學會、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3年 先進婦女組織 中共迪口鎮委員會、迪口鎮人民政府
2000年 “手拉手”先進單位 建甌市團委、建甌市教育局、建甌市少工委
2000年 “保護母親河”先進單位 中共建甌市委、建甌市教育局、建甌市關工委
2001年 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單位 建甌市教育局
2001年 先進黨支部 中共迪口鎮委員會、迪口鎮人民政府
2001年 第四屆“海峽杯”硬筆書法賽鄉區組第五名 建甌市教育學會、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1年 第七屆文明學校 中共建甌市委、建甌市人民政府
2001年 文藝匯演節目《繡江南》首屆教育藝術節一等獎 建甌市教育局
2002年 服務“三農”先進單位 中共迪口鎮委員會、迪口鎮人民政府
2002年 南河片女工法律知識競賽三等獎 建甌市教育局
2002年 實施素質教育合格校 建甌市教育局
2003年 女職工工作先進單位 建甌市教育局
2003年 第八屆衛生單位 建甌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2003年 教師技能技巧賽團體第六名 建甌市教育局
2003年 “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組織獎 建甌市關工委、建甌市教育局
2003年 農村示範校 南平市教委
2004年 婦女工作先進單位 中共迪口鎮委員會、迪口鎮人民政府
2005年 南平市先進教職工之家
2006年 建甌市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單位
2006年 建甌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第六名 建甌市教育局、建甌市文化體育局
2006年 建甌市青少年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2011年 南平市“德育先進校”學校 南平市教育局、中共南平市委文明辦
2011年 建甌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團體總分第七名 建甌市教育局、建甌市文化體育局
2011年 建甌市“平安先行學校” 建甌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建甌市教育局、建甌市公安局
2012年 南平市第二批市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南平市教育局、市語委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