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人生哲學]

返璞歸真: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恢復原來的自然狀態。同“返樸歸真”。

出處:太平天國·洪仁玕《英傑歸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聖,返璞歸真。”

人生哲學

返璞歸真[人生哲學] 返璞歸真[人生哲學]

朴,樸素也。樸素之意古今不同,古文謂朴為專一,素為純粹;今文謂之質樸而儉樸,不奢侈。一字之差扭一千里,於是這返樸歸真一詞古今亦不同,古文說的是返回專一歸於專一,山人作《樸素之心》意在令心身專一,追求至純至精之道爾。莊子曰:“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說的是樸素即專一純粹是天下至純至精、至簡至美之道。選自月牙山人《樸素之心》

《樸素之歌》——作者月牙山人
樸素之心,吾夢寐求之。
專一純粹,吾刻刻追之。
至純至精,吾日夜念之。
至簡至美,吾時時思之。
快樂研究,吾永不棄之。
至真至一,吾生而為之。

道教理想

道教學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煉,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道教稱之為“返樸歸真”。

道教認為,人原初的本性是純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而學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純樸純真的狀態。這裡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為“道”的質樸狀態,是指真常之道的本來體性。

然而,要返樸必需要抱朴,《道德經》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即要抱道守真,怡養生命的真元,使之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私心雜念所困擾。要儘量少一些私心和慾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儉樸,使本性漫漫返復到淳樸的狀態,與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煉過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氣通過修煉進行修復,使身體健康。進而通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內煉功夫,使生命回歸到真道的狀態,成仙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