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中國佛教論:高振農文集

中國佛學與近代哲學 佛教文化與近代中國 上海佛教發展的特點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叢書名: 真如叢書
平裝: 32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0434944
條形碼: 9787500434948

作者簡介

高振農,筆名傅教石,1927年12月生於江蘇省武進縣青龍鄉高家塘。曾任江陰縣私立匯南國小校長、武進縣青松庵國小校長。武進縣機關幹部學校專職教師、武進縣教育局科員、武進縣文化科科員等職。1959年於上海社會科學院畢業,留院哲學研究所工作。1965年於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五年制佛學研究班畢業,畢業後仍回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從事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籌備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長期從事佛學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中國佛教》(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版)、《龍華寺》(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青安古寺》(合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中國近現代高僧與佛學名人小傳》(合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上海宗教史》(合著,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大乘起信論校釋》(中華書局1992年版)等。此外,任《哲學大辭典·中國哲學史卷》編委(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特約編輯。參加“六五”規劃全國重點項目《中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羅竹風主編)和《中國近代哲學史》(馮契主編)的編寫。又參加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的《宗教通史簡編》、《宗教經籍選編》的編寫。

內容簡介

《近現代中國佛教論:高振農文集》收入高振農佛學文章24篇,其中包括“中國佛學與近代哲學”、“關於佛教研究方法論的幾個問題”、“梁啓超的佛學思想”等。

媒體評論

總序
中國佛教從印度東傳以來,在中華大地生根、發展,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至今綿延不絕。從東漢到兩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與格義佛教,是中國佛教的初揚時期,其結果是以某一經論為核心而形成了部分學派;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宗派大成的階段,華嚴、天台、禪宗等宗派的形成,表明了印度佛教在理論思想上的全部中國化。而宋元之際的佛教,又以禪、淨為主流,進入佛教中國化的鼎盛時期,在民間發生了全面影響。到了明代,圓融的思潮已經成為佛教發展的重要特點之一。
清末民初,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回歸印度佛教的思潮,以歐陽竟無、太虛大師為代表。今天,世界形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正在呈現出多極化、全球化的趨勢;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在思想、文化、學術之中,多元文化互相滲透,既有傳統與現代的矛盾,又有東西文化的辯論,中國文化面臨著轉型與重組。古老的佛教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繼續傳統、發揚光大,如何與時俱進,已經成為當今佛教界的最大課題。
歷史早巳說明,佛教的發展與弘揚,不可能超越於時代的文化、思想,以及政治、經濟、學術之外。雖然20世紀的中國佛教曾經面,臨著西方文化以及政治、經濟的巨大衝擊,但是由於在一批高僧大德、檀那信眾,以及社會人士的關心、支持和努力下,最終艱難地度過一個世紀,現在正在朝著健康的軌道上運轉。
佛教從來都是一個講智慧的宗教,尤其重視智慧的解脫,在思想方面它曾經對中國文化作出巨大的貢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歷代高僧大德、學士文人都非常看重義理的建設,他們撰述著作、注釋經論,佛教的義理之學才得以發揚光大。從歷代僧傳的體例來說,“義解”排在“譯經”之後,“習禪”、“明律”之前,可見學術研究在中國佛教里所占的重要地位。近代佛教學術研究的發展由於受到歐美治學風氣的影響,文獻學、考據學、思想史、語言學、社會學、人類學等方法被大量地使用,對佛教進行理性地分析,定性定量,促使了人們對佛教認識更加深入,但是這一形式,又使佛法的“義解”與近代意義上的“學術研究”有了一定的差異。
學術研究作為一種工具,用來剖析佛教的歷史與思想等等領域,擴大了佛教的知識面,更突顯了佛教的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但是,佛法還有自己的宗教性與神聖性。學術研究利用各種先進的研究方法,通過對各種文獻的比較研究,不斷挖掘利用新出土的資料,往往對佛法的理解上有其優越性。通過學術研究,使佛教的思想體系與歷史發展脈絡更加清楚,提高了人們對佛法的認識。從事學術研究的社會學者本身就是社會的精英,對社會了解非常透徹,其思想觀點往往能夠補充僧界的不足;同時,他們作為佛教界與社會溝通的橋樑,圓融轉化佛教的思想,向社會表達佛教的看法,這些都是有益於社會與眾生的活動。所以,加強佛教界與學術界的合作,對於推動佛教的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改革開放後,中國佛教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前些年佛教界一直忙著修復寺院、佛像開光、旅遊接待,寺院呈現出遊人如織、香火旺盛的現象。同時,由於教界人才的凋零,青黃不接,興辦佛學院成為中國佛教的一條出路。如今,二十年過去,人才緊缺仍然是佛教界的最大困惑。如何培養人才、引進人才,是佛教發展在組織、制度建設上的重要課題。佛教文化與文化的佛教是一回事情,佛教文化需要現代化人才,文化的佛教也在呼喚人才的到來,佛教在社會的普及程度、觀感,社會大眾對佛教的理解水平,關係到佛教未來的發展,顯得至關重要。
……

目錄

總序
佛學有緣(代序)
中國佛學與近代哲學
佛教文化與近代中國
關於佛教研究方法論的幾個問題
關於佛教在社會主義時期作用問題的探討
西域佛教與江南佛教
上海佛教發展的特點
民國年間的上海佛學書局
《大乘起信論》簡論
試論玄奘學說在近代中國的復興
試論唐代佛典翻譯的特點
朱熹與佛學
《壇經》中人間佛教思想對中國佛教發展的影響
試論智者大師的“兩風”建設和理論特色
歐陽竟無《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所必需》評述
試論譚嗣同在維新運動中的佛學思想
論章太炎佛學思想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
梁啓超的佛學思想
試論熊十力對印度佛學思想的批判與改造
梁漱溟的佛學思想
呂徵對漢文大藏經的研究
淺談呂徵對玄奘翻譯的評價
懷念恩師呂徵先生
台灣佛教與我國大陸佛教密切相聯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