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村[山東省煙臺市海陽行村鎮下轄村]

文教科技1943年,成立台子國小。1990年9月,村國小併入北廒子國小;1998年8月,併入田村學區國小。建國以來,村不斷增加對學校的投入,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至2002年,本村先後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9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生活水平很低。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糧食產量逐年增加。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40輛,機車68輛,電話64部,彩電110台,電冰櫃42台,洗衣機3台,家用電腦1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住宅建設缺少規劃,街道布局很亂。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1978年,村統一規劃,建起新房區。新房區建房統一標準,街道整齊劃一。2000年,由民政局幫扶資金,村民出工整修大街800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3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1年,村合作醫療站建立,村民日常用藥報銷50%。1976年,村投資購買發電機自行發電,解決了村民照明用電。1985年,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6年,李守連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39年,本村第一個黨小組成立。1942年3月,成立黨支部。在黨支部領導下,開展了對敵鬥爭,進行了土地改革,組織支前、參軍參戰,先後有6名黨員光榮犧牲。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2名。2002年,全村有黨員23名。 自成立黨組織後,先後有李守連、李元興、李保民、李新賢、徐德忠、李孔祥、李桂忠、李桂臻、李桂福、許福高、徐維鳳、徐世福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3年,村政府成立。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村革命委員會成立。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先後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徐從玉、李新德、徐希竹、徐德忠、徐維斌、許福高、徐世福、李桂臻、徐世福、李兆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