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陸豐縣誌》載:"邑南門外當新舊墟間,長一十三洞,宋寶祐甲寅知縣肖泰夫建。"民間相傳橋建後橋神肆虐,為祈求神明點化,迎接仙人常臨人間驅邪造福而得名。康熙初年因戰事毀重修。雍正四年(1726)又被洪水沖斷,重建為石砌九孔墩柱式平橋,長68米,橋身置石欄桿。乾隆八年(1743),石欄板折斷,隨以木板修復。乾隆九年(1744)端陽節,人看龍舟,爭先擁擠,木欄損壞,溺死17人。後重用石欄修復。1934橋面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寬4.9米,橋墩保留。抗日戰爭時期,曾遭日機轟炸,1969年橋面擴大補強加固,面寬加至8米,兩端各填去一孔,成為六墩七孔平橋。1990年全橋拆除,重建為三孔大型石拱橋,面寬20米,兩邊設人行道置石欄桿。"仙橋夜月"為古代陸豐八景之一。該橋橋名是由當年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書寫的。
相關詞條
-
迎仙橋
迎仙橋,一位於廣東省陸豐市東海鎮,連線東河兩岸,貫通陸城南北,"仙橋夜月"乃陸豐八景之一。 一位於浙江省新昌縣桃沅鄉劉門塢附近的惆悵溪上,該橋系國內首次...
結構 歷史 -
陸豐迎仙橋
陸豐迎仙橋位於廣東省陸豐市東海鎮,橫跨東海,是陸豐縣城連貫新舊墟的交通要道,全長68米。始建於南宋寶祐二年(1255),其時為十三洞木橋。
簡介 記載 -
東海鎮[廣東省陸豐市轄鎮]
東海鎮地處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境中南部螺河平原,因東河穿城而過流至烏坎港入海而得名。南臨碣石灣,東連城東鎮、河東鎮,西依螺河與河西鎮、潭西鎮、上英鎮為界,...
地理環境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歷史事件 -
東海街道[廣東省陸豐市東海街道]
東海街道,原:東海鎮,古稱東海滘,地處南海之濱粵東螺河平原,北靠邑祖山河圖嶺,東連大湖山,素有“陸豐母親河”之稱的東河穿城而過,西依螺河之洛洲溪,南臨碣...
地理環境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歷史事件 -
陸豐市人民政府
陸豐市人民政府是廣東省陸豐市的行政管理機關,是縣級市行政機關。政治、治安委託汕尾市代管。 地址:廣東省陸豐市東海大道中段。
陸豐簡介 現任領導 政府部門 其它機構 行政區劃 -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位於螺河中下游,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北部,東接八萬鎮,西鄰西南鎮,南連河東鎮,北靠陸河縣。全鎮總面積93.5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人,轄16個村委會和...
鎮情概況 基礎建設 經濟發展 各種資源 人口數據 -
陸豐市
陸豐,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東南部碣石灣畔,北與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南瀕南海,是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陸...
基本概況 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 行政區劃 經濟 -
陸豐[廣東省汕尾市下轄]
陸豐,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東南部碣石灣畔,北與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南瀕南海,是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陸...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經濟 -
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位於螺河中下游,陸豐市北部,東接八萬鎮,西鄰西南鎮,南連河東鎮,北靠陸河縣。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7489萬元(2000年)。
大安文化藝術 大安鎮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