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位於螺河中下游,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北部,東接八萬鎮,西鄰西南鎮,南連河東鎮,北靠陸河縣。全鎮總面積93.5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人,轄16個村委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

鎮情概況

大安鎮歷史悠久,今轄之陸軍村環珠寨為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所置安陸縣之縣治。因鎮內各寨門、巷口的名稱均帶“安”字,後人取“大家安居樂業”之意,而得名“大安”。

大安鎮位於螺河中下游,陸豐市北部 ,東接八萬鎮,西鄰西南鎮,南連河東鎮,北靠陸河縣。全鎮總面積93.5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人,轄16個村(居)委會。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7489萬元。

基礎建設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交通方便,省道陸五公路橫貫全境,實現村村通公路,水、電充足,通信發展迅速。集市貿易興盛,是陸豐市與陸河縣間的商品交流中轉站。

經濟發展

商品農業發展迅速,是一個農業較為發達的農村大鎮。全鎮擁有糧食、水果、林業、大蒜生產基地。其中,作為廣東省“一鄉一品”的大安蒜頭以“粒大肉厚質白、辣味適中、易脫皮、含油量高”的特點而名聞遐邇。此外,生產的正正上牌剪刀,具有刃口鋒利、造型美觀、實用大方、不需電鍍、不易生鏽等點,遠銷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6個省、市。這幾年大安鎮的農業是以種植 年花韭菜花、香蕉和 粉蕉還有 玉米!農業產業還是要靠 大安年花韭菜花為希望!據了解,大安蒜頭因為量少,也只是不到10畝地的地塊(石寨)一帶才能種出好的蒜頭來!還有就是要等到年底才能得以品嘗!特別是對天氣有特殊的要求!所以想要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蒜頭為產業較為困難!必須帶入新的農業品種來發展大安鎮本地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活躍本地消費能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各種資源

自然資源:有牛角隆、三溪水兩座中型水庫,蓄水量4656萬立方米。高嶺土儲藏量達4000萬噸,且品位高,各種元素成份齊全,極具開發價值。

文物古蹟:靈泉寺,位於大安鎮壓東南的石崆峒山,距鎮城區3公里,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此處山水清幽,古木怪石多,是遊人的好去處。唐代安陸城故址,位於大安鎮環珠寨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39442 男19918 女19524 家庭戶戶數7757 家庭戶總人口(總)39394 家庭戶男19881 家庭戶女19513 0-14歲(總)172890-14歲男91420-14歲女814715-64歲(總)1966015-64歲男943915-64歲女1022165歲及以上(總)249365歲及以上男133765歲及以上女115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2864

文化藝術

大安“八仙八騎”--八獸

“大唐文化遺存”的一顆明珠---- 大安“八獸”

據原汕尾市政協文史委主任 周波與上世紀五十年代任大安鎮第一位鎮長 李鎮水兩位老人的考證,大安“八獸舞”源於大唐武德五年安陸縣奠基慶典時,當時民眾以“八獸”出演慶賀慶典。由於當時其“八獸”造型逼真,八獸舞更是氣勢非凡,更是被視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為吉祥之物(八仙八騎)。

之後,凡有大型慶典、春節大年

,必有出巡“八獸”。

大唐遺風綿延流傳至今千餘年。而道教始於東漢,興盛於唐代,並延續於宋、金、元、明等朝代。至清代,因道教被視為漢人的宗教而受到壓制。“八仙”屬道教人物,唐朝已有 “八仙”傳說,但並沒有“八仙騎八獸”的出現,至宋時“八仙”才定形,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八仙騎八獸”的模樣了。

“八獸”是由:麒麟、雄獅、大象、綿羊、獨角青牛、老虎、梅花鹿、白馬八隻神獸組成,傳說是八獸乃是“八仙”八隻座騎,出巡是由八位兒童六男二女扮成八仙騎坐在八獸上出巡表演,故稱“八仙八騎”、“八仙騎八獸”。座騎及表演時的出場有前後順序之分:為首的是漢鍾離騎坐麒麟獸、其次是呂洞賓騎雄獅獸、再有韓湘子騎綿羊獸、曹國舅騎獨角青牛獸、依序是鐵拐李騎老虎獸、張果老騎白馬、何仙姑騎梅花鹿獸、最後的使藍采荷騎大象獸。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出巡表演時在路上以“快跑、慢走、蹦跳、禮拜”等幾個動作。“八獸”造型神似活現,形神兼備:麒麟以雍容富貴、獅獸耀武揚威、大象慢條斯理、綿羊純善可親、鹿獸則悠然自得、白馬有矯健昂揚、獨角青牛的憨厚、大老虎的威猛使人人懼之有喜。

大安八獸還以外形龐大而聞名海陸豐,如此龐然大物,需要靠多人的協力,才能表演,才能將其舞動的活靈活現,其中大老虎的身長9米,體寬直徑1.5米,高近2米,重150多斤,加上騎坐在上面表演的小八仙體重,總重量大約已有200斤左右。

所以每次出巡表演,每隻獸都需須配有6位身強力大體壯人,相互輪流替換在獸體裡面一前一後抬著的人,另外,由於在裡面的人看不到前面路況和外面情況,這時就需要靠外面另外四人分列兩側以拍打獸身指揮,每次出巡會有很多的青年人跟隨加入到管理八獸隊伍中來,前有一人扛著“大安鎮八路八仙”旗開路,武畔樂隊5人(鼓手1人,號手2人,鑼、鈸各一人)和帶隊、後勤人員總總計70人。每次出演可謂興師動眾。

“八獸”巡遊,萬人空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夾道爭觀。雖有舞著“鐵姑叉”的“開路神”,腰束紅巾,齜牙咧嘴,不時左、右、上、下各刺三

下,以示開路,但還是造成交通阻塞,以至“八獸”隊伍進退不得。這時,“八獸”中的猛虎、大象開始出列跑起來當“開路先鋒”。幾米長的象鼻能伸能縮,出其不意,伸向圍堵人群,尤其是一丈多長的虎尾,甩起來虎虎生風,無人不怕,圍觀者霎時如浪涌般散開,驚叫聲、歡笑聲此起彼落。待眾人讓出道來,大象、老虎才重新歸隊表演。大概是老虎的威猛最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有人將大安“八獸”說成“大安墟弄大虎”。

據傳,舊時大安墟有一“官奶”,平時耀武揚威,刁鑽刻薄,眾人皆厭。“八獸”表演者約好在遊行時將她“教訓”一番。及至街上,見該婦站在前沿,瞅準時機,將象鼻對準該婦胸部,猛力一擊,官婦當即四腳朝天,眾人大笑不止。該婦氣憤歸家,哭訴丈夫,要報“一鼻”之仇。官紳揚言要報復。其手下提醒說,此去奈“更寮腳”如何!?只好作罷。 舊時大安墟各社頭成立“約館”以保平安,民間稱“更寮”。有東約館、西約館、南約館、北約館等“四約四館”。“八獸”均分四社頭,每社頭兩隻。西社為青牛、老虎;北社為麒麟、象;東社為獅、綿羊;南社為馬、鹿。從製作到表演各項費用均由各社負責,故八獸出演又叫出社。

據長輩介紹:各社頭分若干“福戶”,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都選擇宮廟作議事地點。如西社北新街(包括米街、周厝巷、松柏籃)聚於松柏籃埔帝爺公廟;福新街(紙街、后街、堀仔尾)聚於媽祖廟;北社寨內肚(扶安寨)聚於大杜爺廟;南門町聚於石榴腳;東社潭仔墘聚於榕樹腳伯公廟;吳厝內聚於輾師爺廟(原東約館);南社中街聚於佰公廟,桅仔園聚於關帝廟。

舊時大年初一、初二、初四三天,“八獸”必須遊行。另外,正月二十為大安社日、五月十三松柏籃埔做大戲、九月初九帝爺壽誕和逢十年或五十年大慶,“八獸”都出社巡演。

海陸豐唱曲舞獅保存著一套禮讓體制習俗。唱曲屬文、舞獅屬武,文大武小,“文武”路上相逢,獅隊須為曲班讓道先行。獅班中有龍獅、獅夷、蛤仔獅、蓋仔獅等,其中以蓋仔獅為尊。唯“八獸”地位特殊,唱曲、舞獅班路上與之相遇都要讓道。大安“八獸”曾到陸城及沿海鄉鎮巡演,所到之處,民眾在街邊村道、巷口家門設香宴迎接,炮聲不斷,家長率眾眷頂禮膜拜。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抗日戰爭時期,大安“八獸”成了宣傳抗日的有力工具,多次參與宣傳抗日的遊行集合,“八仙騎八獸,鬼子亡金秋”的童謠與《救國歌》響遍大街小巷,大安人民紛紛以各種形式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在“八萬學生從軍去”口號的感召下,大安青少年紛紛加入曾生領

導的東江抗日縱隊。1945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初八)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受繳械時間恰是立秋之後的第7天,大安人說這應驗了“鬼子亡金秋”的童謠,更把“八仙八獸”當成“聖物”,8月22日“八仙八獸”出現在慶祝抗日勝利遊行隊伍的最前列。

解放以來,“八獸”多次參加過政府組織的各種大型活動,成了對外文化交往的“名片。”海豐縣蘇維埃政府成立慶祝大會、汕尾鳳山媽祖廟會、碣石玄武山廟會、陸豐市建市慶祝大會、東海鎮迎仙橋重修落成剪彩等大型活動都活躍著“八獸”的身影。

“八仙八獸”亦曾蒙受“奇冤”。第一次大革命失敗,是年正月白軍進

入大安境內,同年農曆二月初八,“八獸”被迫作為偽政府的反動宣傳工具。之後,恢復正月二十正常出社。1958年冬,大安區政府在大安田心仔召開萬人會議,成立大安人民公社。大安“八獸”參加祝賀。公社一幹部硬說“八獸”是偽軍的、反動的,便一刀砍掉“八獸”,使大安“八獸”長時間“隱居江湖”,直至撥亂反正後的1979年才重現於世,參加國慶大典。

“八獸”舞歷來是大安人最為喜愛的民俗節目之一,李鎮水老人介紹了舊時大安“八獸”表演情況。

出社前,“八仙”穿戴上相應的服飾後由化妝師根據角色繪上臉譜。 “八獸”表演者穿上草鞋。據說,草鞋可以辟邪,底加皮革,上大鐵絲,不怕玻璃鐵釘,和著鼓點,踏地有聲,因有“六耳”,俗稱“六耳鞋”。各切準備就緒,匯集於北社帝爺公廟前,即現在的大安鎮文化廣場,舉行“化眼”和“點睛”的儀式。

廣場上早已設好神壇,“師公”開壇設法,辦符開光,“八獸”架在木椅上按大小一字兒排開(各種獅表演前都是放在地上,只有“八獸”架在木椅上),“八仙”站列一旁。

“師公”辦符開光後,還要表演“上刀山”、“過火海”等節目,接著為八位仙童“化眼”,道士口中念念有詞,用柳枝將符水灑在八位仙童身上,這叫“化眼”。意即此八童非童也,乃真“八仙”也,是八仙的替身和代言人。

接著,道士手提朱筆,口中念念有詞,依次在八獸眼中各點一筆,這叫“點睛”。意即此時起,此八個龐然大物即八仙所騎之神獸也。

據老人說,沒有通過“化眼”和“點睛”的“八仙八獸“,不是真的“八仙八獸”,通俗地說,它們就沒有法力為民賜福和驅邪了。

儀式完畢,接著進行巡遊表演。舊時大安有四大宮廟,分布於四社頭,八獸每到一社,必先參拜。大型的節慶還有其他的表演隊伍參加,執大旗、扛排風、挑花籃、精彩紛呈,奏八音、辦土景,一路浩浩蕩蕩。首先在玉虛宮參拜元天上帝後,從廣場出發,主要路線:南門町→扶安寨→打鐵街→籃箖大巷→周厝巷→米街→堀仔尾,參拜媽祖;又經后街→中街→魚街→圍仔,參拜華光爺;再經油車頭→街仔頂→豬仔街,參拜碾師爺;最後經石榴腳→上五宮→重回廣場帝爺宮。此時,已週遊大安列街列巷。

各社頭有專門製作“八獸”的藝人,他們對各獸的製作各有所長。據知情者說,近代的製作藝人有:西社的康娘桂、陳榮製作青牛、林子付製作猛虎;北社的黃標製作大象,楊貴之父製作麒麟和雄獅。“八獸”個個都是龐然大物,製作耗時耗資。因室內空間限制,只能分解成各部位製作,出社時才組合而成。製作材料有竹、木、麻、鐵、布等。

據藝人李成介紹,“八獸”頭部製作先用竹片、鐵絲扎架,再用豬血料糊牛皮紙,最後上色彩繪;體部製作先制好長方形木梯,前後裝置扛八獸的扁擔,中間上置一小凳及扶木,用竹篾均勻固定在木梯上,形成圓柱形獸體,之後,在上面披上麻袋布,再披上用布縫製的各種獸皮,最後根據獸體外觀彩繪即成。各獸製作稍有差異,如綿羊,還要粘上棉花,猛虎尾巴的長度等於虎的體長,內用長竹片、大鐵絲綁制,使之在遊行時能不斷的顫動。大象的鼻子要能伸縮自如。總的一句話,八獸的製作,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轉述)

媽祖文化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被譽為“海上女神”的媽祖,歷來在沿海地區受到人們建宮廟祭拜且香火鼎盛,但地處廣東陸豐市山區的大安鎮卻有兩座媽祖廟。就此,陸豐市愛心義工協會繼到大安鎮濟困撫孤活動之後,專程進山尋訪古蹟,探究箇中之因,領略先祖聰明才智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

坐落在大安鎮西社堀仔尾的媽祖天后宮傳說乃為宋代時期由蘇姓族人所建造。

舊時的烏坎港灣洶湧澎湃的海水,溯河而上大安墟,在海水和淡水的交匯,“鹹烏”游弋使得物產豐富。

媽祖廟(天后宮)距離漯河堤岸大約有50米,廟宇坐北朝南,以逆水而建,古有地名“落水金獅”。岸邊兩側青龍白虎,臨水巨石,狀若獅爪。下游為漯河兩岸(大安與西南兩鎮)渡船頭、大町坎、魚街、桅仔四個渡船渡口碼頭,上游即是濁水港、三渡溪和兩座古橋(兩板橋)。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八景其中兩景

獅嶂龍泉景一河,惟有南洋疊種多。

魚山響石攔水口,堀尾墩山接江波。
兩橋清濁源流遠,綠榕煙霞秋滿河。
鷹地古榕遮後壁,犀牛望月照深河。

傳說宋代蘇氏至此開基,一日,蘇氏與地師從後壁埔一路“掠龍”至此,地師忽問:要自己好,還是要大家好?原來,地師見此地“龍度”甚佳,探詢東家,若答“要自己好”,即在此建蘇氏宗祠矣,但庇佑的只是一姓一族。理明因由之後的蘇氏即時答曰:“大家好!”地師聞言遂在此建媽祖廟。

廟宇右側之渡船頭,即堀仔尾渡口,清代由對岸尚書埔吳姓族人管理。有碑刻三方。門口廟牆古碑。碑文傘格書寫:

後壁埔大園乃墟內來龍

入脈之所均賴安寧現請

司爺俞示禁不準掘土殘傷

龍脈業經簽差協保巡查

如敢故違鳴 究不貸

道光廿一年六月 日公禁

據說媽祖廟建成後,大安墟風調雨順,人丁興旺,水陸兩利貨暢其流,山區貨物順流而下,沿海漁貨逆水而上,引來了巨賈商家雲集於此,商機日趨熱場。墟內人家不忘當年蘇氏先祖博大情懷,至今仍存“凡紅白喜事請蘇姓人坐大位”古風。兩座媽祖宮廟,祭拜的人群長盛不衰、香火愈旺,長輩還常常在此教育後人“不能小心眼,要顧全大局,會旺益子孫”。

愛心義工們耳聞目睹現在的大安,更是一派欣欣向榮景象:樓房林立,車水馬龍,鎮內商鋪交易十分火熱,宮殿邊一位老者無不自豪地告訴大家,“大安人在珠三角做生意的那才‘頂呱呱’呢”!義工們還了解到,該鎮是市率先評上“廣東省教育強鎮”的,你不難發現最漂亮、最寬敞的建築,必定是學校。大安石寨被授予“中國傳統古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安的滾地金龍被編入《中國舞蹈志》,舞出國門到過白俄羅斯等地表演。早在2006年5月,“滾地金龍”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今,大安古鎮現代文明與歷史文化渾然一體,交相輝映,“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的牌匾熠熠生輝   。

南溪滾地金龍

根據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南溪村老人黃天樞藏書中的記載和部分知情者的敘述,“滾地金龍”始創於南宋,明嘉靖年間,黃氏光昭公一支從福建漳州移居廣東陸丰南溪村,帶來《滾地金龍演史傳》的傳本。黃氏南溪“滾地金龍”繁衍了十七代。後來由該村的金龍藝師、傳統武術師傳到陸豐潭西鎮深溝村,大安鎮的安博、下安聯、頂潭、安塘村,西南鎮的兩軍、下村,陸豐城東鎮的上神山村等地。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大安鎮[廣東省陸豐市大安鎮]

南溪村“滾地金龍”表演時,由二人鑽入“龍身被套”,一人舞龍頭,一人舞龍尾。整個表演過程分為“開場見禮”、“打圍巡洞”、“游潭戲水”、“抻筋洗鱗”、“伏蟄聞雷”、“迎雷起舞”、“駕雲飛騰”、“收場還禮”八個舞段,表演中模仿的龍鏇舞飛騰、戲水嬉耍、沉思奮醒、柔靜盤曲、勇猛奮進等動作。伴奏用威武雄壯、嘹亮開闊的海陸豐正字戲的“牌子大鑼鼓”,大嗩吶按不同的表演情節吹奏不同的曲調,有【宮娥怨】、【哭皇天】、【山坡羊】、【八板頭】等曲牌。表情豐富、套路眾多、舞段精彩、技藝兼善是這個舞蹈的基本特點。

1996年,南溪村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滾地金龍被編入《中國舞蹈志》,並在國家和省級地區的重大活動中多次獲獎。  

《大安八景》

大安地處螺河中游,屬半山區鎮,北有巍巍獅子嶂,南以旗古山為屏嶂,地勢北高南低,螺河自西南逶迤而下,從牛牯頭至焦坑河道成“S”形狀,將西南鎮與大安鎮構成了一個奇妙的太極圖。千年古縣大安(唐武德五年置安陸縣,縣治駐今大安鎮環珠村)素以悠久歷史而著稱;又以其殊異、密集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群而聞名遐邇。以《大安八景》最為知名。

獅嶂龍泉景一河,惟有南洋疊種多。

魚山響石攔水口,堀尾墩山接江波。

兩橋清濁源流遠,綠榕煙霞秋滿河。

鷹地古榕遮後壁,犀牛望月照深河。

——這首自清代流傳至今的“大安八景詩”,詩作者是誰,今己不可考。一般認為系當時文人集體創作,有說作者系“大安吳貢爺”。傳說當年惠州府試時,宗師詢問其家鄉情況,“吳貢爺”以“八景詩”作答——這只是傳說而己,並沒有事實依據。
【獅嶂龍泉景一河】獅仔嶂,獅仔嶂之簡稱,位於大安東北部,古稱大安山,為大安來龍之所。大安與八萬兩鎮以獅仔嶂雨水自然流向為分界嶺,山之陽為八萬,山之陰為大安。獅嶂連綿數里,疊嶂峰巒,氣勢雄偉,樹木蔥蘢,怪石嶙峋,風景綺麗。山上多瀑布,尤以大安境內東北角“龍泉”場面最為壯觀。每當暴雨驟停,站在大安墟內遠眺,“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的恢弘讓人驚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神奇撼人心魄。波濤之聲,十里可聞,此俗稱“水吼仔”。沿山溝穿村越戶,輾轉匯於大安堀仔尾,為大安龍塘水,故曰“龍泉”。清乾隆十年王之正輯《陸豐縣誌》之《新建大安雙橋記》云:“……會眾水,一自旗頭嶂”,“在縣北一百里……陸邑祖山也……”)及風吹嶺來,曰螺溪水,曰膠桐鏡水;一由獅子嶂來,曰龍塘水。三派合襟……”
獅子嶂山下一泉長流不息,且左右二澗可驗天氣陰晴,故名“靈泉”;其水清甘可口,據說人若長飲可鶴壽童顏。《縣誌》記載:“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獅子嶂下石崆峒,由僧、嘉會所募建“靈泉寺”,至今香火鼎盛,遊人不絕。解放後,獅子嶂下攔河築壩,發端於陸河河口鎮內的三條溪的溪水匯於一處,是為三溪水庫。靈泉庵前“石礱硿”,奇乃當地景,山谷中央亂石成群,水流奔瀉入壑,水花四濺,聲震八方,氣勢磅礴,遊客慕名而至。
【惟有南洋疊種多】大安圩扶安寨南門之外,稱南門洋,原是螺河河道,清時逐漸淤塞成平洋,河道改至墟南邊掘仔尾經過。南門洋土地廣袤,從大安至連塘約(今坣頭、梅林村),一望無垠,土地肥澳,砂質土壤,萬畝良田,是古時“大安糧倉”。一年四季,春插夏種,秋耕冬播,間種返種,人無閒季,地無閒田。四時景色新。春苗萬傾碧波,夏秧千里搖曳;秋季金風谷浪,冬至瓜果飄香。
疊種是在一定的空間內,上下分層相間種植不同植物的種植方式。不同的種植方式產生不同的疊種類型。流傳下來的如“搭仔番薯”、“芋溝豆”等農作稱謂。也有在“番薯箱”上間種小麥、菜豆等農作物。大安屬半山區,境內多丘陵,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疊種這種古代的農業文明,能夠在人多地少的大安延續傳播,意義重大。當然,也不是所有土地都可以疊種的,據老農介紹,只有砂質土壤才能在疊種中取得好收成。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 【魚山響石攔水口】魚山,鱷魚山也,位於圩南二里螺河河道側,山上有小廟,叫水口宮。與河西“誥杯石村”隔岸相對。山體由巨石構成,形狹長,如鱷魚戲水,動感十足。山上多奇石,狀如器物,“湯匙石”、“高椅石”、“眠床石”、“響石”……惟妙惟肖,數不勝數。臨河古藤叢生,暗流湍急,擊石有聲,此“響石”之謂也。四時變聲,晝夜換調,聞之疑為“此聲只為天上有”。當年日軍侵華,陸城淪陷,日匪沿河而上,進犯大安,兀見古藤拍石有聲,砰砰作響,疑為戰鼓,內心驚乍,刀落藤斷,神器不再。大躍進時期,鱷魚之石破壞殆盡。

魚山響石攔水口】魚山,鱷魚山也,位於圩南二里螺河河道側,山上有小廟,叫水口宮。與河西“誥杯石村”隔岸相對。山體由巨石構成,形狹長,如鱷魚戲水,動感十足。山上多奇石,狀如器物,“湯匙石”、“高椅石”、“眠床石”、“響石”……惟妙惟肖,數不勝數。臨河古藤叢生,暗流湍急,擊石有聲,此“響石”之謂也。四時變聲,晝夜換調,聞之疑為“此聲只為天上有”。當年日軍侵華,陸城淪陷,日匪沿河而上,進犯大安,兀見古藤拍石有聲,砰砰作響,疑為戰鼓,內心驚乍,刀落藤斷,神器不再。大躍進時期,鱷魚之石破壞殆盡。
自古以來,鱷魚山被視為靈地,一直備受呵護,任何人不得破壞,更不能在山上造葬。據傳,有一次被某姓人,偷葬祖先骨骸,全圩轟動,在“同身”的引導下,挖出隱葬“金斗”,罰大戲數本。
鱷魚山起“攔水口”的地理功能,水口宮門逆對滔滔河水。附近“南溪寮”有古橋一座,俗稱“彎橋頭”,現存遺蹟。上游約1000米處,即是今天雄偉壯觀的南安大橋。

【堀尾墩山接江波】堀仔尾、墩山是兩個泛地理概念的地方名稱。堀尾為堀仔尾之簡稱;墩山俗稱墩山仔。堀仔尾溪是螺河改道後傍接古墟的河段,“十字街”等道路沿伸至此,接連堀仔尾古渡,客船往返兩岸。上游西南方河道轉彎處,墩山仔於灩漣江波中凸起,左接西南方之浩浩螺河水,中納源自磁西寬塘壟之
“羅(濁)水澗”右承流經大安中學錦山“三渡溪”,構成“三水合襟”之地理格局,是船運天然中轉站,設有修船廠。因軍事險要,築有炮台一座,三層。
昔時河道寬闊,水上運輸繁忙,滿溪“杉幫船”,杉排、竹排、竹伐,穿梭不息。晚上船火閃爍,月色融融。東岸大安圩“鎮安石”之上,為客區水果、木材、山貨上落點。“渡船頭”為蚝殼碼頭(過去蚝殼灰是主要建材)。“大町坎”為東海上運的日雜等貴重貨物碼頭,主要存放於后街(現存有當鋪遺址)、紙街。“魚行仔”為漁船碼頭,漁貨主要存放於魚街、東門街。河兩岸兩軍、下寨、下寮、蘭茶等村,行船為業,村里設有存放柴、草、木炭等貨棧。據航管所統計,解放後大安曾擁有200多艘510噸的杉帆船。
大安上承山區陸河客都,下接陸豐沿海福佬,是客家話和福佬話交匯之地,趣聞軼事也多與方言有關。大安人對“三甲地區”的人員慣稱為“下腳四”。某人,一“下腳四”到大安買山貨,一番討價還價後仍未能成交,“下腳四”急道:“上五上,五上五六工”。意為“成不成,不成不用講”。又一“下腳四”跟客家人買山貨,因錢幣破舊,對賣家說:“你去死,死不去,到窟仔尾溪跳。”意為:“你去使,使不出去,到窟仔尾溪邊調換”。民國時,大安墟士紳陳啟初家境殷實,當上縣參議,一日他到窟仔尾如廁,恰聞兩行船者,一問一答:“今日家事如何?”“贏過啟初!”陳接腔:“要勻。”兩人得知是陳議員,羞愧難當。這便是大安民諺:“啟初的家事——要勻”的來由,比喻日常家庭開銷一如既往。
堀仔尾溪至今古蹟依稀,勒石猶存。“山水逢贏”石面西迎千古長流之水,照看萬年紅日西墜。“一點頭來便不頑”石落款為“江西吳展成”。其向東仰視巍巍獅嶂常青之峰,縱觀千秋晨曦東露。“鎮安石”護佑萬民吉泰安康。據老大安說,原來只有“鎮安石”三字。1943年瘟疫流行,客家道士擇此石施術作法,軀鬼趕瘟,仗劍刻石,增添“南無阿尼陀”五字。現沒於堤壩之下。
媽祖被譽為“海上女神”,歷來沿海地區香火鼎盛,但地處半山區的大安也有兩座媽祖廟:一是位於千年安陸古縣環珠寨的陸軍媽祖廟;一是位於堀仔尾溪的媽祖宮。前者建於明朝中葉,傳說為向姓開基祖所建。後者傳為宋代蘇氏所建。舊時烏坎港澎湃洶湧的海水,溯河而上大安,鹹淡交匯,“鹹烏”游弋,物產豐富。堀仔尾媽祖廟距河岸50米,坐北向南,逆水而建,地名“落水金獅”。岸邊兩側青龍白虎,臨水巨石,狀若獅爪。廟下是渡船頭、大町坎、魚行仔、桅仔,上百米即有兩古橋。
傳說宋代蘇氏至此開基,一日,蘇氏與地師從後壁埔一路“掠龍”至此,地師忽問:要自己好,還是要大家好?蘇氏答曰:大家好!地師聞言遂在此建媽祖廟。原來,地師見此地“龍度”甚佳,探詢東家,若答“要自己好”,即在此建蘇氏宗祠矣,但庇佑的只是一姓一族。傳說,媽祖廟立後,大安墟風調雨順,人口增多,山區貨物順流而下,沿海漁貨逆水而上,水陸兩利,貨暢其流,巨賈商家雲集。墟內人家不忘當年蘇氏先祖博大情懷,至今仍存“凡紅白喜事請蘇姓人坐大位”古風。
廟宇右側之渡船頭,即堀仔尾渡口,清代由對岸尚書埔吳姓族人管理。有碑刻三方。門口廟牆古碑。碑文傘格書寫:
後壁埔大園乃墟內來龍
入脈之所均賴安寧現請
司爺俞示禁不準掘土殘傷
龍脈業經簽差協保巡查
如敢故違鳴 究不貸
道光廿一年六月 日公禁

【兩橋清濁源流遠】一溪一澗間,有一低一高兩橋,如雙鳳比翼,如昆仲比鄰。這便是《陸豐縣誌》志其事,境內人美稱的“雙鳳橋”。碑文被毀。溪水源自獅仔嶂,為大安龍塘水。澗水源風吹嶺,為膠同鏡水。一清一濁,寒暖交替。溪水清,朝暖夕寒;澗水濁,朝寒夕暖。傳說澗水之中有一活地,名叫“穿山甲”,當被人葬後,澗水即清。現為雙層的人水兩用橋。水利久年久失修,橋道荒廢。橋邊“橋頭山”,舊時曾經興盛一時,古蹟仍存。

【綠榕煙霞秋滿河】墟南“六角池”為生活污水排水口。古代螺河河道彎曲,河床深遂,兩丈多高的船桅只能看到一截,趕鮮船歸來時,至六角池外必須轉帆,故別稱“桅仔”。沿河榕樹參天蔽日,蓊鬱連片,如須氣根,氣象萬千,悠悠垂向河面。天高雲淡之秋,彤雲朵朵,金碧輝煌。每當黃昏降臨,河面輕籠薄霧,紅彤彤如少女面紗,鮮艷奪目。此時,船兒歸帆急,翩翩河上來,靜美與動感,完美融合,相生相宜,美不勝收。

【鷹地古榕遮後壁】鷹地,大安墟內中部,今大安中心國小校園。其地勢如雄鷹展翅,若歸林下足對面松柏箖埔。有石倒鉤,似鷹嘴,左右渾圓小石,如鷹眼。昔日鷹山,環境優美,篁竹參天,果樹密布,巨石彌彰,曲徑通幽,鳥語花香。鷹山鳥瞰西門,背馱扶安寨,寨牆後有一小山坡名“後壁埔”。有巨松遮地,嗡嗡鬱郁,下棋鬥獸,納涼戲嬉,其樂無窮。
“扶安寨”建於隋朝末年,原是保護大安治安之寨,故名“扶安寨”。今北社寨內肚,為扶安寨的後壁山,故名“後壁埔”;於1949年解放後建肥料倉庫,由供銷部門接管。原建有聖人壇、伯公祠、太陽宮,在民俗中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元孟蘭會,各家各戶不論貧富,集資籌備祭禮。其中有十五會、十六會、十七會之分,可能是人多擁擠的原因,此“三會”是按片約定祭期的。例:十五會的民眾應在七月十五夜普祭,繼而十六、十七。總之,每年的這三日都必須在此普祭幽靈。聖人壇、伯公祠、太陽宮於1995年遷建“龍堂山”旁的平埔仔。
鷹山系大安歷史名地。道光廿五年,扶安寨內黃氏倡建學宮,原為私學,後改學校。革命時期,地下黨員王國祥(字夢春)在此任教,“小鬼隊”謝非也常至此活動。為中共地下黨聯絡場所。解放後,陸豐縣政府批建“夢春樓”以烈士王國祥。1995年改建成“夢春教學樓”。
鷹山對面松柏箖埔,有人將其列入八景之一,詩曰:松柏迭翠勝三山。松柏箖,松柏環繞、榕樹林立之地。松柏箖埔位於大安墟外北方,內面寬闊、綠陰參差而有致、斜坡草地歷來蟻蟲不生,一向為大安文娛活動場所。埔中央一關帝廟,每屆年農曆正月十三帝君誕辰之日,一連演戲數十台。東南西北社民眾,出八獸騎八仙迎神祭會。到處鶯歌燕舞、鼓樂喧天,其熱鬧之勢若風雲涌動。故有“松柏箖埔弄大虎”俚語流傳。
松柏箖埔還是大安古時戲園,常年演戲。每年五月十三開始,大戲連連,做足整月。海陸豐古代有三處著名梨園科場,分別是碣石玄武山、陸城龍山、捷勝鶴山,但大安人有“三山不抵一箖”之說。此話怎講?蓋因該地地理條件優越也。松柏箖埔臨湖傍山,地勢平坦,坡度較緩,地勢由低漸高,層次分明,無論站、臥、靠、座,全無遮無擋,視野開闊。草柔可席地,林密能遮蔭,茶樓酒榭,四周環列,地上不管丟下任何殘物,決無螞蟻蠶食。
松柏箖埔戲場規矩嚴明,男女分坐,中隔一路,通達四周。民國初年,國軍進駐大安,住宿紅樓。某日到場看戲,帶隊長官不聽勸告,兵士挑凳阻於中路。戲散之後,墟內東、西、南、北四社頭,“更寮腳數”四十多人,團團圍住紅樓,長官無奈,只得請頭面人物陳啟初出面議和,結果被罰大戲三本。
松柏箖埔有一小山,狀似螃蟹,蟹地也。有螃蟹狀古墓,面東背西,規模龐大,氣勢恢弘。造型奇特,惟妙惟肖。因蟹忌殼灰,故墓身改灰沙夯築為石頭壘砌,再輔以碗、匙、碟、盤、瓷等器作裝飾。古墓距舊街道僅50米,墓前豎二丈多高石蠟燭一對,山腳處建四柱三山門牌樓。登山環望,青山翠綠,螺水悠悠,東南帝爺宮聳峙,西北溫厝祠巍峨。60年前丙戌年,海陸惠潮梅廣等地溫氏後裔籌資重修溫厝祠。豈料,修建時與古墓後人起了爭執,官司連年,後來溫姓勝訴,然贏了官司輸了錢。解放後,古墓拆毀,曾從地下起獲瓷餐(碗、匙、碟、盤、歐等)約8000件。
1928年,大安地下黨在松柏箖埔秘密召開會議。東邊鱷魚山放哨的周木來發現敵人從陸城東來,忙趕回報告,撤退疏散時,在周厝巷被敵人射中腹部,腸露肚外,敵人趕到,周求補槍射死。地下黨負責人王國祥撤至田心仔,隱蔽在溝中,也不幸被流彈射中頭部,光榮犧牲。

【犀牛望月照深河】犀牛山為大安西南方位一小山,與大安墟隔河相望《縣誌》:“犀頭山,邑北近西30里,狀若犀牛,水口下一小水潭,土入以水深淺驗其地之貧富,號為“聖潭”。犀牛山為現代軍事觀察點,東臨深潭,峭壁懸崖,山勢險峻,高數丈,形似犀牛,遊河而上,俗有“吃蘭茶,放兩軍”之說。“牛頭”清泉,一年四季,長流不枯,曰“牛鼻水”。站在河對岸眺視犀牛山,水天一色,只見天上雲飛動明月,河中水影走犀牛。
山巔東面有一外江地,為“吳其(螞蝗)地”。“吳其”吸食牛血,但懼怕殼灰,故用土葬,也無裝修。傳說因東家怠慢地師。幾年後,地師徒弟至東家,斷言墳內骨骸不在,信誓旦旦,挖墳打賭,果中其言。螞蝗親水,將要下河了!何法可安?答曰;重築新墳。依其言,摻進大量石灰粉,謂之防滑。然螞蝗被石灰淹死。地不靈也!原來,先前造墓,東家怠慢地師,幾年後,地師命其徒弟依計而行。
螺河,陸豐的母親河。千百年來,沿河兩岸人民創造了燦爛的螺河文化,留下眾多傳奇。早在唐武德五年,大安因擁螺河中轉站的地理優勢而成安陸縣治,享有“金大安銀甲子”之譽,縱觀八景之分布,除“鷹地古榕”以,其餘全都跟螺河有關。 

文章摘自“汕尾日報” 梁水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