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曲

迂 :曲折、繞遠、迂迴、迂緩(行動遲緩)。 言行或見解陳舊不合時宜;迂論、迂氣、迂儒、迂闊(不切合實際)。迂腐(說話、行事拘泥於陳舊的準則,不適應新時代)。迂夫子(迂腐的讀書人)。曲 :使彎曲,與“伸”相對;迂曲:迂迴曲折

yū qǔ
亦作“ 迂屈 ”。
1.迂回曲折。 宋 袁褧 《楓窗小牘》:“此七渡,當擇官兵守之,其餘數十處,或道路迂曲,水陸不便,非大軍往來徑捷之處。” 清 惲敬 《游六榕寺記》:“牆壁縱橫,階徑迂曲,無可游憇。” 葉紫 《楊七公公過年》:“遠遠地, 福生 從一條迂曲的小路上,一直向河岸走來。”
2.不直接,牽強附會。《朱子語類》卷二十:“‘鮮矣仁’章,諸先生說,都似迂曲,不知何說為正?” 清 葉廷琯 《吹網錄·注》:“余謂此語於賦中詞意不相屬,本可無庸引及, 倪氏 牽引入注,殊嫌迂曲。” 章炳麟 《文學說例》:“《卷耳》言‘采采卷耳’,而傳云:‘采采,事采之也。’訓上‘采’字為‘事’,以今觀之,似迂曲不情。”
3.滯塞,不開通。《管子·君臣下》“故民迂則流之,民流通則迂之” 唐 尹知章 註:“人太迂曲不行,則流通之;人太流蕩,則迂屈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