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作者: 潘利紅,張冰 著出 版 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8-10-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167
- 印刷時間:
- 開本: 大32開
- 印次: 1
- 紙張:
- I S B N : 9787218058863
- 包裝: 平裝
內容簡介
彭湃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的重要領導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本書依據豐富的歷史資料,從世界近代史及中國革命史的大背景出發,簡要、如實地描述了彭湃捨棄優裕生活,不顧性命安危,教育並組織農民奮起抗爭的一生。作者簡介:
潘利紅 廣東興寧人。華南農業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主任、教授。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要著作有《中國共產黨發展觀歷史變遷研究》,主持完成多項省部級課題研究,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學術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目錄
第一章 求學生涯一、家鄉與家世
二、聰慧好學的叛逆少年
三、赴日留學的愛國青年
四、從民族主義者到社會主義者
第二章 探索社會革命之路
一、“從教育入手”
二、到農民中去
三、創建六人農會
第三章 領導海陸豐農民運動
一、海豐總農會
二、“農民萬歲”
三、“七五”農潮
四、與陳炯明的對峙
第四章 推動廣東農民運動發展
一、創立農民運動講習所
二、指導廣寧減租鬥爭
三、發動民眾,支援東征
四、“農民部長”
五、《海豐農民運動報告》
第五章 反擊國民黨右派進攻
一、調查“花縣慘案”
二、聲援五華農友
三、領導潮梅農民運動
四、出席中共五大
第六章 創建海陸豐蘇維埃
一、參與南昌起義
二、創建中國第一個蘇維埃
三、“東江暴動”
四、轉戰大南山
第七章 最後的歲月
一、戰鬥在上海
二、獄中鬥爭
三、永遠的豐碑
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書摘
第一章 求學生涯彭湃(1896--1929),乳名天泉,學名漢育,留學日本時改名彭湃,廣東海豐縣人。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的重要領導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彭湃平生事業大半與貧苦農民民眾為伍,教育、組織並領導他們為改變自身的生活境遇而奮鬥。並且,這一發自內心對農民民眾的同情與支持,不是因為有著類似的貧寒經歷。恰恰相反,他生長於一個殷實的工商業兼地主之家。
一、家鄉與家世
彭湃祖籍陸豐吉康,後來移居海豐。海豐,位於廣東省東南部,南臨碧波萬頃的南海,北依重巒疊嶂的銀瓶山、蓮花山。銀瓶山上一條龍津溪蜿蜒而下,將海豐縣城截成東西兩畔。彭湃就出生在龍津溪東面的縣城內。悠悠的溪水從彭家門前流過,匯人麗江,經馬宮港直瀉南海。
海豐毗山靠海,擁有豐富的漁業、鹽業和林業資源,但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發展農業的條件十分有限。傳統中國歷來以農為本,工商為末。明清以後,朝廷又多次下令“禁海”,實施閉關鎖國政策。這些,都對東南沿海的居民生活帶來極大損害。史載,近代海豐社會發展水平十分低下,在兵連禍接的清末民初,即彭湃生活的年代,民眾的生存狀況更是悲慘。彭湃這樣描繪當時的情形:“辛亥以前,海豐的農民一直是隸屬於滿清的皇帝,官僚,紳士和田主這班壓迫階級底下。農民怕地主紳士和官府好像老鼠怕貓的樣子,終13在地主的斗蓋,紳士的扇頭,和官府的鎖鏈中呻吟過活。”
因為生活艱辛,地處偏遠――遠離傳統封建統治的中心,海豐人民的思想行為方式,自古具有較強的革命性與反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