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中國農業大學附屬國小 簡稱 中國農業大學附屬國小擁有較為悠久的歷史。學校創建於1948年,周臨圓明園、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和上地科技園。2008年在教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學校在原址重建。如今校園占地面積8791.75平方米,建築面積10868.50平方米。31個教學班,1300多名學生,87位教師。其中北京市骨幹教師2人,海淀區學科帶頭人9人,海淀區骨幹教師6人。 多年來,學校堅持“農和文化”,以“農為根,和為本”構建學校文化。讓“農和文化”氣質成為師生的名片,是農大附小人矢志不渝的目標。“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會心不遠,欲登絕頂莫辭勞”,學校將不斷開拓創新,積極推進“農和文化”的研究與實踐,不斷提升內涵式發展水平,傾力打造農大附小具有豐富內涵的“農和文化”品牌! 近兩年,與中國農業大學、體育大學、外國語大學合作,並簽訂大學推進農大附小發展計畫。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促成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形成“人人都重要,人人都精彩”文化氛圍。在海淀區教工委、教委和人民教育督導室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懷支持下,在繼承和發展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學校文化特色,在創新中越來越多地得到學生、家長及社會的認可。

歷史沿革

學校歷史

早在新中國還沒有成立的1948年,北京農業大學為了解決職工子弟上學問題,籌建了農大子弟學校,這就是農大附小的前身。

由於生員不斷增多,1957年12月,學校與其他4個單位聯合辦學,將校址遷到了現在的翠微國小。

同年,農業大學回響毛主席“農業大學要辦到農村去”的號召,在東北旺農場新建大學校址,於是1958年9月,農大子弟國小也隨著大學,搬遷到了現址,並且確定校名為農業大學附設國小。

文革期間,農業大學離京到外地辦學,將國小交與地方管理。期間農大附小經歷了2次更名,分別是1968年改名為立新國小,1969年更名為馬連窪第二國小。

在1969年更名為馬連窪第二國小之後的20年間,學校先後進行了多次擴建,成功的解決了馬連窪地區學生大量湧入,教室緊張,學生就學難的問題。

直至1995年,經海淀區教委的批准,馬連窪第二國小正式更名為北京農業大學附屬國小。

2008年汶川地震後,政府投入巨資重建教學樓。2010年 府又投巨資對綜合樓進行了抗震加固,並將兩座教學樓進行了整體規劃。從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農大附小在建設大學臨時校區暫住28個月。2011年9月一座占地面積8791.75平方米,建築面積10868.50平方米,功能齊全、設備先進、完全現代化的教學樓矗立在所有人的面前!

2015年11月經海淀區教委、編辦批准,更名為中國農業大學附屬國小。

現任校長簡介

趙建軍(中) 趙建軍(中)

趙建軍校長——在教育的道路上,敢於探索

教育管理專業畢業,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先後在海淀區三所學校擔任校長工作20多年,其間,曾赴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交流學習,還先後在廈門市省級重點國小和中關村二小任掛職副校長。撰寫的論文多次在《現代教育報》、《基礎教育參考》、《北京教育》、等報刊、雜誌公開發表。其主編的農大附小《書法》校本教材1至6冊已於2012年9月由北師大出版社正式出版。趙校長現在還兼任中國兒童基金會校園安全顧問;“中英海淀學校發展計畫”項目諮詢專家;中國教育學會會員;海淀教育學會理事,同時也是北師大專家型校長高級研究班成員;中國教師研修網專家團成員。

書法特色教育概要

秉持“生態教育”、“合和共進”的教學理念,以均衡教育原則為指導,北京農業大學附屬國小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就開始探索書法教育,經過20多年的努力,農大附小的書法教育已經成為學校突出的辦學特色。

一、校本培訓,打造墨香師資隊伍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幾乎每天都要講課寫字,寫字也被稱為教師的基本功,被視為教師的“看家本領”。為此,農大附小成立了由校長為組長的校本培訓領導小組,進行了“固定集體培訓加靈活自修研習”的書法培訓。學校還專門成立書法教研組,提升了教師書寫技能和教研能力。

針對年輕教師軟筆書寫技能薄弱這一問題,學校專門聘請著名專家學者進校開辦軟筆書法講座,聘請了專業的書法教師,每周一定期開展全校性的教師書法培訓。2012年2月學校成立教師書法社團,全校70餘名教師全員參與。教師在基本功和職業素質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挖掘內涵,紮實推進書法教育

書法是一門集藝術與技能、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學科,農大附小在探索書法教育的20多年裡,開展書法校本課程建設的10多年裡,始終堅持書法教育與學科教育、與體育教育、藝術教育,和德育教育等有機結合,深挖書法教育內涵,紮實推進書法教育。

寫字如做人,作業即作品。農大附小將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熟練掌握漢字書寫技能作為基本的書寫要求。

學校通過板報、櫥窗、校園網、校刊等為師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建設農大附小“書法交流館”,獨特的樓道文化、景觀文化(校名由歐陽中石先生親筆題寫)。

學校制定了完整的課程開發方案和課程綱要,獨立創編校本教材《書法》(北師大出版社出版);學校將書法校本培訓納入績效管理,進入教育部“十二五”書法教育專項研究課題組。

學校獨立創編的一套農大附小《書韻》廣播體操,韻律優美,深受師生喜愛。

在保證每周一課時書法課的基礎上,全校學生堅持“午間練字十分鐘”,每周增加一節全校性的師生書法同練課。開辦5種書體的學生書法社團,現在人數已達 300人。

教育部中國書畫等級考試中心增設農大附小為書法等級考試定點學校。

農大附小先後獲得海淀區十一五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北京市書法教育課程建設優秀成果獎、教育部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各級各類獎項數十個。

三、立足長效,豐富書法教育實踐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為讓書法教育能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讓孩子有更多的社會實踐和交流機會,學校2012年5月啟動了書法教育的長效機制——小書法家行動。

2012年6月和9月,學校分別成功舉辦了“端午筆會”和“中秋筆會”(首屆書法節),會上學生和書法家同場揮毫,場面震撼感人,獲得教育部及市區領導和到場專家的高度讚譽,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北京電視台、人民網、環球時報等全國數十家權威媒體進行了報導和宣傳。

學校積極開展書法教育主題活動。如一年一屆的師生書法競賽,送春聯,中日、中美學生書法交流等。

2012年11月14日,北京市海淀區書法教育現場會在農大附小召開。

學校為了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向全市免費開辦公益學堂,建立書法教育“手拉手”學校和書法藝術教育志願團等。

在歐陽中石、李鐸和劉藝三位大書法家的帶領下,100多名書法社團學生參與完成中央電視台公益廣告《從小寫好中國字,長大做好中國人》。春節期間央視7個頻道全天滾動播出,反響強烈。

今年寒假,學校還獨立承接了北京數字學校“我愛書法”北京市中小學生網路競賽,現已圓滿完成任務。

從上個世紀一路走來,農大附小的書法教育能夠堅守信念,一以貫之,不因校舍動遷所荒廢,不因領導更迭而動搖,不因師資調整而中斷,不因社會時尚而迷失,如今農大附小全體師生正在盡全力推動和擴大書法普及教育的影響力,為傳承中華文化的瑰寶而努力踐行。

傑出校友

張梓琳:農大附小畢業生,2007年第57屆世界小姐選美大賽總決賽冠軍

蔡珣:2007年區優秀學生獲獎者,2007年區”十佳少年“

謝陳皓瑋:2007年紅領巾獎章獲得者

張航達:2008年海淀區全面發展學生獲獎者

張天龍:2001年區“十佳少年”

吳一凡:2002年區“十佳少年”

王牧良:2008年區“十佳少年”

王友潮:2008年區”十佳少年”

校徽、校歌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歷任校長

第一任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魏文有(任期1953~1961)

第二任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楊文超(任期1961~1971)

第三任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李新亞(任期1971~1980)

第四任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楊文超(任期1980~1981)

第五任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張進賢(任期1982~1984)

第六任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何清馥(任期1984~1991)

第七任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柴育伏(任期1991~1997)

第八任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張樹蘭(任期1997~2012)

第九任

農大附小 農大附小

趙建軍(任期2012~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