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釋義
辛饒米保((gShen rab mi bo),又稱辛繞彌沃、辛饒米沃、辛饒•米沃且。“辛”是氏族名,“饒”有殊勝、至高無上等義,“米沃”謂人,“且”為大之義。連起來可理解為“辛氏族中殊勝且偉大者”。有的也稱作“旦巴•辛饒”、頓巴辛繞,意為辛饒祖師、至高無上的尊師。
個人簡介
辛饒米保是公認的苯教創始人,被稱為苯教始祖。在苯教徒心目中,其地位與釋迦牟尼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一樣,是神聖而不可替代的。不過辛饒米保的身世遠沒有釋迦牟尼那樣可信,而是存在很多的矛盾和混亂,以致有人懷疑他在歷史上的真實性。

辛饒米保不僅將原始苯教分為恰辛、朗辛、斯辛、楚辛4個分支在象雄傳播,而且還諳熟醫術。據說辛饒辛饒米保一生完成了12件功業,於82歲時圓寂。他的十二相成道過程和事跡是:(1)明述苯典;(2)宏揚苯教;(3)調伏眾生;(4)引渡眾生;(5)主持國家;(6)神變子嗣;(7)降妖伏魔;(8)果道興旺;(9)成道明相;(10)斷除輪迴;(11)證果解脫;(12)終得成就。
出生傳說
關於辛饒米保的身世,一般認為他曾是象雄的王子,出生於岡底斯山(kailas Range) (藏人叫它“神山岡仁波切”)附近的俄摩隆仁(vol mo lung ring)。關於他的出生年代說法不一,學術認為他生於距今4000年前左右,苯教認為他出生於公元前16017年,還有的說他大約生於公元前五世紀。

但是,對於這次奇妙的懷孕,還有一種喇嘛教的說法。在開始時,由一位國王和一位祖母形成的奇怪的一對夫婦卻被稱為“9兄弟”或“9姊妹”。有關創世的所有不同說法均源於此。然後,辛饒米保直接(未經過渡階段)從色究竟天宮以五色光(彩虹色)的形式而下凡。他降落到一棵樹(垂柳或白楊)旁,樹頂上棲息著一隻藍色杜鵑鳥:此鳥似乎是以另一種形式出現的他本人。此鳥栖落在“天宮王后”的頭頂上。在三次擊翅之後,從其性器官中發出了兩道光線,一白一赤,通過頭頂而進入了母親的身體,當他誕生之後,便發出了一陣悅耳的聲音,這就是杜鵑鳥的特點。
傳說事跡
傳說,辛饒米保1歲時,在恰辛朱普勒結塘開始講述“恰辛乘”。自此至12歲,還講了“朗辛乘”、“楚辛乘”、“仙人乘”、“無數密咒沉香乘”、“葉辛乘”、“無上圓滿乘”等苯教經典、儀軌和灌頂之法。現在的黑、白、花三部《十萬龍經》據說也是根據他親口講述所記。
13歲時,辛饒米保對神、龍、人三類徒眾宣講苯法。14歲時,調伏眾生。15歲時,引渡眾生,並主持國政,興建寺觀。16歲時,娶霍妃、波妃等,所生之子亦到處宏揚苯法。17歲—19歲時,去魏摩嶺和瞻部洲等地降妖伏魔。20歲時,“由巧巴迎去博(指“衛藏”)地方,降魔排除教難,由結瓦之幻術變現出苯大山、作利益工布王之事業,戰勝魔軍成億。”21歲——30歲時,講述《九乘》、《四門五庫》、《教諭論》等,塑神像,建塔剎。
31歲時,辛饒米保出家學道。32歲時,化為金翅鳥,去兜率天神座前受大戒。34歲時,獲得解脫。37歲時,在器世間修煉。38歲時,感化巧巴等魔怪。45歲時,給徒眾傳授25條戒律。49歲後,證知輪迴涅槃。65歲後,證知苯之自性。70歲後,終得成就。
82歲,圓寂於九層雍仲山財巔。
傳說故事
故事一傳說,在什巴葉桑天國,有達巴、塞巴、希巴三兄弟,他們都拜苯教最高神靈奔赤洛格傑巾為師,學習苯教教理。學成後,三兄弟又一起到辛拉俄格爾神處,請教面對人間苦難的修身濟世良策。
辛拉俄格爾神告知他們要分三個階段研修苯教教理,之後便可成為上師,相當於佛教之佛。老大達巴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研修,成為第一階段的上師,相當於佛教的前世佛。老二塞巴完成了第二階段的研修後成為第二階段的上師,相當於佛教的現世佛,並化身為辛饒米保。老三希巴則一生等待,以圖研修第三階段教理,承擔未來某個時期的職責,相當於佛教的未來佛。
傳說辛拉俄格爾神是辛饒米保的保護神,他答應幫助辛饒米保使世界眾生皈依苯教。於是辛饒米保化身為王子降生到象雄魏摩隆仁,約在西元前5世紀,他創建了苯教。

傳說,苯教的創立者辛饒米保,顯現如同水中之月,他佩戴有十三種裝飾。他的右手垂放在膝上,手中拿著雍仲;他的左手手心向上放在臍下作禪定姿勢。他結跏趺坐在蓮花日月墊上。根據苯教歷史,辛饒米保大約在一萬六千年前,生於西藏以西的塔茲皇室家庭中。他登基為王後,在舉國範圍內傳播苯的教義並履行儀式。在某次旅行中,惡魔王子偷走了他的馬,在尋找馬的過程中辛饒米保來到了西藏的象雄地區,這是辛饒米保第一次在象雄傳播苯教。據說,辛饒米保的傳記有十五個大的章節,他的許多妻子和孩子也在苯教歷史中起重要的作用。
故事三傳說,辛饒米保修行和成道的地方是位於西藏林芝地區的苯日神山,所以現在的苯日神山是西藏的苯教聖山之一,在每年的藏曆四月“薩嘎達瓦節”期間,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去朝拜苯日神山。此外,林芝世界柏樹王園林內,有不少巨大的古柏樹,傳說,辛饒米保的生命樹就是古柏,因此,這些巨柏被當地人以“神樹”之尊加以保護,柏樹王園林在當地藏族民眾心目中也是聖地,所以林中那些最大最古老的樹身上總是纏掛著風馬旗,樹林中還到處是瑪尼堆,常有信徒遠道前來朝拜。
主要貢獻
早在遠古時代辛饒米保出生之前,青藏高原就已經盛行著各種各樣的原始信仰,那就是被統稱為原始苯

雍仲苯教有別於原始苯教,“卍”雍仲,這個古老的符號有“永恆不變”、“金剛”、“善妙”、“吉祥”之意,這個符號也象徵著集中的能量。
一直到公元七世紀,辛饒米保所創立的雍仲苯教都是整個吐蕃地區的唯一宗教和信仰基礎。公元七世紀印度佛教傳入吐蕃以後,苯教和印度佛教在互相排斥的同時,又各自吸收了許多對方的內容,苯教吸收了印度佛教的內容,豐富了其文化內涵,印度佛教也吸收了苯教的內容,使其能夠更深入地根植於當時的社會並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藏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