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特點
轉向操縱機構的作用是將駕駛員作用在轉向盤上的力傳遞到轉向器。
構造原理
如圖1所示,它包括:轉向盤1、轉向柱管2、 轉向軸15、上萬向節8、下萬向節11和轉向傳動軸9等。轉向柱管2中部用橡膠墊3和半圓形衝壓支架4固定在駕駛室前圍板上, 下端插入鑄鐵支座5的孔中。支座5則固定在轉向操縱機構支架6上。
穿過轉向柱管的轉向軸15上端借襯套16支承,下端則支承在轉向柱管支座5中的圓錐滾子軸承(圖上未示出)上,其軸向位置由限位彈簧7限定。轉向軸通過雙萬向節萬向傳動裝置與轉向器中的轉向蝸桿相連。下萬向節11與轉向傳動軸9用 滑動花鍵連線。
為了保證轉向器搖臂軸在中間位置時,從轉向搖臂13起始的全套轉向傳動機構也處於中間位置,在搖臂軸的外端面和轉向搖臂上孔外端面上各刻印有短線,作為裝配標記。裝配時,應將兩個零件上的標記短線對齊。
轉向盤由輪緣1、輪輻2和輪轂3(圖2)組成。輪輻一般為三根輻條或四根輻條,也有用兩根輻條的。轉向盤輪轂孔具有細牙內花鍵,藉此與轉向軸連線。 轉向盤內部是由成形的金屬骨架構成。骨架外面一般包有柔軟的合成橡膠或樹脂,也有包皮革的,這樣可有良好的手感,而且還可防止手心出汗時握轉向盤打滑。
當汽車發生碰撞時,從安全性考慮,不僅要求轉向盤應具有柔軟的外表皮,可起緩衝作用,而且還要求轉向盤在撞車時,其骨架能產生變形,以吸收衝擊能量,減輕駕駛員的受傷程度。
轉向盤上都裝有喇叭按鈕,有些轎車的轉向盤上還裝有車速控制開關和撞車時保護駕駛員的氣囊裝置。
防傷安全措施
當汽車發生正面碰撞事故時,由於車身和車架的變形會導致轉向軸和轉向盤後移,而人體在慣性力的作用下又要往前沖,在這種情況下司機的胸部和頭部會碰撞到轉向盤上而受傷。現代汽車除在轉向盤處安裝安全氣囊外,還在轉向操縱系統如轉向盤、轉向軸和轉向管柱上採取防傷的被動安全措施。
國外有關法則還規定:汽車以48.3km/h速度同障礙物正面相撞時,轉向軸和轉向管柱上部相對於車身未變形部分的位置的最大位移量不得超過127mm;或者試驗用人體模型與轉向盤的接觸力,在它們之間的相對速度為6.7m/s時,不應越過11.35kN。採取的安全措施除了有減小轉向軸、轉向盤後移量的措施外,還可採用能吸收衝擊能量的轉向盤、轉向軸、轉向管柱結構及其他能減輕司機受傷程度的措施。吸收能量的方法可使有關轉向零件在撞擊時產生彈性變形、塑性變形或摩擦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