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器官功能與營養

身體器官功能與營養是與食物的攝入、消化、吸收和代謝等因素密切相關,好壞可作為鑑定和疾病程度的標準之一,也是診斷身體器官功能的標準之一。

正常值

黏膜紅潤、皮膚光澤、彈性良好,皮下脂肪豐滿而有彈性,肌肉結實,指甲、毛髮潤澤,肋間隙及鎖骨上窩深淺適中,肩胛部和股部肌肉豐滿。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營養不良:由於攝食不足或(和)消耗增多引起。當體重減輕至低於正常的10%時稱為消瘦,極度消瘦者稱為惡病質。 (2) 營養過度:體內中性脂肪積聚過多,主要表現為體重增加,當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以上者稱為肥胖。肥胖的最常見原因是熱卡攝入過多,超過消耗量,此外與內分泌、遺傳、生活方式、運動和精神因素有關。根據原因不同肥胖可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二種。  需要檢查的人群:出現消瘦和肥胖,以及進行全身檢查的人群。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無  檢查前禁忌:無  檢查時要求:自然放鬆,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需要。

檢查過程

以望診、觸診為主,通過觀望和觸摸病人的身體形態了解病人身體器官功能與營養。

相關疾病

營養不良,營養缺乏性神經病變,脂肪營養不良,進行性脂肪營養不良,惡性營養不良病,小兒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性肝硬化

相關症狀

博氏線,濕熱浸淫,元氣虛陷,營養不良性水腫,下肢皮膚營養性改變,甲營養不良,指甲營養障礙,營養性皮膚改變,營養代謝缺乏,營養不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