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臨床上,跗骨、跗骨局部周圍及跗骨間結核的發病率並不比踝關節結核少見,其中以跟舟關節及相鄰諸骨的發病較多,包括距骨、骰骨及楔骨。
病因
(一)發病原因
由結核菌侵入血循環感染所致。
(二)發病機制
由於跗骨間及周圍關節的滑膜較少,因而單純滑膜型結核少見,在臨床上以單純骨結核和中後期的全關節結核為多。跟骨結核多為中心型,伴有死骨形成;偶見邊緣型。膿液大多匯集在跟骨結節外側,破潰後形成竇道,可經久不愈;在農村及邊遠地區常可發現此類病例。跟骨前上方病灶可侵入距跟關節及距舟關節,亦易侵入跟骰關節。
由於其他跗骨間關節互相通聯,因而發病後多表現為全關節型結核,且可同時波及鄰近跗骨或多數跗骨間關節。此時,膿液穿入腱鞘而產生腱鞘結核。
至病變晚期,跗骨結核病變可累及全部跗骨及跗骨間關節,此種情況下則稱之為全足結核。患足可有數個竇道,且常經久不愈,後期則有可能發生癌變,以致不得不截肢。
特徵
1.症狀和體徵跗骨結核病人多有肺或其他結核,因此有消瘦、貧血、低熱等全身症狀。局部症狀主要是疼痛和跛行。單純骨結核症狀較輕,而全關節結核則較重。體徵為局部膿腫、壓痛和關節功能受限,伴有竇道。
2.X線表現X線片表現符合一般骨松質結核的發展規律。早期跟骨中心型結核表現為磨砂玻璃樣改變,以後死骨分離;死骨吸收後形成空洞,洞壁骨質較緻密。長期混合感染後,跟骨有明顯的硬化。
其他跗骨結核的X線片與跟骨結核相似,但很快進入鄰近關節或波及鄰近跗骨。晚期跗骨可有廣泛破壞,且呈相對緻密,未受累的足骨則有明顯的骨質疏鬆,有的只剩下骨皮質輪廓,好似木炭畫的圓圈。
本病的診斷一般均無困難,主要根據病史以及全身與局部的臨床症狀、體徵及X線表現。
治療
藥物治療
對沒有明顯死骨的病例用非手術治療。休息、局部制動和抗結核藥物的套用等方法。對於有明顯死骨、膿腫即將破潰,或非手術療法無效且無手術禁忌證者,可做病灶清除術。
有作者發現在成人足的三個主要骨(跟、距、舟骨)之一全部切除後,仍可保持相當好的功能,在切除病變的同時要考慮足骨的再排列,有計畫地截骨改造及植骨,以保留足的功能,如在舟狀骨完全切除時應當將骰骨的一部分截除。其他跗骨單個病變者亦可切除。有寒性膿腫及瘺管時並不妨礙手術,關鍵在於病變切除後,縫合皮膚時不能有張力,皮膚的切除要儘量少些,以保證手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