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足下垂患者是由於神經根(腓總神經、腳神經、坐骨神經腰骶神經根、大腦神經均可能)長期嚴重受壓,神經根表面壓力超過50mmHg持續2分鐘即可引起神經功能障礙,而在100mmHg以上即可導致腳周圍神經損傷、脊髓運動神經損傷、肌營養不良和關節屈曲畸形,進而增加了僵硬度和關節周圍的肌肉結構發生活化而發生了生物力學變化,軟組織缺損或瘢痕牽拉於某一位置,其具體表現為:
1.腓腸肌、比目魚肌:不產生前掌部的屈曲而可看見跟骨的明顯運動;
2.由脛骨後肌,腓骨長、短肌,前掌部相對於後掌部呈跖屈,未見跟骨的明顯運動;
3.由趾長屈肌代償,伴足趾的較強屈曲;
4.由足母趾長屈肌代償,伴足母趾的屈曲;
5.椎管狹窄、黃韌帶肥厚、關節突關節增生內聚,側隱窩及神經根管狹窄,再加上間盤突出鈣化,小腿的前肌群和外側肌群麻痹,而小腿後肌的改變,肌小節的喪失、水分的喪失,膠原沉積和粘滯性的改群痙攣牽拉,就引起足下垂。
治療
治療足下垂常見的方法有足部溫熱療法、康復鍛鍊、針刺與按摩、佩戴支具、脛前肌及趾長伸肌腱懸吊、脛後肌腱轉移治療足下垂、腓腸肌內外側頭前移、重建伸趾功能術、手術切除、電刺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