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順波(1964-),河北省武邑縣人。1986年畢業於河北煤炭建築工程學院(現河

趙順波教授主要從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專業教學工作,主編教材3部:《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鋼結構設計原理》(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結構工程試驗》(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等。獲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為河南省土木工程特色專業負責人,河南省土木工程綜合訓練與試驗教學示範中心負責人,河南省土木工程結構類課程教學團隊帶頭人,河南省精品課程《混凝土結構》負責人。
趙順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涉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道路橋樑工程的材料與結構,主要方向為纖維混凝土材料與結構工程、現代混凝土與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理論、大型及複雜結構非線性分析及最佳化設計、大型混凝土結構仿真模型試驗技術等。曾參與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排沙洞預應力混凝土襯砌、東深供水改造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涵管與渡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渡槽與倒虹吸等國家級重點工程技術研究以及河南省鄭州市污水處理廠、焦作市黃河公路大橋、焦作至鄭州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設科研工作,負責完成20餘項國家和省部級基金項目。
趙順波教授已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參編國家行業標準《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SL/T191-96)、《纖維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38:2004)和《纖維混凝土試驗方法標準》(CECS13:2009)。科研成果《鋼纖維混凝土特定結構計算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套用》獲得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他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9項。
出版專著5部:《混凝土疊合結構設計原理與套用》(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 《環形預應力混凝土技術與工程套用》(科學出版社,2008);《離心成型鋼纖維混凝土與工程套用》(科學出版社,2009); 《倒虹吸結構預應力混凝土技術》(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鋼筋混凝土結構模型試驗與最佳化設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