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欽新

趙欽新

趙欽新,男,1963年生於山東省膠州市,漢族,西安交通大學博士、教授,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2)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溫材料及強度委員會委員,中國動力工程學會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82.9-1986.7年,西安交通大學能源系學習,獲熱能工程專業學士學位;

趙欽新 趙欽新

1986.9-1989.7年,西安交通大學力學系讀碩士,獲實驗力學專業碩士學位;1994.9-1998.3年,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職讀博士,獲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9年7月碩士畢業後留西安交通大學任教至今;

2002年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Canada)作訪問學者;

2000年至今擔任鍋爐研究所副所長。

主講課程

1.能源戰略與能源經濟。

2.動力機械與設備製造工藝學。

3.朱其芳,趙欽新編寫《動力機械與設備製造工藝學》教材獲西安交通大學第八屆優秀教材一等獎。

研究方向

氣固兩相流動與燃燒,動力工程材料及強度,工業過程傳熱強化與高效節能。

主要貢獻

主要論文

任教以來,共發表論文近50篇,其中2篇被SCI、EI共同收錄,5篇被EI收錄,12篇論文屬於中國期刊統計源確認的國內重要論文。共參加國際學術會議3次,國內學術會議12次。

1.Application of instrumented impact test for studying dynamic fractaure property of 9Cr-1Mo-V-Nb-N steel.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1999,64:327-336.

2.Effects of long-term creep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on ruputure ductility in 9Cr-1MoVNbN Stee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8.14(3):10-14.

3.Instrumented Impact Properties and Dynamic Fracture Toughness of 9Cr-1MoVNbN Ferritic Steel.Proceedings of ASME 1999,2:657-664.

4.Study on Degradation of 9Cr1MoVNbN Heat-resisting Steel.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COPE,2001,2:1368-1374.

5.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HCM2S Steel During Creep.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COPE, 2001,2:1375-1379.

6.10Cr9Mo1VNbN鋼的動態斷裂韌度。機械強度,1999.21(2):126-129.

7.10Cr9Mo1VNbN耐熱鋼的動態斷裂韌度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99,33(2):41-44.21

8.冷凝式鍋爐及其工程套用。工業鍋爐,2003,80(3):1-9

9.鍋爐煙管和管板接頭失效機理及對策(優秀論文)。特種設備安全國際論壇,2005,2:509-521

10.石灰和石灰石反應特性研究。動力工程,2005,25:120-125.

11.P91鋼高溫低周疲勞性能研究。動力工程,2005,25:126-133.

12.我國工業鍋爐未來發展分析。工業鍋爐。2007,101(1):1-9.

主要著作

1.趙欽新,惠世恩。燃油燃氣鍋爐。陝西: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6

2.趙欽新,李衛東,惠世恩等。燃油燃氣鍋爐結構設計及圖冊。陝西: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8

3.趙欽新等。工業鍋爐安全經濟運行。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2

4.趙欽新,葛升群,惠世恩等。中小型燃油燃氣運行操作與維護。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3

5.趙欽新,康子晉,張蕾等。供熱鍋爐選型及招標投標指南。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10

6.林宗虎,徐通模(參編第18章)。實用鍋爐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4

獲得專利

1.一種高原型高效環保整體冷凝式燃氣鍋爐的設計方法。發明專利,批准號:ZL02114553.9,2004.

2.燃油冷凝式鍋爐反平衡熱效率測量方法。發明專利,

3.角管式鍋爐旗式對流受熱面複合等流速設計方法。發明專利,

4.基於高溫分離的飛灰內循環流化復燃裝置。發明專利。

成果獲獎

先後承擔了26項科研項目,其中有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973計畫項目,863計畫項目等,並先後主持20多項工業過程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設計項目。

2006-2008年,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生命線工程和特種設備安全保障關鍵技術與工程示範”/之第3課題“電站鍋爐長周期運行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課題編號:2006BAK02B03),課題研究總經費1490萬元,國撥經費:960萬元,自籌經費530萬元。

2006-2009年,作為主要申請者和主要研究人員參加“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動力煤優質化技術與高效燃煤鍋爐技術開發”第3課題“鏈條鍋爐的最佳化改造關鍵技術”,(2006BAA01B03),本課題承擔單位: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和西安交通大學,課題研究總經費1370萬元,國撥經費:670萬元,自籌經費700萬元。

2003-2005年,作為二級子課題負責人主持一項“十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能源領域/潔淨煤技術主題/“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重大專項第2課題之二級子課題“超超臨界機組耐熱材料微觀結構基礎研究”的研究(2002AA526012)。另外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上述863計畫中第1課題(2002AA526011)的研究,到款經費20萬元。

2005-2010年,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徐通模教授主持的2005年“973計畫”項目“氣化煤氣與熱解煤氣共制合成氣的多聯產套用的基礎研究”之第6課題“多聯產中馳放氣和粗煤氣的控制催化燃燒過程的技術基礎”的研究,課題編號:2005CB221206,課題經費280萬。

2007-2009年,作為主要申請者和主要研究人員獲得“十一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高效節能與分散式供能技術專題(2007AA05Z200)大型乾法水泥線純低溫餘熱發電雙壓技術(2007AA05Z251)的項目批准,預計國撥研究經費400萬元。

除主持國家縱向研究課題外,積極承接企業橫向課題,先後承擔20多項工業企業合作項目,推動工業過程節能減排戰略的實施。為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中信重型機械公司、瀋陽軍區聯勤部工程安裝大隊、河南鄭州鍋爐有限責任公司、長沙鍋爐廠、遼寧省本溪鍋爐有限責任公司、中油遼河工程有限公司、遼寧省本溪鍋爐有限責任公司、國營蘭州四七一廠等大中型企業分別研究開發了循環流化床鍋爐、角管水管燃煤鏈條鍋爐,拋煤機鍋爐節能技術改造,雙壓水泥窯餘熱鍋爐,玻璃窯餘熱鍋爐,煤粉工業鍋爐、燃油燃氣鍋爐、油田原油加熱爐等多種高效節能、環保減排的新技術和新產品。

目前,獨立指導碩士研究生9人,工程碩士研究生1人,已畢業碩士研究生5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