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趙夢歌
籍貫:河南
出生地:河南封丘
性別:女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974年
職業:藝術 畫家
畢業院校:中央美術學院
代表作品:《曲中無別意》;《香寂》;《雪月花時》;《須彌春》
曾遊學於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丹麥等國,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並獲獎,2009年其作品《香寂》入選十一屆全國美展並獲獲獎提名。作品多次參加嘉德,翰海,保利等大型拍賣。並被國內外藝術機構,美術館及私人收藏。
藝術經歷
2012年 雪月花時-趙夢歌作品展”河南省博物院/河南/中國
2012年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美林美術館/廣州/中國;
2012年 “北京意象-中國畫,油畫作品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2年 第七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新疆國際會展中心/新疆/中國;
2012年 “中國當代陶瓷繪畫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2年 “柔性的維度-當代女性藝術家聯展”聯合藝術館/北京/中國;
2012年 “首屆中國油畫雙年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2年“中日韓文化交流展”上海展覽中心/上海/中國
2011年 美國華盛頓喬治頓大學訪問學者
2011年 造夢者---趙夢歌藝術展(北京,繁星美術館)
2011年 造夢者---趙夢歌藝術展(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
2010年 藝術中國.全國油畫展-文博會 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
2010年 作品<須彌春之一>入選油畫藝術與當代—中國油畫展,中國美術館
2010年 “中國演義”藝術展 盤古七星酒店 北京
2010年 作品<曲中無別意>獲 第六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優秀獎 內蒙古,鄂爾多斯國際會展中心
2010年 國際藝術與設計工作室開放展—京滬兩地工作室入選作品展 北京798橋舍畫廊,上海莫乾山7藝術中心
2010年 河南廣西美術作品展 鄭州美術館
2010年 新中國六十周年紀念展 韓國 全北道立美術館
2010年 作品《嘆朱顏之一》入選研究與超越 — 第二屆中國小幅油畫展 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9年 油畫作品《香寂》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獲獎及優秀作品展 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9年 油畫作品《香寂》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並獲獲獎提名 湖北美術館
2009年 《香寂》獲河南省第十一屆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鄭州美術館2009年 中國百年藝術展 法國巴黎大皇宮
2008年 鄭甘美個人收藏展 台北.鄭甘美藝術空間
2008年 趙夢歌,苗景昌聯展 台北.觀想藝術中心
2008年 台灣觀想畫廊北京開幕展 北京
2008年 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北京
2008年 [南石皮記.春.]「南音北畫─一音樂與藝術的對話」交流會,南管演奏家王心心與北京當代油畫家趙夢歌兩位女性暢談藝術 蘇州.聽楓園2007年 觀想畫廊藏品展 北京一號地國際藝術區
2007年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07年 上海藝術博覽會
2005年 赴法國,義大利,梵蒂岡,德國,丹麥等國進行藝術考察
2004年 油畫遊戲 北京千年時間畫廊冬季沙龍展
2003年 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北京
2003年 情系西部—國際藝術大展.作品《吸翠》獲優秀獎. 首都圖書館.北京
2003年 中國優秀先鋒派藝術家聯展 西班牙,德國,瑞士巡展
2003年 首屆青年美展 北京.今日美術館
2002年 第十屆中國藝術博覽會 中國科技展覽中心.北京
2002年 她世界--當代女藝術家繪畫作品展 千年時間藝術中心.北京
1998年 中央美院附中建校45周年曆屆留校作品展 原中央美院陳列館,北京
個人展覽
2012年 《雪月花時---趙夢歌油畫作品展》(河南博物院)
2011年 《造夢者---趙夢歌藝術展》(北京,繁星美術館)
2011年 《造夢者---趙夢歌藝術》展(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
2005年 《東方伊甸園》 瑞典斯德哥爾摩(5.STUDIO.)
2002年 《夢幻天堂—趙夢歌油畫作品展》(北京千年畫廊)
獲獎
2014年 獲“2014中國(文化藝術)品牌女性”稱號
2010年 《曲中無別意》獲 第六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優秀獎
2010年 《香寂》獲 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獲獎提名
2010年 《香寂》獲 第十一屆河南美展一等獎
2003年 《吸翠》獲 情系西部—國際藝術大展優秀獎
南京國際美術展銀獎獲得者
相關評論
古典情結與詩意情懷——趙夢歌的畫
文/賈方舟
趙夢歌的畫使我想到我曾經策划過的一個名為“越界”的展覽。所謂“越界”是指當下藝術中出現的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一些藝術家不再堅守畫種的“純潔性”而出現的一種越出畫種邊界的狀態,也即畫種間相借鑑互融合的狀況。事實上,“融合”已成為一個時代的普遍特徵。如果我們將中國二十世紀的藝術與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藝術相比,就不難發現“融合”是二十世紀以來中國藝術最顯著的特徵。二十世紀以前,中國的畫家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時空中生存。他們的思維是承傳式的,單向度的,沒有那么多的藝術樣式作為參照,也不需要參照。而在新的世紀就不同了,文化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傳統藝術發生了變化,由西方移植來的油畫也不再是原汁原味了。也因為如此,真正能夠代表新世紀的藝術家,也必然是那些在越界與融合中富有成果、富有建樹的藝術家。西學歸來的徐悲鴻,林鳳眠等先輩藝術家都是如此。這些藝術家因受到異質文化的薰陶,從而能將一些新的觀念,新的手法融入到傳統藝術中來,避免了在舊有的規範中陳陳相因。同時又通過對傳統藝術的汲取影響其油畫的藝術取向。
趙夢歌就是跨越在兩個領域之間工作的一位藝術家,在畫種與畫種之間的“邊緣”地帶尋找一塊兼容的“飛地”,在“此地”與“彼地”的“臨界點”上展開她的主題。但趙夢歌並沒有越過自己所從事的畫種邊界,直接走向另一個領域,她只是在畫種自身材料的限定之中尋找自身以外的東西。她雖然沒有放棄油畫既有的媒介,但卻利用這一媒介改變了它的原有趣味,藉以傳達她的古典情結和詩意情懷。她很像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身沒有離開畫布,心卻遠走高飛。她試圖在油畫中尋求的並不是油畫自身的價值,而是油畫可能承載的另外一種價值,她想為油畫這一載體找到一些新的可能性,而這種新的可能正是來自於傳統精神和傳統審美趣味。
趙夢歌的油畫第一眼看上去很容易誤認為是水墨畫,或許這正是她所尋求的藝術目標,至少她要尋求一種水墨趣味的想法是清晰的。她在畫面上用了大量的“墨色”,並用勾勒的手法以線造型,這些做法都在試圖引導人們回歸到水墨的經驗之中。但她的藝術真正接近傳統的還不是簡單的外在的形式和風格特徵,而是她內心所渴望的一種親近自然的詩意情懷。趙夢歌的繪畫主題基本可以概括為“自然與人”。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剝去服裝的裸體可視為無法識別社會身份的“自然人”)理應融入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所以她筆下的人除了與自然所構成的一種“親和關係”,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舉動,她畫的場景大多不是具有真實情節的場景,人與人之間也不存在任何差異,她們一律地體態丰韻、肌膚白皙、舉止優雅,慵懶、閒適而性感,她們只是作為一種精神符號而存在。特別是,她們時而作為主體呈現在自然的背景之中,時而又被“虛化”為類似水墨畫的“空白”,像似背景一般襯托著作為主體的自然。在趙夢歌的作品中,人與自然的這種不知誰是主體、誰是陪襯的關係,才是一種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趙夢歌不只藉助她的作品表達她的人生理想,也藉助作品表達她作為一個女孩內心經驗到的種種迷茫、傷痛、困惑和不安。那些赤裸的女子,也可視為她自己的精神寫照。在不盡如人意的生活中跌跌撞撞一路走來,經歷了現實的冷酷,事業的艱辛,個人情感生活的多磨……所有這些心路歷程都化解在她的藝術創造之中。她在藝術與生活之間自由地出入、轉換,以致在它們之間不再有中介:“藝術被生活著, 生活被藝術著”。
她說:“沒有柔弱,也不必堅強!”這是一種何等強大的韌性啊!而這種韌性正是藝術所給予的。只有藝術能使她的心靈平伏安寧,只有藝術能使她擺脫現實的種種糾結。藝術成為她自我療傷的場所,藝術使她能夠在一種冥想的詩意境界中平靜地看待人生,藝術使她的精神得以升華。
精神世界的造夢者和現實社會的文化使者
—— 中國新女性藝術家趙夢歌的藝術生存環境和自我精神獨立的境界分析
文/趙樹林
21世紀的中國已經進入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中國藝術從語境、邏輯、形式、表現、內容和精神等多方面都體現出了多元化的狀態。女性、女權運動、3.8婦女節等以及女性藝術家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始終廣被關注的話題。
青年女藝術家趙夢歌女士童年時代生活在鄉野、田園,快樂無憂的童年記憶,在她心底早早地播下了自由與愛的種子,從而孕育出對自然、對美、對人類特殊的情感,為她日後的藝術創作積累了充足的天然素材,在她的藝術里永遠都有著對自然的依戀,恰似隱士對山林的無盡嚮往。
父母雖然不懂藝術,卻全力支持她對繪畫狂熱的追求,她父親帶她到處尋師,從縣文化館到開封河南大學美術系,再到北京報考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94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那年父親突然離世,但留存心底的父愛卻始終支撐她度過人生的每一次難關。
在中央美院附中和中央美院學習時期系統紮實的正規藝術教育為她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小東、洪凌、袁運生等恩師們都對她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林風眠、趙無極、吳冠中等前輩在東西方藝術領域的探索也帶給她很多啟發,她也接觸到西方從史前到文藝復興再到印象後印象派,從表現派到當代各流派藝術大師作品,梵谷、高更、莫迪里阿尼等人更是她當時深愛的大師(幾年後的歐洲之旅,又讓她有幸近距離感受這些大師的原作),可以說他們是她的藝術引領者和鋪路者。
早年的她青春判逆,深受這些大師的影響,甚至於生活方式,喜歡波西米亞式的生活,愛情就是麵包,藝術就是空氣!從她當時的繪畫作品中可以讀到畫面的造型強烈,色彩奔放,用筆厚重狂野,充滿岩漿般的激情,對當時的她來說,畫畫就是釋放與發泄。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了生活、情感的各種磨礪,她開始真正思考自己的發展方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了相應的自我調整和選擇,找到了超越人生逆境的可能和努力方向,增強了自身的生存理念與社會知識,隨著人生的閱歷和經驗的不斷豐富,她不斷拓展自己的文化視野及藝術格局,並刺激和調動各方面潛能。隨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越來越濃,她研究了中國歷代大師的作品,尤其范寬、梁楷、徐渭、陳洪綬,八大、虛谷等人的作品,另外,隋唐魏晉時期的壁畫和雕塑,也深深吸引著她,她曾留戀於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等歐洲國家博物館大師作品前;更痴迷於西藏、西安、永樂宮、敦煌、麥積山、雲崗等地的古代傑作前,慢慢地她的創作也由早期純粹的西方藝術語言逐漸向東方意境轉化,畢竟華夏的血脈是無法更改的.總之,道禪哲學以及魏晉玄學思想的影響,都更加強了她作品中東方的哲思與浪漫。通過閱讀和沉思她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從詩歌、哲學、歷史中獲取思想,她從電影、舞蹈、音樂中獲取靈感,波伏瓦、伊莎多拉.鄧肯等人是她的戰友,激勵她成為堅強獨立有成就的女性。經歷了“在路上”的她逐漸懂得了如何應對挑戰、規避風險,並激發起她意想不到的主觀能動性和潛能。這個階段中所做的藝術和人生多方面嘗試,對於她今後一生的發展都大有裨益,藝術風格也日趨成熟。
在趙夢歌近些年的作品中,《香寂》是一張成功表達了女性平靜狀態的作品,畫面採用俯視不完整構圖,強調平面性,柔和的暖灰色調加少許艷色,用筆潑灑自如,線條剛柔相濟。在人物形象上,她主要吸收了唐朝仕女的飽滿和雍容、浮士繪構圖的平面性、以及西方裸體藝術的體量感,創造出獨特的女性美;在技法上,東方之線與西方色彩、肌理的天作之合極具特點;沒有喧鬧的色彩,只有神秘、高雅、靜謐的灰調及少量提神之色。在她的畫面所構成的境界裡天、地、人、自然都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無限永恆的空靈世界.世俗的性別壓力,現實生活和中國女性藝術的艱難發展迫使藝術家採取“雌雄同體”的表現方式。她試圖尋求超越現實社會的結構體系,重新構建女性與男性,女性與社會,女性與自然,女性與生物等的新型“天人合一”關係。我想這也許正是中國當代藝術與傳統禪宗重疊的美學意義和價值所在!
《色空》系列作品,畫面充滿了一種理性、堅毅與無謂之美,反應的是她當時情感受挫,情緒低落時的心境描寫,揭示了她與現實社會的疏離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畫出了人性的悲涼,最後,她用藝術思考和創作戰勝了情感,用一種入定修煉的佛家姿態來讓自己情感平靜下來。她沉迷於表達這種女性的精神狀態:孤芳自賞、靜思冥想、自我療傷……她不再想吶喊,只想控制,只想創造一個虛懷若谷,靜穆深沉的世界。也許這個世界有點單調、孤寂,卻有著禪道的哲思與意境,有著魏晉竹林名士們的灑脫和由性,她痴迷於這種令她平靜、充實的境界!
《須彌春》系列是採用八條屏形式的黑白色調綜合材料作品,她嘗試將東方傳統水墨的抽象思辨和西方現代表現主義、結構主義和油畫材料相結合,畫面構圖被大膽切割,人體只剩下半抽象的局部,大潑墨的花卉及芭蕉,荷葉,襯托著美麗漠然的女性。用須彌春旨在打破現代轉型期中,藝術家生活實踐與現實不確定性等造成的心理上的隔膜,並隱喻她心中至高境界的東方禪學之美。
《紅塵客》系列、《為了忘卻的紀念》、《曲中無別意》、《青花》系列、《須彌春》系列等作品,都可說是她不同階段的顛峰之作.
總之,儒家、佛教、禪宗、道教等中國傳統文化是她的思想根基,生活是她創作藝術的源泉和動力,中國當下變革的偉大時代是她藝術的精神、文化信仰的血脈和源頭。她的繪畫語言和當代文化的主題聯繫在一起,有意無意地揭示出藝術家本人在當下社會的文化錯位、時空錯位的尷尬心境和她對當下生存處境的一種真實的心靈世界的反應和理解,一些看似灰暗、混亂的畫面,其實裡面充滿了守護藝術理想的願望和藝術現實實踐的二元對立,讓人們看到了涅槃的可能以及生命無限的生機。這也恰恰是她作為一個中國當代獨立藝術家的文化品質、文化觀念、人文性格和美學個性的體現。
近幾年,隨著她的作品風格愈加成熟,陸續參加了全國美展(獲獎提名)、國內外許多有影響力的聯展和個展,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她的作品開始陸續被台灣畫廊協會會長大收藏家徐政夫先生、台灣清玩雅集會長潘文華,魏雪(TCL李東升太太)女士;愛立信、新浪、魯能集團;西班牙馬努埃爾藝術基金會、今日美術館、環鐵時代美術館、繁星美術館、國子監美術館、台灣觀想美術館等國內外知名收藏家、機構收藏,由於他們的支持,她作為職業女藝術家在精神思考、創作上解放思想並獲得自由的同時,在社會地位上也獲得了獨立和自我發展的空間,所以,我認為她是一個比較純粹的精神世界的探索者,並不完全是一個"現實世界的文化使者"。
我們期待著年輕藝術家趙夢歌女士,保持善於思考、自尊、倔強的性格和勇於追求平等和幸福的精神,一次次的創作出超越她自己以及前人的作品,成為21世紀這個偉大時代具有明確自我意識的女性傑出代表人物之一。
寫於2010-12-30
古典詩意,緬懷與重讀
------趙夢歌的油畫近作
徐恩存
今天的我們如何面對古典詩意,是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與此同時,它又激起了當代藝術家們的濃厚興趣,成為他們熱衷的表現主題,可是,當代文化語境中的這一關聯著傳統,現實與未來的”古典詩意”命題,讓當代藝術家們在緬懷與重讀中,產生了回憶與想像,由此,使他們發現並尋找到一個全新的視野和創造領域.
青年女畫家趙夢歌,近些年來,醉心於對古典詩意的緬懷與重讀,在這一過程中,她發現這是一個很廣闊的審美空間,可以涵蓋理想,心境,情緒和想像,可以在重讀之後的重新編碼,整合中獲得全新的文本,甚至,可以使之承載當代人心靈深處的某種內心意緒.她的作品,常常借題於古典詩意,而且,她善於從女性視角進行選擇和發現,譬如,《香寂》《風住塵香》《紅塵客》《望秋水》《秋無語》《人面桃花》《人生幾何》等,都是以情境和語言轉換為特點的油畫作品,即以古典詩意的韻致表現現代情懷,以女性之美表現永恆和和諧,以精緻表現寫意,作品中的古典裸女作為油畫手法,已略去了寫實性的描繪,而作為主題意象,她摒棄光源與具體環境的真實傳達,使油畫的點、線、色彩、筆觸遠離了造型理念,從而在中國畫的寫意原則下,刪繁就簡為一種平面的表現手法,突出了“寫意”的目標,使之從三維空間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掙脫了時間因素的羈絆,得以在自由表現中拓展空間,畫面呈示的是以假設、虛擬和想像為特點的“寫意性”文本,是作品在一種相對模糊與不確定中得到深化,進而內涵得到拓展,外延超越了有限空間和“形”的限制,最終成為某種題旨的象徵。
在一系列作品中,我們發現,趙夢歌以現代感和現代意識解析了中國古典文化中的詩意、境界,進而成為一種當代信息和當代時尚的傳達和象徵,透過情意綿邈的靜態人物意象,以及輕描淡寫的環境營造,畫面中洋溢的是唯有東方古老文化特有的優雅詩意和精神氣息,讓人從中領悟到古典詩意轉換為現代情思的特殊效果。
醉心於古典詩意,從中尋找遠離塵囂的紛擾的心靈棲息地,正是緬懷的結果,提取古典詩意的積極因素,使之成為現代意識的承載和象徵,表達現代人焦灼心靈的需求與渴望,以及對永恆和諧的尋找和營造,這應是重讀的結果.
在趙夢歌的筆下,前述的作品在整體上構成了一種”陌生化”的,現代版的”古典伊甸園”,內中以人性主題為基本構架,運用視覺語言及其形式意味給以情感的闡釋,線描的裸體,古典的女性,傳統繪畫的亭台樓榭與花鳥樣式的背景,在一種懷舊,甚至傷感的意緒中,讓我們感受的是中國文化揮之不去的,永恆的的生命意識和人文關懷.
深刻性往往來自於某種片面的認識.趙夢歌只是從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中,汲取”人性”的花朵,去除其陳舊的內涵,借用其雅俗共賞的形式,表現人本意義與美感,把當代人性的覺醒與藝術的覺醒結合起來,折射出歷史巨變與時代轉型中人們對自我的認識和理解,以及藝術從外在轉化為內在,從物質轉換為精神,從表象轉換為本質的嬗變.
作品表明,趙夢歌是努力的,也是勤奮的,更是才情型與智慧性的畫家,因為,她舉重若輕地在緬懷與重讀,完成了古典詩意的形式和語言的顛覆與重構,折解與整合.這是因為,她理解了真正的藝術是什麼,理解了藝術的規律與本質,並把抒發內心意緒作為主題,把握了不真實的原則和模糊性的表現,以寫意為追求,使之貼近了藝術的純粹性和單純性,趙夢歌的創造性和智慧性也表現在這裡.
發表與<<中國美術>>雜誌09年第四期.
代表作品
與不少身處當代藝術系統之中的藝術家不同的是,趙夢歌是以個人的視角,用獨特的個性語言,探索人與自然的永恆話題;並將傳統與創新在當代語境中尋求一種平衡點,她的油畫作品向人們傳達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