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生平
趙培印,山東省淄博市人,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名中醫趙台階(詳見1986版的《臨淄區志》第486頁)第四代直系傳人,現為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趙培印面癱膏藥製作技藝(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於2008年以魯發56號檔案公布)的首席傳承人。趙培印的曾祖父即清代民間名中醫趙台階在行醫過程中,發現傳統膏藥外治療法有簡便、經濟、見效快的優點。大多肌膚之疾及心腹之患,一張膏藥就能實現良好的效果。既不影響人們勞作,也省去了炮製湯藥等繁節,深受廣大民眾歡迎。在趙台階諸多的膏藥療病實踐中,尤以疑難雜症面癱、面肌痙攣的膏藥療法最為稱奇。在趙台階的行醫實踐中,常遇口眼歪邪、面部抽搐的“吊線風”病人痛苦不堪,長年飽受病情折磨,卻苦無良法治療。據史料《清醫官案》記載,就連操縱清朝政權達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也初患面癱後轉發展成而最終沒能治癒。趙台階深入鑽研,終於1876年(清光緒二年)研製成“吊線風”膏藥,將新患的面癱病症予以攻克。(上述記載可查2012年由時任淄博市政協主席岳長志主編的《淄博歷史文化名人大觀》第255-257頁,中國古籍文物出版社)。
趙台階制定了“傳男不傳女,傳長子不傳次子”的嚴格祖傳秘方規定。其後,趙台階之子趙天津(第二代傳人)得其面癱膏藥之秘傳。再後,趙天津傳其獨子趙錫庚(第三代傳人)。趙錫庚為人寬厚,精於研究醫學。
1951年2月,趙錫庚獨子趙培印(第四代傳人)出生。既為了寄希望於將面癱膏藥發揚廣大,增強傳承的緊迫責任意識;同時,也為了給第四代傳承人趙培印以更多的責任壓力。趙錫庚將這一祖傳幾代的面癱療法命名為趙培印面癱療法,將面癱膏藥命名為趙培印面癱膏藥。(2012年由時任淄博市政協主席岳長志主編的《淄博歷史文化名人大觀》第255-257頁,中國古籍文物出版社)。
二、主要成就
趙培印自幼受家庭薰陶愛好中醫,對中醫的疑難雜症和中草藥的研發都有較深的研究。他堅守“忠厚傳家遠,醫德繼世長”的家訓,寬厚待人,樂善好施。深入研究膏藥原理,根據祖上所傳膏藥秘方,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深入研究,採取辨症施治,對不同的病因施以不同的手法配製,將膏藥療效提升到新境界。在趙培印的努力研製下,一改其曾祖父趙台階創始的膏藥僅能單純治療新生面癱,對一些疑難面癱病症、多年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等均束手無策的被動局面。趙培印對一百多年所傳的面癱療法涉及的環節及膏藥配方進行了合理的增減創新,將一些現代醫學的成功經驗融入其中,使面癱的治療效果明顯提升。現在,趙培印對一些疑難的面癱病症以及多年的面癱後遺症、面癱的近似病症面肌萎縮、痙攣等,均能遵循辯證施治、因症而異、區別用藥的原則,將祖上經四代單傳的面癱膏藥療法在其手上得以發揚廣大,治癒率大幅提升。自此,趙培印面癱療法也聲譽大振,實現了一百三十多年傳承中新的突破。
山東省人民政府經臨淄區人民政府與淄博市人民政府層層審查、申報的基礎上,正式發文將以趙培印名字為命名的“趙培印面癱膏藥製作技藝”納入政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於2008年以魯發56號檔案公布)。2010年山東省郵政局發行的以“趙培印面癱膏藥”為主題的發行全國的明信片上,經過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審查,第一次以“國寶秘方”的標誌對外公布(明信片編號:10-370303-13-0273-000)。2012年,由山東省財政廳代表山東省人民政府下發用於專門扶持趙培印面癱膏藥的專項保護資金首批9萬元,用於趙培印面癱膏藥製作技藝的保護(詳見:2012魯財字157號檔案)。
2007年7月,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中醫藥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2007年中國中醫藥工作會議的精神,進一步加大中醫藥科普宣傳力度,增進社會對中醫藥的認識和了解,為中醫藥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使中醫藥更好地惠及百姓,由國務院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中共中央宣傳部等17個部門共同主辦為期3年的中醫中藥中國行的活動(全國各大媒體均有報導,由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主抓)。其中,趙培印及其趙培印面癱膏藥製作技藝被列入全國巡展(2007年9月12日的《魯中晨報迷你周末》有關於趙培印參展的圖片報導)
2010年9月,由國務院多個部門發起的中國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濟南舉辦,趙培印先生受邀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非遺傳承中醫藥項目的展示。之後,2012年9月在台兒莊、2014年10月濟南,這三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上,趙培印及其趙培印面癱膏藥,均受邀代表山東省參展。(備註:關於趙培印攜趙培印面癱膏藥製作技藝參展三次非遺博覽會的事實,每次的中國非遺博覽會組委會的相關展示名錄上,都可查到;《聯合日報》《淄博晚報》都有對趙培印的現場采方報導)。
淄博電視台新聞頻道“今晚十八點”以“百年老膏藥傳奇”(2012年7月17日18點播出)、山東電視台生活頻道”以“淄博百年膏藥,熬出省級非遺”(2013年8月31日18點播出)以及其它電視節目多次對趙培印做出採訪報導。平面媒體如《聯合日報》、《淄博日報》、《淄博晚報》、《魯中晨報》等也多次對趙培印予以專訪報導(相關報導,均可從上述報紙的電子版予以查證)。2007年,由淄博市檔案局與淄博晚報社聯合出版的史料《淄博記憶》一書,也專門將趙培印及其面癱膏藥記入其中(由潘海濤主編,山東友誼出版社出版社12月發行,第57-62頁)。
現在,趙培印本著傳男不傳女的原則,與三個兒子趙富、趙燾、趙友一起,致力於趙培印面癱膏藥的保護、傳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