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川

到淄川後,趙一川首先來到縣委所在地,與當時擔任副書記並主持工作的李治祥取得聯繫後,到太河找到縣政府機關。 1940年6月,按照中共泰山地委、泰山專員公署和泰山軍分區的聯合通知,中共淄川縣委、縣政府遷往淄川西部,創建抗日根據地。 淄川縣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在淄西山區開展宣傳抗日活動,得到淄西山區廣大人民的熱烈擁護和積極支持。

趙一川,(1905--2001)原名趙潤川、趙浩,曾用名趙清溪。1905年8月生於泰安郊區東良莊,1938年1月入伍,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年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司令部四科科長時接到中共泰山地委指示,於3月初到淄川縣任縣長。為便於開展工作,由所在部隊的用名趙浩改為趙一川。當時淄川縣委機關駐地在淄東千峪村,縣府駐地在太河鎮對岸益都縣的一個小村里。到淄川後,趙一川首先來到縣委所在地,與當時擔任副書記並主持工作的李治祥取得聯繫後,到太河找到縣政府機關。當時縣府開展工作異常困難,連吃飯問題都保證不了。趙一川到後,立即展開工作,許多問題得到解決,但其縣長身份也暴露了,敵偽軍加緊了對淄河流域的“掃蕩”。趙一川帶領縣政府全部機關人員趕到田莊,在田莊召開300餘人大會,講明民主政府政策,宣傳抗日救國道理,號召全區人民團結起來,打擊日軍。同時宣傳我對敵偽人員的政策,提高了民眾的認識,消除了民眾顧慮,激發了民眾的抗日熱情。
1940年6月,按照中共泰山地委、泰山專員公署和泰山軍分區的聯合通知,中共淄川縣委、縣政府遷往淄川西部,創建抗日根據地。淄西山區從抗日戰爭起一直是國民黨頑固派所盤距的地方,他們對廣大人民實行殘酷的統治和壓迫,限制人民抗日活動,人民生活困難,廣大民眾日夜盼望共產黨和八路軍來領導他們抗日救國。淄川縣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在淄西山區開展宣傳抗日活動,得到淄西山區廣大人民的熱烈擁護和積極支持。不到一個月,各級抗日組織,特別是民兵組織相繼建立,並開展工作。9月,縣委領導班子調整後,縣委一班人根據上級黨委指示,組織力量,深入民眾,廣泛宣傳黨的抗日政策;同時發動民眾,努力搞好農業生產,為開闢鞏固這塊根據地打好了基礎,各級政權機構相繼建立。這時,淄川全縣境內除敵占區外,我抗日民主政府的政令在全縣大多數地方能夠貫徹執行。由於執行了“敵進我進”的方針,形勢迅速好轉,扭轉了被動的局面,不少敵偽人員也主動與我方聯繫,秘密建立關係,有的送錢、送糧支援抗日。
1941年底,趙一川離開淄川,後歷任章丘、章歷縣縣長及華東支前司令部運糧指導站黨委書記等職。新中國建立後,歷任四川省涪陵專署專員、涪陵地委副書記。1966年離職休養,1972年離休,2001年6月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