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來源
![超導隧道器件](/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若結區兩端的電壓超過超導體能隙所對應的值,則電場能量足以拆散庫柏電子對而形成準粒子。準粒子藉助隧道效應通過勢壘層的現象稱為準粒子隧道效應。習慣上把電子對隧道效應和準粒子隧道效應合稱超導隧道效應。利用這種原理製成的器件稱為超導隧道器件,有時也稱約瑟夫遜器件或約瑟夫遜結。上述器件按物理結構的不同,又可細分為隧道結、微橋結、點接解結等。
發現過程
![超導隧道器件](/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器件特點
![超導隧道器件](/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例如,美國於1976年曾觀察到單一約瑟夫森器件的開關速度為29微微秒;1978年在第25屆國際固體電路會議上報告稱:一種實驗性超導開關邏輯電路,開關速度為42微微秒;1983年11月日本卻獲得開關速度為5.6微微秒。儘管目前進展很快,但與研製成超導計算機還有相當距離。其主要原因是:各類約瑟夫森器件相連結是個難題;超導計算機要有超低溫環境,這就需要附加一整套超低溫設備;超導計算機如何與輸入、輸出等外部設備相接等問題都有待解決。所以,有人把超導計算機稱為“夢幻式計算機”,可見製造超導計算機相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