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悲傷

走出悲傷

《走出悲傷》內容簡介:一位世界級心理學大師的生命剖析。書中心理學家西瑞尼克不懼自我解剖,他努力搜尋那些已被埋藏的記憶,質問那些記憶的陷阱,並試圖說出在重獲安全和自由之後想說而無法說出的感受,探求走出悲傷的心路歷程。他以自身經歷告訴那些心中有傷的人,走出悲傷有兩個決定性的因素:一是和他人保持重要的良性聯繫,二是相信生命與生俱來的內在能量。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的悲傷和命運的曲折,是生活在這塵世中無法避免的修行,我們不能阻止和壓抑自己的情緒,但可以選擇與悲傷相處,克服悲傷的力量。人不但能在不幸的陰影中繼續活著,而且能夠更強大地活著。要有悲傷的勇氣,生命才能向前。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當代最具盛名的“治癒力”專家
《時代周刊》盛讚的心理學大師
一段感動歐洲的心路歷程
一個原本該破碎生命的傾情講述
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
有悲傷的勇氣,生命才能向前
法國亞馬遜心理類總榜排名第一
西班牙、德國、義大利、丹麥多國文化界人士感動推薦
西瑞尼克治癒了眾多人,眾多國家
——《時代周刊》

作者簡介

【法】鮑里斯·西瑞尼克
(Boris Cyrulnik)
心理學家,心理諮詢師,人類和動物行為學家,土倫大學教授,在歐洲領導著多個學術前沿的研究室。以在心理創傷方面的研究享譽世界。
身為一個猶太人,他童年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在戰爭中失去了父母、朋友,生活自此動盪,七歲的他作為孤兒還被特意安排越過敵軍的封鎖給法國軍隊送情報。直到二戰結束,他的世界才得以靜下來。
此後他接觸到心理學,開始進行系統地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他逐漸認識了自我,治癒平息了過去的回憶,並最終成為了治癒無數人的心理學家。

媒體推薦

一直以為自己好了,對於那個人,那些事,自己真的放下了。可是,西瑞尼克揭穿了我的謊言。感謝他讓我明白,大聲地說自己不好,承認自己不曾放下,才是放下的第一步。
——讀者
相比於西瑞尼克的經歷,我的創傷都是小的。可是他戰勝了大的悲傷,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而我們卻被記憶牽扯著在堅強和脆弱之間躲躲藏藏。也許我們真的需要的不是變強大,而是承認自己真的很脆弱。
——讀者

圖書目錄

編者序在悲傷中更強大的活著
第一章有一種謊言叫
“別擔心,我很好”
噓,我是猶太人
也許,是我害死了媽媽
我是誰?誰是我呢?
洪水猛獸比我受歡迎
如此死去豈不可惜
戰爭結束時,惡魔來了
討好自己,不在舊傷中畫地為牢
人生很長,與往事溫柔相處
美化過去,我已習慣自欺
我的身後尾隨著一個幽靈
說出來,給黑暗記憶一個出口
回憶中沒有100%的真實
第二章心痛:沒有傷口,卻很疼
世界瞬間如大漠一般荒蕪
我在魚缸里動彈不得
原諒我無法雲淡風輕地說起曾經
他們說,戰爭很美
美麗而悲傷的幽靈
不幸不再時淪為噩夢的人質
感謝你給我一根稻草
有一種堅強叫脆弱
記憶和現實的衝突:難道我記錯了
所謂合理,取決於我們能否理解
第三章我的心裡有間隱秘的地下室
我講述另一個我
拼不完整的記憶拼圖
我活了下來,我比死亡更強大
我只講述別人感興趣的經歷
對悲痛的記憶,絕口不提
記下點滴,虛構比事實更慈悲
小說,隱秘的控訴
同情,或多或少都是假的
第四章一個人的圍城,無法分享的惆悵
不能被分享的個人創傷
借著當下的光,故事真相大白
說不清為什麼回憶是美的
迷失烏托邦
共同話題,讓人和人親近
小大人的講述:假裝沒有受傷
感恩悲痛的經歷給我反常的勇氣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
第五章與往事乾杯,走出悲傷的練習
回憶里的二度傷害
我的復原力保護人
生命重返,春暖花開
我們可以毫無幻想地活著嗎
創傷禁止我講述疼痛
冰封的記憶開始融化
環境允許我吐露真相
否認過去,逃避現實的代價
沒有怨恨,亦無原諒
附錄
奧迪勒·雅各布出版社的作者

序言

在悲傷中更強大的活著記憶是個鐘愛討好他人的懦夫,這個懦夫習慣於自欺和欺人,尤其是在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重大創傷後,過去的陰影會像一雙大手一樣捂住當事人的嘴,讓其對往事緘口不語。
疼時說疼是正常人的反應(義者、勇士除外),所以如果你還有力氣吐槽,那不用擔心,你的心理健康,至少,你患抑鬱症、自閉症的幾率降低了。如果你滿心傷痕,不僅不哭,還要笑給別人看,那么,你可能已經患病。
這種病叫選擇性沉默,或者說,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創傷心理症候群(病入膏肓者的境界)。幼年時經歷的身體、心理上的虐待,父母的離世、戰爭、自然災害等,都可能在經歷者腦海里留下深深的記憶,像大大的傷口癒合留下駭人的傷疤,讓他們成為一名創傷心理症候群患者。
舉個簡單的例子,《人間失格》的主人公葉藏,敏感的他幼年時遭到傭人侵犯。不講述,不哭訴,忍氣吞聲,儘管他在心裡一直大罵,沒有比傭人的行為更醜陋、低級的事情了。把憤怒、厭惡掩藏起來,連同那個真實而重傷的自己。他一面用滑稽的言行討好他人,另一面,他看著人們的奇怪舉動,感到詫異、扭曲,沒有認同感,沒有歸屬感。
別人眼中,葉藏是個幽默、優秀的樂天派;可是,只有葉藏知道,自己對這個世界是多么懼怕。
童年被侵犯的記憶揮之不去,猶如黑色的水墨浸透葉藏的眼睛,讓他覺得精彩不屬於自己。那段記憶是個幽暗的地牢,葉藏囚禁在裡面,一輩子都沒走出來,葬身在那裡。
不控訴,不訴苦,不說實話,因為他們對“向人訴苦”這種事不抱任何希望。深諳世事的人們總能想出花言巧語調侃傷痛。創傷心理症候群患者仿佛膽小的軟體動物,有時甚至會被幸福所傷。
如果說,太宰治用小說的形式剖析了創傷心理症候群患者的真實內心,那么,鮑里斯?西瑞尼克則在這本書中,通過講述自己的故事、心理學的創傷療法,給囚禁在地牢里的人帶去了光,帶他們找到超越痛苦的勇氣。
太宰治安撫傷痛,鮑里斯治癒傷口。
鮑里斯在童年的時候遭遇世界上最殘忍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心智還未成熟時失去父母,在還未來得及領悟幸福時,就見證了生活的冷酷和人性的殘忍。身世不能選擇,但是作者卻要為不在能力掌控範圍內的事遭遇歧視、仇恨、逮捕、逃亡和背叛。
沒有親生父母在身邊,6歲的孩童在陌生人之間輾轉,最糟糕時差點喪命,最幸福的時候忘記自己隨時會喪命。無論是美好還是糟糕,孩童將其記下,然後在記憶里無限放大扭曲的自我認知:我是個怪物,比洪水猛獸更可怕。
悲慘的記憶比悲慘本身更可怕。
“今天回過頭來看,我發現那是多么荒謬、多么瘋狂的時期。但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無法從那樣的生活中抽身,並且不斷掙扎。我身處其中,我與困境纏鬥,但我感覺自己心臟的位置上像是戳著一塊木頭,我的腦子像一堆稻草,就是非常可怕、駭人的怪物。這不是個比喻,這就是我當時的感覺。我沒有家,沒有過去,別人覺得我是個人,可我自己知道,我不過披著人皮的軀殼罷了。”
單是讀作者的這段文字都感同身受地後怕。心臟被戳了木樁的那種鈍疼,腦子如稻草一般的迷惑掙扎。認定自己是異類,所以孤單,因為孤單,所以想要從別人身上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對恐怖沒有定義,對惡沒有概念,還不了解可怕所以不會害怕。傷口已經留下了,但是痛感還未被感知,明明已經狀態不佳,卻對人說:“我很好。”
“披著人皮的軀殼”真的是一個太貼切的比喻。
像太宰治筆下的葉藏一樣,鮑里斯說每個心理創傷症候群患者心裡都有一個地牢,他稱其為“地下室”,一個可供“取悅他人的小丑”卸下油彩,展露真實表情的避難所。不堪回首的往事鎖住心房,也封閉了傷惘者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對幸福的感知。
痛苦有多深,回憶就會有多沉,走不出去的痛苦回憶,即使手無寸鐵,也會讓你遍體鱗傷。反過來,再深重的痛苦也可能化作嘴角一抹自信的微笑。
人不但可以從創傷中走出來,還可以更強大地活著。
人們說,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作為一名從創傷中走出來的心理醫生,鮑里斯?西瑞尼克更懂得如何讓你卸下堅強的偽裝,給痛苦的記憶找到出口,讓你和往事溫暖相擁。
世界上60億人口,疼痛每天都會牽動一些人的敏感神經。當疼痛在時間的流逝下成了“疼過,痛過”,人們就應該學著與回憶和平相處,哪怕有天想起來,也不會覺得痛不欲生。沒有哪個人完全快樂,也沒有哪個人沒有過去,你我不是心理症候群患者,可是我們心裡依舊有傷。那個你想起就會落淚心疼的人,那段你想起就會讓世界暗淡的往事,何嘗不是你沒有安放好的記憶?
真正的傷痛無法言說,看不見的傷口最疼,讀讀心理學家的創傷獨白,和那個一直躲在地下室的自己談談。傷痛不是痛到無法恢復,只是忘記也需要練習,你才能放下你不曾向別人說起,卻讓你在午夜夢回時眼角含淚的那些事,那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