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最佳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預示我國“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開放向縱深發展。“走出去”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做出的重大決策,是發展開放型經濟、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舉措,是實現我國經濟與社會長遠發展、促進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形成過程
“走出去”戰略的形成和提出在分類當中,我們大概把他分為三個時期,逐步發展過來的。
第一個時期就是鄧小平的對外開放思想孕育了“走出去”戰略。鄧小平同志深刻總結了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教訓,把對外開放提高到社會主義事業興衰規律的高度,明確指出了對外開放是我國的長期國策,併科學闡述了對外開放的內涵,提出了對外開放的步驟和發展格局,開創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鄧小平同志曾明確指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堅持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因此,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在自力更生基礎上,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在這一重要方針指引下,我國企業開始勇敢地邁向世界。
因此,可以說,是鄧小平對外開放思想,為“走出去”戰略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孕育了“走出去”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作為我黨我國的重大發展戰略的形成和提出。
第二個時期,就是江澤民同志時期。江澤民同志承前啟後,在總結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歷史後,正式提出把“走出去”作為國家戰略。江澤民同志對“走出去”有一系列精闢的論述。1992年,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積極擴大我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這個概念就比較清楚。其實,再往前追述,胡耀邦同志曾經提出過“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個思想實際就已經有了“走出去”的理論基礎在裡面。
1997年,在黨的十五大上,江澤民同志進一步提出:“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和全球多邊貿易體系,鼓勵能夠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
同年,在全國外資工作會議上,江澤民同志提出:“我們不僅要積極吸引外國企業到中國來投資辦廠,也要積極引導和組織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到國外投資辦廠,利用當地的市場和資源。‘引進來’和‘走出去’,是我們對外開放方針的兩個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的方面,缺一不可”。所以,江澤民同志在97年就提出了“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概念,缺一不可。
2000年初,江澤民總書記在向中央政治局通報“三講”情況的講話中,在全面總結我國對外開放經驗的基礎上,首次把“走出去”戰略上升到“關係我國發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戰略之舉”的高度。
同年2月,江澤民同志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指出:“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勇於和善於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競爭,充分利用好國外和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現代化建設的推進,我們必須加快實施‘走出去’的戰略。這同西部大開發一樣,也是關係我國經濟和整個現代化建設發展全局的的戰略”,“‘走出去’和‘引進來’是對外開放政策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現在情況與二十多年前不同了,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條件更具備了,要求也更迫切了。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將會為實施這一戰略帶來更多的機遇。必須不失時機地‘走出去’,讓我們的企業到國際經濟舞台上去施展身手。這個戰略實施好了,對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後勁,促進我國的長遠發展,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2000年3月,江澤民同志在全國人大九屆三次會議上基本上就把“走出去”戰略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上來了。2001年,就把它寫入了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綱要》。《綱要》是這樣闡述的:“鼓勵能夠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擴大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領域、途徑和方式。繼續發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鼓勵有競爭優勢的企業開發境外加工貿易,帶動產品、服務和技術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開發國內短缺資源,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置換。鼓勵企業利用國外智力資源,在境外設立研究開發機構和設計中心。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跨國經營,實現國際化發展。健全對境外投資的服務體系,在金融、保險、外匯、財稅、人才、法律、信息服務、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為實施‘走出去’戰略創造條件。完善境外投資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約束機制,規範對外投資的監管”。
2002年,在黨的第十六大報告中,江澤民同志提出:“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方針,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第三個時期,就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對“走出去”戰略也非常重視。這個時期的特點就是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2003年10月,黨的第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走出去’戰略是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戰略部署,是適應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的,有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注入強大動力”。
之後,胡錦濤主席有一系列的指示,“要積極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更多更好地利用國外資源和國際市場,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對境外投資的統籌協調,改善服務和監管,務求實效”。“要積極穩妥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取得實效上下功夫。這既是新形勢下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途徑,也是擴大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大舉措。”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進一步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加大信貸、保險外匯等支持力度,加強對‘走出去’企業的引導和協調。建立健全境外國有資產監管制度”。
吳儀副總理在“2005年全國對外經濟合作工作會議”上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對外經濟合作工作,必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準確把握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必須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加強法制建設,提高管理協調能力,健全促進、保障、服務和監管等政策體系;必須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
曾培炎副總理也在多個場合談到“走出去”問題。他曾經指出:“要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
總結一下“走出去”戰略提出和形成的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孕育了基本思想,第二個時期是正式提出,第三個時期是加快實施。
重要性
1."走出去"是發展我國外向型經濟的必由之路
2."走出去"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條件
3."走出去"是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條件
4."走出去"是我國企業發展壯大後國際擴張的必然選擇
“走出去”則是以中國的公司為主導,服務於中國公司戰略的一種跨國整合模式,我們從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當前,無論從開拓市場空間,最佳化產業結構,獲取經濟資源,爭取技術來源,還是突破貿易保護壁壘,培育中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種必然選擇,也是中國對外開放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的重要標誌。
走出去”的戰略意義在於:
第一,在更加市場化、更加開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國家必須考慮,通過具有巨觀影響力和國家長遠發展戰略意義的對外投資,提高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在國際資源分配中爭取一個更加有利的形勢並改善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關係。
第二,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對外貿易依存度超過70%的情況下,國家必須考慮通過提高引進外資質量和擴大對外投資兩個輪子,主動地在更廣闊的空間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資源配置。在保持製造業優勢的同時,向產業鏈高增值環節邁進,提升中國在國際分工中扮演的角色。
第三,無論從中國為全球製造產品,還是自身工業化、現代化的需要,都必須考慮如何通過對外投資主動地從全球獲取資金、技術、市場、戰略資源。
第四,在外資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分享中國市場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必須考慮新的發展空間。在外資企業走進來的同時,中國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各自發揮優勢,“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將是一種必然的現實。
第五,在跨國公司利用自己實力,重組中國優勢的同時,中國有實力的企業也應利用跨國公司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以自己的比較優勢重組他國產業和企業,主動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以獲得市場份額和技術開發能力。在這過程中,壯大自己,培育與經濟大國相匹配的跨國公司。
發展思考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因遭受十年"文革"的重創,國力正待增強。在這一階段,吸引外資是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點經濟戰略之一。寬鬆的開放環境和優惠的吸引外資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和港澳台商來中國大陸投資,使中國在經濟、技術、管理上都得到長足的進步和高速發展,特別是外匯儲備方面,已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國力和財力大大增強。一些經濟實力和技術基礎較強;且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在其產品市場趨於飽和的狀況下,把眼睛瞄向境外,到國外尋覓商機另闢戰場。我們把這種方式叫做"走出去",並制定了"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
事實證明,中國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不僅必要,而且可行。實施"走出去"戰略對於我國轉移過剩的生產能力,調整產業結構,獲取先進技術,突破貿易壁壘等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的對外投資活動需要選擇科學的戰略模式。企業應根據東道國的風險與成本狀況、國內外市場的供求狀況、產業發展狀況、企業自身的國際競爭力狀況等綜合因素,選擇各種適合自己的"走出去"模式。作為開發中國家的企業,無論實力,還是經驗,與已開發國家的跨國公司相比都有較大的差距,在"走出去"過程中當然,離不開政府的扶持,也離不開行業協會等中介機構的支持、配合。對於"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和將要遇到的各種國際、國內障礙,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和中介機構、企業各方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相互配合,共同克服。只有這樣,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不斷發展壯大並實現成為世界級跨國公司的夢想,才能從理論走向現實。
我們講的"走出去"戰略主要是經濟的對外投資和合作。我國實施對外投資合作已經有了多年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逐步在積累經驗。到本世紀初,國家才把它上升為一個國家戰略提出,因此它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
拓荒者(走出去企業)是有意識和膽略的,但他們的思想也很彷徨。在境外投資與合作不比國內,在國內,他們是經營的倚門佼佼者,但在境外,市場特點、語言障礙、思路不同、法律差異等,很多方面都要從零開始。對於一個在境外各方面經驗上缺乏的企業群體來講,最先走出去的企業必定要繳納整個過程中"最慘痛的學費",就好像最先吃螃蟹的人道理是一樣的。隨著走出去的步子走得越遠,這種拓荒者類似的損失就會逐步減小,直至在各方面形成比較完善的體系。但拓荒者的角色是由最先走出去的企業扮演的,所以保證企業在境外的合法權益,把風險減小到最低程度的問題,國家是有充分考慮的。
商務部部長助理陳健在談到"走出去"戰略的風險時說,整個"走出去"戰略,企業的對外投資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市場戰略,中央一再講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並不是鼓勵所有的企業都走出去,當然,這種經驗是要逐步積累的。既然是市場行為,就一定會碰到兩類風險,一類是經營型的風險,一類是非經營型的風險。對於經營型的風險,仍然由企業自身來承擔,對非經營型的風險,政府應當給予保障。這一條界限很明確。所以我們應該從兩方面來看目前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現狀。一方面,我們的企業事實上已經具備了一定條件,這幾年對外投資合作取得巨大成就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還有些薄弱,這正是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培育的。這裡有兩大類問題政府要關注,二類是經濟層面,比如要搞風險勘探,在勘探之前不知道有沒有開採價值,這時候國家就應當給予一些支持。另一層面就是社會政治層面的保護,就是企業合法權益在國際範圍內給予保護。事實上從目前來看,商務部、發改委、外交部等部門都己經做了不少工作,一些行業協會、商會也在進行大量的工作,對於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進行總結。商務部每年搞政策綜合培訓,培訓對象不僅包括地方官員,也包括企業,培訓的內容不僅涵蓋最新的管理和扶持政策,而且包括 "走出去"企業的現身說法、熱點問題、案例分析等等。據了解,商務部還將啟動跨國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計畫,為已經走出去和將要走出去的企業進行人員培訓,使他們在境外能夠預防風險、減少風險和避免風險。
"走出去"的企業目的並非一致,正如陳健部長助理所說,要看企業拓展境外空間的目的。具體來講,要看這個企業本身國際化戰略是個什麼樣的戰略,依託於國際市場為了什麼,究竟是為了擴展你的市場還是獲得技術呢?還是轉移產能?還是獲得資源?等等。所以就要根據它的目的來選擇國別和地區。所謂對外投資合作,事實上就是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有效的經濟資源和生產資源在國際範圍內進行重新配置、最佳化組合,就是這樣一個過程。要把你的資源、你的長處和當地具體情況結合起來。要先搞清楚境外發展戰略思路是什麼,你想乾什麼,第二,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後,再找哪些地方可以運作。這裡面可以參照商務部對各個國家的情況介紹,我們還有國別產業導向目錄,主要是哪些國家可以容納哪些產業,這是由商務部、發改委、外交部三家聯合制定的國別產業導向目錄。當然,除經濟考量外,還要考慮安全問題。另外,企業"走出去"參與境外展會和在境外辦展也很重要。有不少在境外投資與合作的企業,都是在此前多次出境辦展和參展獲得了吸引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注意力並取得了經濟效果,通過在展會期間與外方的接觸與交流,不僅使外方了解到自己的商品和品牌,同時也了解到境外的同類市場需求,這就是把參展辦展與考察結合起來“一石二鳥”的效果,引導企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幾十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走出去"的企業也要能安全地"走回來"。要把"走出去"與"走回來"結合好,否則,問題較多。我國一方面強調走出去,但也有很多有實力的國內企業從境外走回來,其規模甚至遠遠超過走出去的規模。這主要表現為一是境外上市企業回到國內上市籌集資金,這很容易導致中國股市價格的進一步下跌或長期平淡;二是一些出去的上市企業,盡力把資產劃撥或注入到境外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再在境內以發行債券、銀行貸款等方式對價償還,這樣做,企業認為是在打國際品牌,實際上是打上市公司的品牌,但這些企業品牌的市場和企業仍然在中國國內,並沒有走出去,但是,資產的控制權已經到了境外。而債務關係卻留給國內,對未來的銀行和企業債務關係都是很不利的影響。三是一些老的境外企業或是上市公司,資金大量閒置,在境外沒有什麼用途,於是殺回國內,進行資本或企業資產重新組合,在國內市場掀起更大的競爭。
這些往回走的企業,無論是市場的重點還是資本運作的重點都在國內,並沒有繼續向國際擴張,目的和跨國公司雷同,在國內市場重新洗牌。對這類企業,無論是繼續批准其向境外投資、注入資產還是在國內籌集資金,都需要慎重,不要被大公司的要求牽著鼻子走,要有一個發展戰略和規劃。否則,"走出去"就會成為資產控制權變換的制度途徑。
專家觀點
裝備製造業“走出去”:擦亮中國新“名片”
2015年2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我國重大裝備和優勢產能“走出去”,實現互利共贏。從國內產業發展看,以高鐵、核電為主的裝備在國際市場具有高性價比的競爭優勢。推動中國裝備走向國際市場,最佳化外貿結構,既能促進國內產業轉型升級,也對構建互利共贏的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專家普遍認為,長期以來,我國在外貿方面一直處於順差位置。但是,出口結構卻不盡合理,出口的主力軍長期停留在紡織品等低附加值產品中,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上被貼上了低端、廉價的標籤。
然而情況已經有所改觀。“中國正在從‘世界工廠’向投資輸出國轉變。”經濟學家宋清輝說,“以高鐵、核電為代表的中國裝備製造業以質優價廉的優勢贏得國際認可,成為中國製造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