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走著就會遇見

走著走著就會遇見

《走著走著就會遇見》收入短文75篇,有心靈的感悟,安靜的思考,如夢的塵緣,紛擾的塵事……《走著走著就會遇見》分成了五輯,記錄了作者王玉潔多年真誠的生活與思考。不知不覺,幾十年的歲月,倏忽而逝,回眸間,我們生命的沙灘上那深深淺淺的足跡,和不經意被歲月的潮水丟在岸邊的珠貝,讓人感慨和流連。作者希望用文字去撿拾這些記憶與擁有,讓心靈袒露,讓感受葳蕤,讓生命中一些細碎斑斕的美麗呈現。時光無情,帶走了青春,時光有情,回饋以美好。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走著走著就會遇見》作者王玉潔希望用文字去撿拾這些記憶與擁有,讓心靈袒露,讓感受葳蕤,讓生命中一些細碎斑斕的美麗呈現,時光無情,帶走了青春,時光有情,回饋以美好,《走著走著就會遇見》收入這些年發表過的一些短文69篇,有心靈的感悟,安靜的思考,如夢的塵緣,紛擾的塵事……分成了五輯,算是給自己的一份紀念吧,紀念這些年真誠的生活和真誠的思考。

作者簡介

王玉潔,女,居江南,喜古典文學。出版有暢銷書《伊人如月水一方》《臨水照花人》《不似當時,小樓沖雨,幽恨兩人知》《張孝祥詞鑑賞》。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我要的一種風景是我可以看它也可以被它看的那種。我要一片“此山即我,我即此山,此水如我,我如此水”的熟悉世界。有沒有一種山水是可以與我輾轉互相注釋的?有沒有一種山水是可以與我互相印證的?
——張曉風
只有在回望的剎那,才有一種清明的酸辛。
——席慕容
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之軀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菜根譚》

名人推薦

我要的一種風景是我可以看它也可以被它看的那種。我要一片“此山即我,我即此山,此水如我,我如此水”的熟悉世界。有沒有一種山水是可以與我輾轉互相注釋的?有沒有一種山水是可以與我互相印證的?
——張曉風
只有在回望的剎那,才有一種清明的酸辛。
——席慕容

圖書目錄

輯一塵心
一、刪情
二、微醺
三、謙卑的心
四、在時光里踱步
五、紫色的小確幸
六、人生自守,枯榮勿念
七、桂華流瓦
八、冷暖自知
九、所遇無故物
十、離開
十一、不覺已是秋
十二、始信村茶比酒香
十三、最是那一低頭
十四、冬夜,一些心緒
十五、芳香在上
十六、五月,心情如花
十七、俗世
十八、薄涼
輯二塵緣
一、麻辣燙的時光
二、不敢說想念
三、相見亦無事
四、誰讓你的心柔軟如初
五、姑姑,我想抱一抱你
六、有個女孩叫小寧
七、夏日默讀
八、不能再跟你回家
九、消磨
十、一隻碗,兩隻碗
十一、林兒,我們注定會重逢
十二、十月未央
十三、車裡的一家
十四、媽媽的味道
十五、一直陪著你
輯三塵事
一、放肆
二、讓孤獨來得輕一些
三、清水養石頭
四、春已過半
五、寂然·雪落
六、我的2011
七、小雪,很暖
八、嫁妝
九、婆娑世界,歡喜
十、這一年,真好
十一、美麗的意外
十二、一場夢魘
十三、路過鄉村
十四、雪·暖
輯四塵思
一、目送
二、讓憂傷淡淡的
三、漸次清明
四、傷不起的虞姬
五、風兮舞雩
六、白日夢
七、不要讓他流淚
八、梔子花和瓦爾登湖
九、黃月亮,她的孤獨
十、紅塵,任其滾滾
十一、兩個人的戰爭
十二、說“臭”
十三、只當人生是初見
十四、毀了孤單
十五、愛,是慈悲
輯五塵游
一、雲意禪心的泰山
二、詩人的天門山
三、安靜的馬仁山
四、那條河上,我的老街
五、親近長江
六、黃昏的天堂寨
七、聽夜
八、選擇
九、追花的日子
十、七里山塘,那一場繁華舊夢
十一、蘇園,是一闋宋詞
十二、清絕秦淮
十三、西風,幾處滄桑

序言

這是個冬日的上午,沒有風,也沒有陽光,霧霾襲擊了很多的城市,這是從前沒有遇到過的擔憂,很多來去匆匆的行人都戴上了口罩,只露出額頭和兩隻眼睛,以至於迎面相碰,也認不出誰是誰,只好低著頭走路,怕被“口罩們”叫出名字,卻目瞪口呆回應不上來。
似乎是很久以前,那個時候,還住在農村,晚上一家人去看露天電影,回來的時候遇到大霧,霧濃得即使面對面也不大能看清人,便迷失了回家的路,一直一直在霧裡走,心裡很惶恐,腳下的圩堤永遠是坑窪不平的土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作為標記。等到估摸著到家了,下了圩堤走到一戶人家面前,竟是完全陌生的,那一刻,一家人是惶恐和害怕的,很多的同路人也都在霧裡走散了,父親不太淡定,母親是急脾氣的人,我更是像不小心漂流到荒島上一樣,驚得手腳都冰涼了。
後來,我們開始憑感覺來判斷是走過了還是沒走到,幸好我們遇到了人家右邊的一大片樹林,這個林子我常來跟小朋友們躲貓貓,它離我們家大約一里地,我們開始安定下來,繼續往前走,一家一家地摸,終於摸到熟悉的人家了,心才開始安定下來。當我們終於站在自家門前時,竟然在冬夜出了一身的汗。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遇見,遇見霧霾,遇見流星,遇見河流,遇見大山,遇見他,遇見她……
我們常說“人生際遇”,若肯細究,這個詞絕非表面看來的那么波瀾不驚,裡面該有很多的洶湧和波濤,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孤獨的行走,無論有過多少的陪伴,路都是你一個人在走,這是無法替代的。行走中,每個人的際遇不同,人生的道路便會有很大的不同,也許你當初還曾無意識,但你確實已經開始了你人生的修行,一路的行走,便是一路的修行。
你會遇到很多的人,親人、朋友、老師、同學、網友……甚至有的人只是素昧平生,有的人注定只會相聚幾天便永遠不見,有的還是完全的陌生人,這些人來到你的生命中,我總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意,他們給過你溫暖和感動,給過你幫助和扶持,給過你親情和友誼,執手之間,讓你明白了珍惜,回眸之際,讓你明白了情意,一句話,一個眼神,一聲問候……讓你的四季盈滿了綠意。
記得考大學那年的夏季,我一個人騎一輛腳踏車,清晨去書畫院買顏料,路遇一個陡坡,忽然下起了暴雨,豆大的雨點毫無徵兆地直砸下來,前面後面都是騎車去上班的人,全都彎了脊背趴在車把上,像是雨中一支支搭上了弓的箭,齊齊地、無聲地射出去,我看他們都從陡坡衝下去了,一猶豫,也跟著衝下去,哪知我那車只有前剎沒有後剎,當我意識到速度太快,捏了前剎之後,車子便倒翻過來,把我甩進了路邊的荷塘里,恰好荷塘邊有一棵大柳樹,我抱緊了柳樹才沒被甩到荷塘的中央,可是整個左臂骨折得厲害。
站在荷塘里,我欲哭無淚,驚慌失措,直到一個上班的小伙子把我拖上來,幫我洗乾淨裙子上的泥污,又把我的腳踏車給撈上來,交給他的同伴,他們倆一個把我扶上他的腳踏車后座,一個一手騎車一手拉著我的車,我當時又驚又怕又痛,一個勁兒地哆嗦,他一邊安慰我一邊飛快地騎車,把我送到在醫院工作的同學那裡,對我的同學交代了幾句,便離開了。我沒看清他的模樣,也沒來得及問他的姓名,更不知道他是哪裡人,但他一直在我的心裡。從此,無論經歷多少欺騙和波折,經歷多少人心險惡和世事滄桑,也認定這個世界是溫暖和美好的,好人永在。有時候,無意間幫了一個人,也是幫一個人找到修行的方向。
我要感恩,在我的生命中,遇到了太多的挫折和困窘,還能安靜從容、真誠寬厚、樂觀向上,是那些遇見的人給了我太多的正能量和人生的燦爛陽光,使我走過那些荒灘、野渡時不覺得過分地恐懼,使我走過那些陰霾和風雨時不覺得特別地悲傷,使我走過那些黑夜和濃霧時不覺得十分孤獨。
我還要特別感謝生命中的那些曾經的陌生人,當初我懷揣著對文學的痴夢,卻無馳騁之地的時候,是一位尊敬的師長拉我進了地方的文學論壇,在那裡,又是一些曾經陌生的師友給予了熱情的支持與關注,點燃了我潛在的寫作熱情,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我是一個比較疏懶的人,有時候靈感來襲,也會以種種藉口放它們過去,然後,在一窗月色里慢慢地任思緒飄飛,安享那一刻的靜謐與恬美,一位曾經陌生的編輯循著我安在新浪的家找到了我,給了我一個專欄,讓我無法懈怠,把握每一次的情感律動,記錄我的所思所想,不期然就積累下數萬的文字,我曾想對她說出我的感激,但也許最真誠的感激便是認真地寫好這個專欄文字吧。
人生是一條永不回頭的河流,從青山秀谷間迤邐而出,曾經是一片青碧,兩岸啼鳥,波光如金,清澈如玉,漸漸地,流入平野,月出大荒,霜染層林,兩岸的風景不斷地變換,世事如風,從四面八方浩蕩來襲。
人情的冷暖讓你漸漸有了滄桑,哪怕還是自命的,世事的詭譎讓你漸漸變得深沉,哪怕只是偽裝的。當你走著走著遇到一些事,它可能會成全了你,也可能會毀掉了你,你會品嘗許多生命真正的滋味,酸、甜、苦、辣都在心裡,說不出來,卻讓你慢慢有了許多的改變。
其實,改變未必是壞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每個人自生命之初就是在不斷地改變,只不過有的人是向著美與善的方向,有的人卻是隨波逐流,隨遇而安。世事是一種打磨工具,最後打磨出來的是玉還是石,全憑造化。要如何在紛繁雜亂的世事中練就一雙慧眼、一顆慧心,才可以讓人生不至於留下太多的缺憾?
你我皆凡人,《菜根譚》上說:“山河大地已屬微塵,況塵中之塵;血肉之軀且歸泡影,況影外之影。”我們這些塵中之塵,血肉之軀窮其一生,又能穎悟幾分?川端康成一輩子奔著文藝之路,也只謙卑地說:“一朵花也是好的。”他絕對不只穎悟到一朵花之美的程度,但這樣謙卑的態度卻是給我們很好的啟迪,我們一輩子只要能看一眼那朵花,聞一聞它的清香就夠了。但關鍵是,你要有那樣一種向度才好。就像向日葵向著太陽,深山的楠木追著陽光。
親情、愛情、友情是面對你而唱的一部部大戲,幕布啟開,你感受著生離死別,感受著盪魄銷魂,感受著沉浮起落,有溫暖,有甜蜜,有感動,有沉醉,但也有痛苦,有悲傷,有掙扎,有背棄,有分離……鬱結而後開解,放手而後豁然,甚至痛不欲生而後慢慢釋然,這都是一種無聲的引領,教你在品嘗了這萬千滋味之後,能夠變得睿智、寬容、安靜和從容。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一路的行走中,我們也會遇到無數的山川秀水、無數的人文風景,它們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在你的生命里,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緣分,看山看水看風景,有時候,就是看自己,看懂自己的內心。
小時候,日日撒歡兒于田疇繡野中,桃花開了,梨花開了,蜜蜂在花心裡聚會,田野小徑上,蒲公英撐起了一把把黃色的小傘,車前子舒展開肥厚的葉片。一不小心,油菜花就鋪開一張一張的地毯,滿眼的明黃,繞得你眼暈,蘆葦用嫩綠的錐子錐向天空,清晨或者夜晚路過的時候,你會聽到細微的噼里啪啦的拔節聲。那個時候,不覺得這日日可見的景物是多么的珍貴,卻無端嚮往城市那水泥和鋼筋的叢林。如今,在城市的燈火中,無數次回眸深情遙望的仍是鄉村那炊煙的綿長,村野的空闊和蒼涼。我們永是離不開鄉野的孩子,人離開了,心卻回去了。
很喜歡張曉風的一句話:“有沒有一種山水是可以與我輾轉互相注釋的,有沒有一種山水是可以與我互相印證的。”我相信是有的,走過了許多的地方,見識了許多的山水,為什麼偏偏喜歡的只有那么幾處?有寫下來的衝動的只有那么幾處,能夠念念不忘的只有那么幾處,泰山的禪意、天堂寨的安靜、蘇州的古典、周莊的韻致……去看風景時,我們是無心的,遇見的時候卻是手足無措地喜歡,與其說是喜歡這一種山水,不如說是喜歡與自己的生命能夠契合、能夠注釋、能夠印證的那種美麗。
我已經走到了人生的中途,所有的文字都是一種回望,席慕容說,“只有在回望的剎那,才有一種清明的酸辛”,而我在還不算太遲的中年寫下這些文字,寫下生命中遇見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過往、那山那水、那些風景,那些美麗的、無悔的心情,是希望生命中的一些晦暗都隨風而散,留下一些美麗與感動,與所有有緣的人分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