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
《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九〈定數十四婚姻·定婚店〉~42~
……今道途之行,人鬼各半,自不辨耳。」固曰:「然則君何主?」曰:「天下之婚牘耳。」固喜曰:「固少孤,嘗願早娶,以廣後嗣。爾來十年,多方求之,競不遂意。今者人有期此,與議潘司馬女,可以成乎?」曰:「未也,君之婦適三歲矣。年十七,當入君門。」因問囊中何物?曰:「 赤繩子耳,以系夫婦之足,及其坐則潛用相系。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逭。君之腳已繫於彼矣,他求何益。」曰:「固妻安在?其家何為?」曰:「此店北賣菜家嫗女耳。」固曰:「可見乎?」曰:「陳嘗抱之來,賣菜於是。能隨我行,當示君。」
《續玄怪錄·定婚店》:
“ 韋固 少未娶,旅次 宋城 ,遇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檢書。因問之。答曰:‘此幽明之書。’ 固 曰:‘然則君何主?’曰:‘主天下之婚姻耳。’因問囊中赤繩子,曰:‘此以系夫婦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之,終不可易。’”
釋義
古代杜陵少年韋固,一天在路上遇到一個靠著紅布囊席地而坐的老人,覺得奇怪,就去問老人。老人說他是主管天下婚姻的,囊中的紅繩是用來將夫妻的腳系在一起的,不管他們兩人相隔多遠,終究會走到一起的,如果斷裂就夫妻離散。赤色繩子。傳說月下老人以此系男女之足,使成夫婦。亦作“ 赤繩綰足 ”、“赤繩繫足”等。
同源典故
月下老 赤繩繫足
示例
明 張景 《飛丸記·梨園鼓吹》:“寃翻恩結,姻聯月下之赤繩;媒倩丸投,事類溝中之紅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柳生》:“我日為君物色佳偶,今始得之。適在內作小術,求月老系赤繩耳。”
《醒世恆言·吳衙內鄰舟赴約》:“五百年前合為夫婦,月下老赤繩繫足。”
清 蒲松齡《代王次公與顏山趙啟》:“月老翻書,幸赤繩繫足;天孫隔渡,賴烏鵲填橋。”
明 張景 《飛丸記·盟尋泉石》:“想赤繩綰足再難逃,只願得同諧到老,歷天長地久,永把瑟琴調。”
明 陸采《懷香記·飛報捷音》:“ 藍田璧先種,赤繩系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