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隋末,隋煬帝失道,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翟讓在瓦崗築土為寨,聚眾反隋,史稱瓦崗軍。寨內設有練兵(大操村)、司馬(馬莊)、食宿(范莊、夢莊)等軍備場地。義軍在寨內西南隅設刑場一處,凡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地痞惡霸均在此處斬殺。血染渠水,歷史上,黃河改道後,余水未盡,村南有東西流向的小渠一條(村南300米處,現已乾涸,至今有河床舊址)。故取名“紅水營”。唐朝建立,天下太平,遂將寨內各處軍備場定名更名,“紅水營”更名為赤水村。
人口民族
村民2600人,分別由秦,李,鄭,邢,曹,張,邵七姓組成。從宋朝行政始治於相州滑縣沿襲至今。
經濟概況
改革開發三十年來,赤水村在農耕、高效農業、工業、養殖以及第三產業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飛速發展,全村共有可耕土地面積2700畝。以小麥、玉米、花生為主產作物,產量是30年前的10倍,高效農業占地30畝,分別由11戶專業種植,以蔬菜為主,產值是普通農田的10倍。全村現有專業養殖戶12家,養豬戶5戶,規模專業養羊戶4家,全年出欄商品羊420頭,專業養雞戶3家,全年能出售肉雞5萬隻,雞蛋2000㎏。該村現有規模化工廠3家,分別是取暖設備廠、裝飾材料廠,供水設備廠。小型半機械化作坊有:食品加工、油品加工、機械維修、糧食深加工等。第三產業有:規模超市4家,日雜商店六家,全年外出務工人員約260人。
社會事業
赤水村有初級國小一所,凡適齡兒童都能得到很好的初級文化教育。有幼稚園二所。文化書屋一處,房屋面積110㎡,圖書2900餘冊,學科分別涉及文化教育、農業科技、種養科技、家電維修、醫療衛生,養生保健,環境保護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精神生活趨向多樣化,村內各種文體娛樂活動,娛樂場所應運而生。村內有鑼鼓隊二組,跳舞隊二組,固定跳舞場所一處,占地面積100平方米,另有籃球場一處,檯球場二處,每逢節假日、婚禮慶典非常熱鬧。
歷史文化
村民語言音調近於京腔,音偏重。有方言:“zua”(乾什麼)、“齁”(hou)(別慌,別忙的意思),這說法在全國獨一無二。
赤水古廟會為每年農曆九月二十二日,其廟會形勢、內容和全縣各地廟會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其他廟會都是為紀念或祭祀佛、道、儒三教諸神而會,而赤水廟會則是為了紀念400多年前一個叫李龍的村民。
風景名勝
琉璃井:琉璃井位於赤水村第四村民小組屋內,據縣、市文物單位考證,此井應是“賈家樓”(瓦崗寨英雄結拜處)貿易貨棧的生活用水井,此井結構特殊,井口至井底基本為一體,下半部井壁為青綠色,晶瑩剔透,閃閃發光,形如玉石琉璃,水甘甜,水桶汲水發音叮叮咚咚,省如撞鐘。夜晚人靜時,這種奇特聲響能傳播三里之遙,水滴撒潑入井內,聲音清脆悅耳,猶如彈琴,久久迴旋,餘音悠長綿軟。
紅佛寺:位於赤水村西頭,瓦崗至百尺口公路兩側。以紅佛命名的寺廟實屬鳳毛麟角,據查,我國共有三處,浙江嵊縣,河南新密,瓦崗赤水村。堪稱為:靈寺三萬,紅佛壹間。紅佛寺始毀於清末民初,上世紀30年代,殘留的大殿內還曾被用作私塾學堂。村里80歲以上的老人,還能依稀說出殘垣大概輪廓,直到解放初期才被徹底毀壞。據老人們講,紅佛寺由三組建築組成,分前殿(聖殿)、中殿(佛爺)、後殿(天爺)即大雄寶殿,三殿兩側均以僧房連線,兩側僧房均有走廊,兩廂房曾用作食堂,有火灶一處。三殿中門貫通,號稱“三門”,進前門有四大天王。鐘樓鼓樓在前門內左右兩側(無鐘鼓)。大雄寶殿殿基高出寺院內六層石階,紅牆黃瓦,飛檐斗拱,房屋共用80餘間,據說有僧眾30多個,上世紀30年代,剩下的兩個老僧才離開,去各地遊歷,常攜四方遊客、善男信女來此膜拜,絡繹不絕。據史料慣例,寺用紅佛稱謂,只能是皇家建立的寺院,是皇家專用的做法事場所。由此可見,紅佛寺之分布,國內確實甚少。據傳,瓦崗軍浴血奮戰滅隋興唐,皇家為了表彰瓦崗英雄的汗馬功勞,就在賈家樓南側改建紅佛寺一座,大做法事,為在各次戰鬥中犧牲的瓦崗英雄超度亡靈,早入仙境。
賈家樓:賈家樓遺址,位於赤水村西頭北側,與二賢莊接壤。史傳有一個叫賈潤甫的,在此經商,以轉運貨物為主,兼營食宿,商號為“賈記貨棧”,貨棧內有一酒樓,又稱“賈家樓”。賈潤甫為人豪爽,仗義疏財,廣交天下英雄豪傑,諸如:秦叔寶,程知節,黎陽徐茂公,方士魏徵等,同時與二賢莊巨富單雄信結為至交。隋末,天下大亂,滑縣翟讓意欲反隋,單雄信,賈潤甫即召各路英雄豪傑,聚集在賈家樓,歃血結拜為生死與共肝膽相照的義友。翟讓在瓦崗築土為寨,舉旗反隋,號稱瓦崗軍,在隋朝滅亡而興大唐的歷史進程中,瓦崗軍的歷史功勳,不容小覷。
著名人物
秦鳳閣,清同治年任滑縣尉。此人自幼習武,有一身好功夫,英勇仗義,美儀表,18歲被召作滑縣捕快。同治年,白蓮教入侵,他領兵英勇殺敵,在龍虎堤單騎斬匪首於馬下,匪大敗,滑縣遂安。被升任滑縣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