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捨身崖

赤城捨身崖

捨身崖,距赤城縣城北15公里處,距雲州東北2.5公里。漢稱獨固門,唐稱龍門崖,清稱龍門峽。固崖半刻有捨身大士(觀音大士)像,俗稱捨身崖。

簡介

赤城捨身崖 赤城捨身崖

據《宣化府志》載:“龍門峽”,在雲州東北五里,即捨身崖。 兩山相對如門,壁高千仞,其下塞外清水循崖屈注,琮潺有聲,即《山經注》:沽水南出峽,所謂獨固門是也。崖半鑿石架木為觀音閣。

閣下刻石為捨身大士(觀音大士)像。據載,明“土木之變”,倉上堡千戶田坤戰歿,其女投崖自靖於此。崖壁詩文、題名、磨刻甚眾:有“龍門峽”、“三路咽喉”;“朔方屏障”四字,距地高十餘丈,字皆大如屋。

捨身崖地處沽水通道上游,為“丫”字形咽喉要隘。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其危崖相對、高聳入雲,若天門微啟;沿水循澗,只容單騎,可內外溝通。實乃“曠古稱險絕,疏鑿非禹功”唐稱“龍門崖”,縣以崖名,置縣,曰“龍門縣”。元為上都與大都間主要驛道——望雲道的中部,並將此處的望雲縣升為雲州,統領望雲道上的所有驛站。明代為扼守。望雲道(沽水通道)的險要要隘,被稱為“朔方屏障”、“三路咽喉”。屬宣府防禦體系中的北路防區,是上北路、中北路、下北路三路軍馬共同防禦的咽喉要隘。

赤城捨身崖 赤城捨身崖

這裡谷寬度為一百米左右,白河(古時稱沽水)從峽谷中穿過。《水經注》曾記載此地:“沽水又南出峽,夾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籍險憑固,易為依據,崖壁升聳,疏通若門,故得是名也。”據此判定峽谷兩邊山上北魏時期還有城堡已無跡可尋。 《畿輔通志》一書卷六十五也有記載:“龍門峽(《雍正志》)作龍門山,在雲州東北五里,距縣城三十五里,高六十餘丈,長一里許,南山下為通獨石路(縣圖說),沽水南出峽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水經注》),石壁對峙,高數百尺,望之若門,僥外諸河及沙漠潦水皆於此趨海,實塞北控扼之要衝(《遼史.地理志》)”。宋寶元初,契丹主真宗如龍門(《遼史.本紀》)今名捨身崖。崖上題刻有“龍門峽”三字,實際我們看到的是“龍門崖”三字,文獻記載有誤。元代詩人陳孚曾寫詩歌頌這裡:“天險龍門峽,懸崖兀老蒼,千蹄天馬躍,一寸地椒香。夜雪青氈帳,秋煙白土房,路人遙指點,十里是溫湯。”

歷史

赤城捨身崖 赤城捨身崖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秋,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率主力攻打大同,阿喇知院率輕騎攻獨石,圍赤城。英宗皇帝寵信太監王振一意孤行。率五十萬大軍親征瓦剌。然而,親征主力還未至大同便潰不成軍,遂倉慌返京。當數十萬大軍返至懷來土木(今懷來縣土木村)時,退路已被阿喇知院切斷。正是這隊數千輕騎攻陷獨石、馬營、倉上、雲州、赤城、龍門所、雕鄂、滴水崖八城,由黑裕口直插今北京延慶與河北懷來交界處,切斷了明軍返軍的退路。致使五十萬明軍被圍於土木而全軍覆沒,英宗皇帝及諸多大臣做了瓦剌人的俘虜。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獨石、馬營、倉上、雲州等八城,被瓦剌人攻陷,城中軍民遭受屠殺,慘烈之極。《赤城縣誌》載:“倉上堡千戶田之女田氏年十九,痛君虜(英宗做俘虜),不勝義憤,遂投龍門峽死,土人(當地人)穴石壁瘞(葬)焉”。《赤城縣誌.藝文中趙維屏《龍門峽烈女贊》對烈女田氏贊曰:“捨身難,捨身成義尤難,女子尤難。噫嘻!冰霜之節,鐵古之堅,凜凜烈烈,流芳萬年!”

捨身崖保留下來的歷年摩崖石刻眾多,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其雄奇險絕,被歷代文人墨客予以詩賦。如:

《龍門》

(元)袁桷

蒼崖出雙闕,群山府首尊。

陰風起晴雷,摩盪晝日昏。

鐵峽擁逼仄,百川為之奔。

疑下有龍湫,逞怪蹲天門。

渰號出膚寸,頃刻黃流渾。

側徑出石壁,巨浸存遺痕。

緬者失天險,事久難重論。

征衣襲輕雨,神君儼雲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