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這塊原本雜草叢生的地方,有很多商家準備投巨資開發房地產,但包頭的決策者不為商業利益所誘惑,把它列為標誌性文化惠民工程堅持數十年不改規劃,持續建設。
1985年
市政府決定把這裡劃為公共綠地
1994年
市人大作出了“建設賽汗塔拉公園的決定”,包頭市政府把它列為包頭市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2001年
將其列入包頭市形象工程,開始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園內風景
成吉思汗草原生態園園內設民族文化博覽、民族體育競技、休閒度假、天然濕地、草原風光、生態科普等8個功能區,是集生態、宣傳、旅遊、文化、教育、科研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型草原生態園。園區西南高東北低,東部以紅柳為多,西部以小葉楊為主,草地約380多公頃。園區內有高大的敖包,神聖的瑪尼宏,簡而不俗的跑馬場、射箭場、摔跤場,火台,滑雪場及相鄰相伴的牛、馬、駱駝、羊、鹿,放牧場,構成了一個返樸歸真,極具草特色的景觀。賽汗塔拉浩特,蘊含著極其濃厚的蒙古族餐飲、服飾、遊樂、民族歌舞、草原婚禮,禮儀接待等風情文化內涵。
草地與水系
![賽罕塔拉公園](/img/d/67d/nBnauM3X3QjNxYTM4QDO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g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園區草地面積約380多公頃,其間四道沙河穿園而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天然草原濕地景觀。
敖包
鮮艷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喚著遠方的牧人,這就是敖包。原來是在遼闊的草原上人們用石頭堆成的道路和境界
![賽罕塔拉公園](/img/f/f21/nBnauM3X4UDM5gTM4QDO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g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的標誌,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徵。牧人每次經過敖包,都要在敖包上放幾塊石頭;客人每到敖包前,一般都要按蒙古族習俗順時針繞包三周,同時心中許願,並在敖包上添加石塊以求心愿得償。一般都扔3、6、9塊石頭,代表六六大順或吉祥等。
園區定期舉辦祭敖包節活動。祭敖包是蒙古族古老的文化縮影,作為一種文化空間,包含了許多蒙古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挖掘、搶救、保護祭敖包,對於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社會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蒙古包
![賽罕塔拉公園](/img/2/a05/nBnauM3XxcjN2YjM4QDO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g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遼闊的綠原之上有30多頂大小不一的蒙古包,疏密聚散,裝點其中。
道路
園區內道路環繞一周,全長10公里左右,園區內提供腳踏車出租服務,遊客也可乘坐電瓶遊覽車環園遊覽。
賽罕塔拉風情園
賽罕塔拉風情園坐落於園區西北部,可為遊客提供餐飲,休息等服務。風情園內可品嘗到正宗蒙餐,欣賞蒙式表演,還可以與散養梅花鹿近距離接觸。
滑雪場
![風景](/img/3/f7e/nBnauM3XxEjN0IzM4QDO3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g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冬季開放,位於觀景台北坡。為收費項目,提供 滑雪板、雪圈等用具出租服務。
地理交通
成吉思汗草原生態園又名賽罕塔拉公園,蒙古語的意思是美麗的草原,是全國唯一的都市草原,面積770公頃,園長約4.1公里,寬2.2公里,園區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