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酒鎮

賣酒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興業縣賣酒鎮位於興業縣東部,東接玉州區大塘鎮,南鄰玉州區城北鎮,西交龍安鎮,北接小平山鎮、洛陽鄉。賣酒1987年建鄉,2005年撤鄉改鎮,玉林城區北面,圩鎮距興業縣城50公里,距玉林市城區16公里,距南寧至廣州高速公路玉桂路互通僅8公里。行政區域面積55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共55個自然村,17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萬。鎮黨委下設5個總支部,33個支部,共有黨員693名,其中農村黨員472名。賣酒鎮交通發達,環境優美,人傑地靈,風俗獨特。賣酒鎮交通發達,環境優美,人傑地靈,風俗獨特。

基本信息

簡介

鎮人民政府駐賣酒圩,距興業縣城50公里,離玉林市城區 16.5公里。行政區域面積5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960公頃,其中水田688公頃。2004年,轄10個村民委員會,共55個自然村。年末總人口數 31410人,其中農業人口30803人(農村勞動力16837人)。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326萬元,鄉鎮企業主要以造紙、炮筒加工、飲料為主,現有造紙廠26家,炮筒加工廠213家,飲料廠3家,鄉鎮企業總產值5400萬元,財政收入2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15元。優質谷種植面積612公頃,糧食總產量10466噸。蘑菇種植面積10公頃,產值460萬元,荔枝、龍眼等水果總產量729噸。水產品總產量291噸,家禽存欄42.5萬羽,生豬存欄1.3萬頭。

賣酒鎮境內有220千伏變電站一座,主變兩台,容量達到8000千伏安,最大供電能力10000千瓦,而最高負荷僅為4500千瓦。轄區內有國中2所、國小11所;有良田、瑤沖、陳寧、白水塘、平浪等5座中小型水庫,生活和生產用水均可滿足需求。

區、縣接壤地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比較完善。

地理交通

賣酒鎮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地處桂東南,面向廣東、海南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鄰近北海、欽州沿海經濟開放區,背靠廣西腹地,與貴港市、欽州市及玉林市玉州區、福綿管理區、北流市接壤。自然條件優越,屬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充足,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8度,無霜期345.5天,降雨量1592毫米。

交通方面,賣酒鎮地處玉林市的玉州區、北流市、興業縣三市、區、縣接壤地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玉桂二級公路、玉蒲、鳴水至賣酒四級公路橫穿全境,籌建中的南廣高速公路將從境內穿過,全鎮已有8個行政村進行了村道硬化,全長18.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農業發展

賣酒鎮共有耕地12350畝,山地8.1萬畝。其中:水田9600畝,旱地2750畝,人均3分水田。2007年,全鎮優質谷種植面積 1.7萬 畝,占水稻種植總面積的90%以上,糧食總產量 9958 噸;蘑菇種植面積13萬平方米 ,產值520多萬元,純收入370多萬元。

2007年,共有規模養雞戶322家,年產肉雞192 萬羽,出欄肉豬1.63萬頭,創收360萬元。賣酒鎮注重在“農”字上下功夫,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並選擇有60多戶代表性的種養大戶進行扶持幫促。賣酒信用社優先發放信貸資金,鎮裡進行土地使用權流轉改革。同時還聘請縣、鎮科技人員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

2008年以來,賣酒鎮發展專業養殖戶180多戶,大牲畜1萬餘頭,發展蘑菇7萬平方米、連片種植黑皮甘蔗350多畝,形成了各自為主的特色產業生產基地,這些特色基地優勢互補,逐步形成一定的發展規模,成為了賣酒鎮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

經濟發展

賣酒鎮現有企業7家,主要以造紙、炮筒加工、飲料為主,重點企業有振成造紙廠、忠良綜合造紙廠、康佳飲料廠、竹沙紅磚廠等,其中炮筒加工產業是賣酒經濟的傳統產業, 20世紀八十年代初,賣酒村、睦村就率先開始從事家庭炮筒加工作坊產業,發展到現在己成為全區乃至全國都有名的炮筒加工產地,全鎮炮筒加工戶500多家,從業人員達8000多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賣酒村、睦村、周覃村、忠良、樂泰村等村,產品遠銷廣東、湖南、湖北等地,全鎮炮筒日產量250多噸,日產值120多萬元,創日利潤10萬元以上,賣酒鎮經濟素有“南工北農”特色,南部5條村以炮筒業為主,北部5條村以養殖業、種植業為主。

特色產業

風爐 賣酒鎮忠良風爐是忠良村傳統的民間產業,己有一百多年的的歷史,繁盛於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最多產業戶達300多家,其用本地優質泥土燒制而成,現由於科技進步,風爐的使用減少,但作為傳統的產業,由於技術過硬和不繼改進,忠良風爐仍是遠近有名的風爐主要產地,目前有產業戶30多家,主要產品有各式大小規格風爐、煤爐、煤膽、煤氣爐節能罩,產品銷往周邊地區及遠銷廣東、湖南、湖北等地。

炮筒 玉林市賣酒鎮加工生產鞭炮紙筒已有二十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內供鞭炮筒最大的加工生產基地,遠銷國內的湖南,四川,陝西,江西,山東,廣東等國內的多個省市。

構建和諧鄉村

賣酒鎮敞開大門接待來訪者,認真解決了一批遺留問題。竹沙村沙井自然村,因與店塘自然村發生山林糾紛而上訪。鎮政府調查發現,這起糾紛由於時間跨度達10多年,處理起來十分棘手,經反覆協商,2008年他們邀請了縣調處辦、林業、綜治辦、司法等部門的工作人員,與包村幹部一起“會診”,摸清了矛盾關鍵所在,多次上門,親情調解,糾紛最終得以圓滿解決。為確保民眾反映的問題有人管,該鎮還制訂了幹部接訪“首問負責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

俗話說“倉廩足,知禮儀”。賣酒鎮依託資源優勢,採取政府驅動、龍頭帶動等措施,大力發展炮筒加工等優勢項目,全鎮共發展紙廠26家,炮筒加工企業360多家,解決了賣酒鎮5000多名農民的就近就業。同時,與溫氏、春茂等公司合作,建起了黨州、竹沙和平浪養殖三黃雞基地,用特色種植業和工業加工鼓了農民的口袋。

賣酒鎮黨委認識到,和諧社會應是“法制社會”。對於違法行為必須依法制止,對於弱勢群體給予包括法律救助在內的社會救助。前不久,黨州村一位老太太與繼子發生了贍養糾紛,鎮司法事務所及時介入進行法律救助,維護了老太太的合法權益。2008年,賣酒鎮再投入16萬元建忠良和竹沙村五保新村,集中供養孤寡老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