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北京舞蹈學校演出芭蕾舞劇]

賣火柴的小女孩[北京舞蹈學校演出芭蕾舞劇]

本劇根據世界名著、安徒生的同名童話改編。曾赴港澳公演。上海舞校、瀋陽、濟南等藝術團也先後排演。英國的著名國際芭蕾巨星瑪戈·芳廷觀看後,決定把該劇片斷收在她的自傳影片中。1989年編導應香港芭蕾學會邀請赴港、澳,為當地排練演出。

劇情簡介

聖誕節之夜,貧窮的小佩蒂冒著風雪,沿街叫賣火柴,但沒有一個人來買。乘馬車赴宴的富豪們過來了,小佩蒂求他們買一包火柴,老爺們摧馬揚鞭,將她撞倒在雪地里。天越來越黑,風雪越來越大,饑寒交迫的小佩蒂實在支持不住了,她想:“我怎樣才能暖和暖和身子呢?”這時,她想到了手中的火柴。那怕是一根火柴的光和熱,對她也是溫暖的。火柴燃起來了。在那溫暖明亮的火光里,她看到了多么奇異的景象啊!一群火焰姑娘圍著她,溫暖著她的身心;三個小侍者給她送來了噴香的烤雞和節日蛋糕;媽媽給她帶來了聖誕禮物……但凜冽的北風吹滅了她擦燃的根根火柴,美好的幻景一個個地消逝了。晨曦中,教堂的鐘聲響起來了,可是蜷縮在路燈下的小佩蒂已經停止了呼吸。

演出團體

演出單位:北京舞蹈學校舞美設計:鄭捷克(景)、李克瑜(服裝)。
創作者編劇:張敦意。演出者主要演員:陳冰、陳立娥(飾小女孩A、B),於秋華(飾母親),張華芳(飾火焰領舞),曹錦榮(飾魔影)。
舞劇編導:鄔福康、黃伯虹。樂隊:中央歌劇團管弦樂隊。
作曲:黃安侖。指揮:鄭小瑛。

演出評價

評論擷萃感人至深的舞劇

《安徒生童話》中譯者、著名翻譯家葉君健以這個同名故事改編的芭蕾舞,在表達了安徒生對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和他希望通過這篇童話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殘酷現實的同時,也表達了他想表達而又未能明確地表達出來的一個主題:這個小女孩在極端苦難的條件下仍然追求幸福——當然不是通過上帝!她和火焰姑娘的那兩場舞蹈,她見到媽媽時那幾次熱情的擁抱,實在感人至深,這和她在大雪紛飛中兜售火柴而又一無所得的情景相對照,更襯托出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舊的社會制度下所遭受的苦難的深重。這提醒我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而又有多少工作需要我們去做,我們不能只滿足於解放我們自己,我們還要解放全人類。

點燈老人的出現,是原作所沒有的。他的出場和退場不僅明確地點出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加強了典型環境的烘托,更重要的是,他的那幾個動作雖然簡單,卻著重表達出了窮苦人之間所存在的深厚的階級感情。這說明,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這個無情的世界上並不是完全孤獨的。至於她和那個富豪(幻影)的一場激烈的搏鬥,表達了她對命運的反抗。這些增添都有助於提高原作的思想性,同時又表達了原作者當時所希望表達但由於時代局限所不能表達的內容。

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名譽院長、著名芭蕾巨星瑪戈·芳廷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節目,跳得很好,我決定在我的自傳片中增拍它開始的一段。我的自傳片從法國凡爾賽宮中路易十四用的那面鏡子前開始講我從事的芭蕾舞,種下的種子,生根、發芽,到有重點的劇目,一直到中國人這裡。你們的女演員戴著黃髮頭套,觀眾會誤以為她們不是中國人,是否可以不戴黃髮套?

這個節目,故事情節、表演很清楚。你們得到這樣一位作曲家寫曲子是很幸運的,他創作出了非常非常好的音樂。

給孩子們創作一些適合於他們的節目,是很重要的。搞得越多越好。老是跳那些古典的幾百年前搞的東西,是不夠的,它只是個基礎。我們是生活在現代,要不斷地創造新的東西,像人生活那樣,要不斷地呼吸。不僅給女孩子編節目,也要為男孩子編,不能讓他們老是演過去的王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