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燈

賞燈

賞燈,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一般在元宵節舉辦活動。按字面理解為觀賞燈,但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及周邊地區,賞燈是一個節日。中文漢語:賞燈,客家話:響丁,賞燈每個家族有些不同,根據各自祖先留下的,同一個姓氏的家族一般都是在同一天過節,但不同姓氏的家族也會在同一天過,在興寧一個圍龍屋就代表著一個大家族。賞燈從正月初九開始到正月十七,最多家族集中在正月十二,十三和十四這幾天。

基本信息

簡介

賞燈
興寧的賞燈(花燈)習俗由元宵佳節的花燈演變而來,是我國傳統農耕時代的文化遺產。興寧花燈起於元代,盛行於明,清,歷經600多年,世代相傳。興寧花燈寓意美好,寄託著興寧客家人一年風調雨順四季平安,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及家業發達的善良願望。
由於興寧的客家先民初到興寧時人口較少,客家人勢單力薄,產生了多生男丁的願望。客家話中,丁與燈同音,添了新丁,就被稱為“賞燈”。因此,賞燈便有了雙重意義,一是觀賞花燈,猜燈迷;二是慶祝添丁。同村同姓賞燈活動一般是老祖屋先賞燈,依次分開。
如果上一年家族中有一個家庭生了男孩,那這個家族可就熱鬧了。賞燈當天生了男孩的這個家庭,就會請來自已親朋好友前來祝賀。親朋好友會送上煙花鞭竹,送上的煙花鞭竹越大越好,越多越好。這代表了這個家庭的財富象徵,等到天黑以後,整個家族的人會齊齊移步回到老家(圍龍屋)進行慶賀,大放煙火爆竹,人聲鼎沸,喜氣洋洋。賞燈當天也有當地人將其稱為是男孩節,因為賞燈誕生的原因,更多像是為男孩設計的。而在家族的慶祝宴席上,在過去女性是不可上座的,只有男性的族人方可入座。不過近年來由於計畫生育和傳統觀念的改變原因,有些人只生一胎,有些比較有錢的人家生了女孩也照樣賞燈。客家傳統思想在這方面已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不管生男生女,大多數族人都會願意為其慶賀。
賞燈這天興寧人們對舞獅的不太受歡迎,因為獅子代表了女孩,大家都想多生男孩,所以賞燈這天舞獅的一般都很少,即使圍龍屋下來了舞獅,紅包也很少,少得可憐。
賞燈當天有些地方會請“花燈”,接花燈特別熱鬧,接花燈時必定有男童在前面領路,人們抬著用紙做的花燈,從後門走出圍龍屋,然後在周圍方圓10公里以內繞一大圈後,在從正門回到圍龍屋,一路上,一直會有2條龍燈跟著,一邊放鞭爆,連續不停在放,一直放到回到圍龍屋,把花燈掛起來為止。

節日時間

賞燈從正月初八開始到正月十七,最多家族集中在正月十二,十三和十四這幾天。賞燈的時間亦因姓氏、村落的不同而不同。

誤區

由於在客家地區“響丁”與“賞燈”的讀音相同,人們常常將普遍存在於廣東興寧客家聚集地的傳統風俗“響丁”認為是“賞燈”,實為對“響丁”這一民俗的誤解。響丁,指家族裡面增加了男丁

請花燈

賞燈
興寧的“賞燈節”,比任何一個節日都隆重!在外的遊子,往往沒時間回來吃年夜飯,卻也會千方百計的趕回老家過“賞燈節”。
“賞燈節”前一天(或者前兩天),村裡的負責人會召集全村的男女老少,拿出大量的鞭炮(都是集資購買的,動輒耗資十幾萬),拆開包裝,系在準備好的竹篙上,然後讓村人扛著(以前只準男性扛,如今已不分男女);請來舞獅舞龍的,敲鑼打鼓的一起出發,去“請花燈”。
如果碰上同一姓的多個村子一起“請花燈”,那隊伍就更加壯觀!一面面莊嚴的姓氏旗以及一面面鮮艷的彩旗,在驚天動地的鑼鼓聲中迎風飄揚;雄獅彩龍,隨著鞭炮的轟鳴而歡騰跳躍!
“花燈”一般都是事先選購妥當,存放在鎮上的“姓氏祠堂”(在鎮上沒有設立“姓氏祠堂”的,也會選擇一個門面較氣派的店鋪來存放“花燈”)。
當“請花燈”的隊伍來到存放“花燈”的地方,由村里德高望重者說四句吉祥的話兒,然後眾多鞭炮齊鳴。在熱鬧的鞭炮與鑼鼓聲中,村裡的兩個“新丁代表”扛起嶄新的花燈,往村里出發。(所謂“新丁”,即是指前一年出生的男孩。前一年最先出生的男孩,則稱為“丁首”,第二個則為“次丁首”。如果一個村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新丁”,則由“丁首”與“次丁首”的家庭代表扛花燈;如果村里只有一個“新丁”或者沒有,則由該村德高望重者替之。)
在花燈存放地至村子的路途中,鞭炮聲都不會停。因此,每逢“請花燈”,整條道路都會給鋪上厚厚的一層鞭炮紙屑。
當把花燈“請”回村里後,會將其掛在祖屋的祠堂,每家每戶則會再次拿來自己購買的鞭炮,從祠堂開始燃放,一直燃放到自己家中。人們稱之為“迎丁”。(在客家話中,“燈”與“丁”同音,都讀“dian”音的第一聲。因此,“賞燈”又叫“上丁”。)
“賞燈節”當天,每家每戶都會有很多親戚朋友來作客,並且還會有眾多舞獅舞龍的到該村進行慶賀。

為了招待親朋好友,主人都會做一桌非常豐盛的“客家午宴”: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鹽局雞、腐卷、紅燒蝦蟹……
到了“賞燈節”的晚上,全村的男性會聚在祠堂,一起吃晚餐。晚餐過後,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祠堂,向祖宗上香祭拜。

上完香,大夥都來到圍龍屋前的“禾坪”,一起燃放各種煙花爆竹;有的村子還會升放“孔明燈”。
這些“煙火活動”過後,全村人會再次聚到祠堂,觀看男同胞們的“猜拳”;有的人會一直鬧到第二天。

暖燈

一般來說,元宵過後,中國人的“年”就算過完了。但是,在興寧,“賞燈節”過後,並不算過完年;因為,興寧人還有個“暖燈節”。
與“賞燈節”一樣,興寧人的“暖燈節”也是每個村的日期都各不相同。有的村子是今天“賞燈節”,明天就是“暖燈節”;而有的村子則是正月初八就是“賞燈節”,卻到了正月二十才是“暖燈節”

興寧龍燈

興寧的龍燈是九節龍,舞法有二:一是舞團龍、二是跳凳。後者更是吸引人,但不是一般龍隊可勝任。龍燈隊除9節龍外,一般都有4盞園燈和鯉魚燈作前導,鑼鼓隊由鼓1,高邊鑼2、鈸1、鐺1組成。另外,興寧龍北等地還有搶珠龍,龍田合水一帶有香火龍活動。十幾年前的賞燈晚上非常很熱鬧,有舞獅,馬燈,舞龍燈,客家山歌表演等等,現在時代的改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族的人大部分都去了大城市居住,在興寧以外的地區大部分都是元月初八就要開始上班了,所以每年賞燈到場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舞龍燈

賞燈
舞龍燈是興寧客家文化中每年一度必需的娛樂慶祝方式,正月初一、二、三和正月初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和十五,以及暖燈(元肖)都會舉行,一支龍燈隊伍通常都比一支足球隊的人數還多,龍燈隊每家每戶都可以進去,不請自來,龍燈進去一戶人家以後首先就要去廚房,這是必須的,因為一個家庭廚房是老大,去到廚房後,要進行參拜廚神,參拜完以後龍燈正要離開,這時主人就要拿紅包給龍燈,如果在加上放爆竹歡送龍燈出門,那這一戶人家一年都會紅紅火火了,如果是一戶人家自已請來龍燈的話,那請龍燈的那個主人可是要大紅包的,還要在家門口舞完一場龍燈,代表吉利和財運,而且還要爆竹迎送,不然就會不吉利的,不過這只是個迷信說法,因為風俗就是這樣,祖先留下來的,我們是不可以隨便改變的,有的時候某某企業或店面新開張,老闆也會請來龍燈在

拋龍頭自已門口舞,這時候的紅包可能很大,有錢老闆包個幾千塊,沒錢的也會包個一千塊,同樣圖個吉利
現在舞龍燈的也越來越少了,十多年前舞龍燈純粹為了個紅包,後來紅包越來越少,少到一個人一天只能分到幾十塊錢,因為舞龍燈是很辛苦的體力活,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們不願幹這種體力活,所以龍燈也越來越少了,今年的賞燈我老家只來了4支龍燈,沒有進每家每戶參拜廚神了,舞獅才一支,還是自已家請的武術表演百年龍燈,百年風俗,慢慢退去。

拋龍頭

拋龍頭是賞燈最刺激的事,一般拋龍頭都是由年輕力壯的男青年主持,龍頭很重的,拋的越高代表今天年財運越旺!不限制拋多少次,拋的越多財運也越多,寧新鎮洋里村松塋下的賞燈(正月十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