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藍皮書·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發展報告

B.1 B.12 B.16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裝: 30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9720950, 7509720958
條形碼: 9787509720950
尺寸: 23.8 x 16.4 x 1.6 cm
重量: 481 g

作者簡介

高巒,男,1955年生,天津人,畢業於天津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經濟專業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1990年7月至1991年7月在英國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做訪問學者,學習西方經濟學。歷任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經處、市場處處長,天津市外國投資服務中心項目部部長,天津市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等職。現任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北方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理事長,中國產權交易行業專業期刊《產權導刊》主編。著有《資產證券化研究》和《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發展報告(2009-2010)》等書,並在各種期刊公開發表關於產權、金融、資本市場等方面的論文30餘篇。

內容簡介

《資本市場藍皮書·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發展報告(2010-2011)(2011版)》分為八部分,分別是總報告和組織模式篇、結構模式篇、交易模式篇、融資模式篇、監管模式篇、探索篇及大事記等七個專題。總報告為《資本市場藍皮書·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發展報告(2010-2011)(2011版)》的統領。總報告基於對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建設態勢的判斷,分析政策推進中國場外交易市場建設的意義及條件;研究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的模式選擇及其基本構架;探討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的建設路徑及推進實踐的現實選擇,並提出了《資本市場藍皮書·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發展報告(2010-2011)(2011版)》的基本觀點。
組織模式篇細緻深入地研究了證券交易市場採取的主要組織形式——會員制和公司制。通過比較分析二者的特點發現,公司制是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市場組織模式,最能適應目前的市場環境;而會員制則是證券市場在特定發展階段所普遍採用的組織模式。中國資本市場的形成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元的發展歷程,在發展過程中,市場組織呈現出政府主導、國有資本為主的特點,有著濃厚的行政色彩。
結構模式篇包括兩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在分析國際資本市場結構的演變階段及其特徵的基礎之上,主要以美國、英國、德國和我國台灣地區為例,分析了現代場外交易市場結構的特徵及對我國的啟示。第二篇文章認為,目前我國形成了包括產權交易市場、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和股權交易所在內的多板塊並存的場外交易市場結構,並認為構建符合我國企業融資需要的雙層遞進式場外交易市場,是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也是規範場外交易市場的重要環節。

目錄

BⅠ 總報告
B.1 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場外交易市場建設之路
BⅡ 組織模式篇
B.2 場外交易市場組織結構的演變及其對中國的借鑑
BⅢ 結構模式篇
B.3 現代場外交易市場結構發展的新特點及新趨勢
B.4 我國場?交易市場結構研究
BⅣ 交易模式篇
B.5 做市商制度演變的節點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B.6 我國場外交易市場做市商制度研究
B.7 場外交易市場定價機制研究
BⅤ 融資模式篇
B.8 場外交易市場融資現狀與模式分析
B.9 場外市場私募融資制度研究
B.10 我國場外交易市場私募融資模式研究
BⅥ 監管模式篇
B.11 發達地區場外交易市場監管制度演進及啟示
B.12 中國場外交易市場監管模式及路徑選擇
BⅦ 探索篇
B.13天津股權交易所對中國場外交易市場模式的實踐探索
BⅧ 大事記
B.14 海外場外交易市場大事記
B.15 中國場外交易市場大事記
B.16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