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6年末共有6792戶,總人口27240人,有黨支部25個,中共黨員501人。財政收入643.41萬元,工農業總產值23836萬元,農業總產值5012萬元,鄉鎮企業產值18824萬元,人均純收入2130元。
六龍機構健全,人才濟濟。鎮直單位28個;有村級達標辦公樓11橦;有完中、初級中學各1所,公小7所,衛生院1所,垂直單位7個;有鎮幹部78人,村幹部57人,教師362人,醫生18人。
六龍屬老區所在地,各項基礎設施建設較好,交通網路、無線電通訊網路遍布全鎮,人畜飲水已基本解決,鎮供水工程、六龍客運站正在實施,農網改造已接近尾聲,小城鎮建設已著手規劃,農貿市場初具規模,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原有的基礎設施已經不適應發展的需要,還需要我們加倍的努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基礎設施
六龍境內無煙煤、硫鐵礦、高嶺土、石灰石等礦產資源遍布全鎮,煤炭資源尤為豐富,是全縣重點產煤鄉鎮之一,建有合法煤礦企業4個,非煤礦山企業7個,年產180萬噸的五鳳一礦和年產60萬噸的五鳳二礦正在建設之中,110KV變電站即將建成。
六龍物產豐富。六龍豆乾響譽縣內外,盛產優質烤菸,優質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適宜種植竹蓀、天麻等優質藥材;英美公司曾在我鎮創辦烤菸基地;境內已建成多個經果林基地;全鎮農網改造基本完成,移動通訊網和程控電話網覆蓋全鎮,村村通工程和集鎮中心鄰頻線路改造已完成,遠程教育在全鎮已得到普及。
六龍氣候溫和,風景宜人。境內有百里杜鵑(一把傘)第一山、龍潭口、凰山、媒人翁、大岩豐洞等13處名勝旅遊景點;有百年古柏、宮梅、月桂、羅漢松等珍稀花木;有元寶樹、回龍寺等17處文化名勝遺址;它們蘊育了豐富優美的民間傳說和歌謠吟詠。
文化名鎮
六龍素有“小荊州”之稱,文化底蘊深厚,人傑地靈。有《譚氏家訓》、《醉月草堂集》等15種文化遺產。文人輩出、文風鼎盛,成立有文協、體協、龍協等民間文藝組織,辦有文藝刊物《映山紅》等,以精神文明活動中心為載體,節日文化開展正常,2004年收集整理了《六龍擷英》,受到了上級的好評。《六龍詩詞》已與讀者見面。
乘著“十一五”規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東風,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以“構建和諧社會”為指針,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搶抓機遇,超常發展,上舞六龍,下強基礎,外樹形象,內聚民心,相信六龍的以後會更加輝煌和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