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貴兒戲起源於懷集縣橋頭鎮,它是在當地民間歌舞和說唱音樂的基礎上形成的小劇種。起源地介紹
懷集縣的南部,曾為古封陽縣地。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置永固縣,轄永固、詩洞、凝洞三堡,唐開元二年(714)省永固入懷集縣。凝洞堡即今橋頭鎮,東接永固,南鄰詩洞,北靠大崗,西與封開縣相連,面積213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早年,每當農曆正月,當地盛行舞獅、舞馬、舞春牛、舞麒麟、及舞壽星公龜鹿鶴,並演唱採茶曲。這些活動,當地人叫“舞春色”、“耍年宵”,亦稱“貴兒”。農曆六月初六,四村八寨男女老少,走出石林山谷,結伴來到橋頭圩附近的燕岩,遊覽大溶洞景色,謁劉三妹石,對山歌,以及一睹攀崖高手掏燕窩那種履險如夷的技藝,熱鬧非凡,曰“耍岩節”。到了中秋節前後的月夜,青年男女成群結隊,聚在村前溪畔唱“八月歌”(亦稱唱“夜歌”),村與村、隊與隊之間相互唱酬,內容或猜謎語,或唱“三國”、“西遊記”等故事段子,唱者如痴,聽者入迷,一直唱至深夜,甚至天亮方休。這些民俗風情、自然景觀和歌舞藝術,孕育並催發了貴兒戲的誕生。
發展與傳承
據老人說,清同治年間,在舞獅、舞馬等廣場道具舞表演完畢之後,一般都附加有一、兩個節目。這些節目有武術表演,也有說說唱唱之類的,說唱的節目大都是從外地傳入的,如《十二月採茶》、《車龍賣燈》、《阿爛賣豬》、《磨生鏡》、《補缸》等等,或者只說不唱,即興編造一些笑話逗觀眾一樂。登場的演員通常只有1至2人。清光緒年間,開始有人編排帶有故事情節及兩三個人物的雛形小戲,如《文公訓侄》、《賢妻諫賭》、《大木節開花》等,配上由外地傳入的[採茶調]或都用舞馬時唱的[馬兒曲],以及類似粵謳的曲調演唱,這些依然是廣場道具舞表演結束後的附加節目。
1908年以後,粵劇影響日廣。當地文人根據粵劇的劇目,或章回小說,或民間流傳的故事,編寫出人物角色眾多、故事情節較強的長劇,用[採茶調]或者用舞馬時的[馬兒曲]演變的曲調,加上鑼鼓伴奏進行演唱。
這種開展的演出,村民稱之為“舞人”或“舞古人”,由於“舞人”的興起,各種道具舞日漸式微,最後只剩下舞獅一種,到1937年以後,連舞獅也排除在“貴兒”之外,“貴兒”僅剩下“舞人了”了,“貴兒”便宜成了戲曲的專用名稱。至於“貴兒”一名的來歷,一說表演者新年之際光臨,是貴人及其兒女駕到之意;一說“貴兒”即“貴義”(當地土音“兒”與“義”同音不同聲),說是表演者遠道而來,情深義重,難能可貴之意;一說“貴兒”即“龜兒”,因當地舞龜而起。三種說法均缺乏依據,尚待考證。
20世紀40年代,貴兒戲演出初具規模,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旺盛期,“文化大革命”期間轉入低潮,至70年代後期,又重新興旺起來,1979年春節有貴兒戲班30多個。
演出活動
貴兒戲演出活動,一般尚限於橋頭鎮境內,全鎮共有13個行政村,200多個自然村(寨)。基本上每年村都有戲班,有以行政村為單位組班的,有以幾個自然村聯合組班的,也有本自然村成一班的。每班人數不等,多則30至40人,少則20人左右。這些戲班全屬業餘性質,戲班多的一年達30多個,少的一年也有近10個。其活動時間是有季節性的。他們每年歲末春初相聚,邊排練邊演出,農曆正月二十左右結束,偶有演至“清明”。散班之後,有的年末再會,有的就不一定了。最活躍時,亦曾到本有的永固、詩洞、大崗和封開縣的漁澇、蓮都等地演出。
貴兒戲以廣場為場所,戲班在村頭、田野、曬場將三幅式(一橫兩豎)的彩布(稱為“橫彩”或“招興”,代布幕用)掛起來,彩布前置一八仙桌,二至三條板凳或二張椅,鑼鼓一響便可開場,直到終場不變。
演出特色
是重鋪陳故事,不講究舞台陳設;唱腔單一,不用弦樂;人物眾多,且全是小孩。據了解,過去“貴兒”多由男孩反串小姐、丫環,現在倒了過來,由女孩的扮文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