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是顓頊帝的玄孫陸終之後;二是楚國公族有以“貴”為姓者;三是元朝末順帝賜雜爾定班之子拜柱姓"貴",世稱貴狀元,其後人遂以貴為氏。歷史上以常山為郡望,名人有漢代廬江太守貴遷,晉代中郎將貴霸等。
詳細內容
目前保存完整的有清朝出版的《武陵貴氏譜》,不分卷,常山堂木活字本,6冊。另根據《湖南家譜解讀》一書介紹,2000年湖南常德曾經出版一部《武陵貴氏族譜》,該家譜介紹說,稱基祖叫貴繼忠,於永樂10年(1412)由浙江衢州府常山縣與弟貴繼孝,隨父少司馬,諱純,有事於雲南曲靖軍民府。未幾,純公歿,是時,繼孝已授金齒衛千戶,羈於職,弗獲扶櫬東歸,葬於滇。繼忠服闋東還,擬取眷口入滇。十四年,攜眷西行,道經武陵,絀於費不能行,遂卜居侯家港,墾殖納糧承差,是為落籍武陵之始祖。有德福、德壽二子,德壽徙居衡州。德福生文聖、文山、文信、文進、文憲、文慶、文質、文河,文進、文憲兩房失考。長文聖遷梅家渡,次文山遷居(木見)(合一字,筆者注)堤,三文信遷居老宅上邊,六文慶遷花廟坪,七文質遷老宅西邊,八文河守老宅。其後六房瓜瓞綿延,散居四方。
據家譜記載,貴姓派行為“繼德文子玉,志廷萬邦啟,大學為之先,國士應立體,樹人祚永昌,承家重詩禮,世澤揚清芬,端方頌愷悌。”
據《廣韻·未》記載:“貴,姓。出陸終之後。《風俗通》有貴遷,為廬江太守。”《千家姓》:“常山族。《漢書》:‘廬江太守貴遷’。”
郡望與堂號為常山堂。堂聯為“常山源遠,武陵流長”、“祖衍貴姓子孫,宗傳貴品貴德”。
常德出過貴姓名人有貴中孚,清乾隆9年(1744)舉人,仕至廣西桂平梧郁道,當代則有名廚師貴自祥。
貴姓來源較多,:一是顓頊帝的玄孫陸終之後;二是楚國公族有以“貴”為姓者;三是元朝末順帝賜雜爾定班之子拜柱姓”貴”,世稱貴狀元,其後人遂以貴為氏。四、貴姓本是苗族貴族的簡稱,始祖是太昊伏羲,直接祖先是戰神蚩尤。五、有說趙匡胤為祖先,他被推翻後,他的後代之一為了避難,改名中一貝,中一貝的後代以貴為姓,以紀念中一貝。
歷史上以常山為郡望,名人有漢代廬江太守貴遷,晉代中郎將貴霸等。當代主要分布於廣西、雲南、河南、北京、四川等地。目前發現的湖南貴姓,根據其家譜記載,應為陸終之後。
宋代以前設矩州,因當地語音“貴”“矩”難分,故也寫做貴州,元初正式命名為貴州。明設貴州布政使司。清設貴州
取全稱中的“貴”字作為簡稱。一說認為因境內有貴山,故簡稱“貴”。
轄區東北部秦時屬黔中郡,唐屬黔中道,故又簡稱“黔”。一說認為境內有黔靈山、黔靈河,故簡稱“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