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在眾多屏息以待的觀眾面前,18歲的貧民小子賈馬爾·馬利克只要正確回答最後一條問題,就可以在印度最受歡迎的電視遊戲節目“百萬富翁”中勝出,贏取二千萬盧布的獎金,成為百萬富翁。眼看他只剩一題就能成為百萬富翁,心有不甘的節目主持人認定他作弊,趁節目暫停錄映,通知了警方以欺詐的罪名逮捕了貧民小子。
警方、主持人及其他觀眾一樣,都十分疑惑沒受過教育的孤兒為何 能答對所有連博士專家都沒把握全中的問題,他們遂逐個問題探討,娓娓道出他不可思議的遭遇及這些經歷如何成就他成功闖關。
出生於孟買的貧民窟,母親在他小時候因一次宗教衝突而去世,自此與哥哥憑著小聰明在街上討生活,四處浪蕩,與他們結伴同行的還有一個受他照顧的小孤女。
雖然他出身貧困,生活顛沛流離,可他還是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反而哥哥則不惜一切要得到權力與財富,兄弟之間逐漸出現分歧,一次背叛逼使三人分道揚鑣,貧民小子則失去了兩小無猜的女伴。當他重遇哥哥及女伴的時候,女伴己成為黑幫老大的女人,哥哥則替他工作。為了心中所愛,他決定不惜一切幫助女伴脫離苦海。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戴夫·帕特爾 | 賈馬爾·馬利克 | 配音 翟巍 |
芙蕾達·平托 | 拉提卡 | 配音 洪海天 |
亞尼·卡普 | 卡普爾 | 配音 程玉珠 |
塔奈·切赫達 | 少年賈馬爾 | |
盧比安娜·阿麗 | 少年拉提卡 | |
阿什·馬赫什·舍德卡 | 童年賈馬爾 | 配音 蔡佳偉 |
阿扎魯丁·默罕默德 | 少年薩利姆 | |
伊爾凡·可汗 | 派出所所長 | 配音 郭易峰 |
沙魯巴·舒克拉 | 辛妮維斯軍士 | |
麥活·米泰爾 | 薩利姆 | 配音 吳磊 |
阿扎魯丁·默罕默德·伊斯梅爾 | 童年薩利姆 | 配音 黃超 |
職員表
製作人 | 克里斯蒂安·科爾松、伊萬娜·麥金農、卡梅倫·麥克拉肯、Tabrez Noorani、保羅·列治 |
導演 | 丹尼·博伊爾、洛芙琳·坦丹 |
副導演(助理) | Raj Acharya、Avani Batra、Shyam Kaushal |
編劇 | 西蒙·比尤弗伊、維卡斯·史瓦盧普 |
攝影 | 安東尼·多德·曼妥 |
配樂 | A·R·拉曼 |
剪輯 | 克里斯·狄更斯 |
選角導演 | 蓋爾·史蒂文斯、洛芙琳·坦丹 |
配音導演 | 曾丹 |
藝術指導 | 馬克·迪格比 |
美術設計 | Abhishek Redkar |
服裝設計 | Suttirat Anne Larlarb |
視覺特效 | 亞當·加斯科因 |
布景師 | 米歇爾·戴依 |
演職員表的參考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來源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資料 |
O…Saya | |
Mausam & Escape | |
Riots | |
Paper Planes | |
Paper Planes (DFA Remix) | |
Ringa Ringa | |
Liquid Dance | |
Gangsta Blues | |
Dreams On Fire | |
Jai Ho | |
Latika’s Theme | |
Aaj Ki Raat | 作曲者:A·R·拉赫曼 |
Millionaire | 發行日期:2008年12月21日 |
幕後花絮
•片中出現的演員阿米特巴·巴赫卡安真有其人,他是印度家喻戶曉的知名男演員。
•導演丹尼·博伊爾在拍攝該片時是第一次到印度,他對於印度的認識受其父親的影響較深。
•影片中扮演傑瑪和拉提卡幼年的兩位小主角其實都是來自十分貧困的家庭,丹尼·博伊爾承諾將提供資金讓他們能夠接受教育直到他們成年。
•影片拍攝時使用的是最原始的矽元素成像數字攝像機,在孟買拍攝時,技術人員為這個問題纏身的攝像機大傷腦筋。該片最初打算被定為PG-13級,結果後來卻因為緊張的基調被定為R級,因為沒錢沒時間申訴,影片最後以R級上映。
•片中大約20%的對白是用印度語講的。
•在小賈瑪掉入糞坑的那場戲裡,那些看似骯髒的排泄物實則是由花生醬和朱古力做成的。有兩部奧斯卡最佳影片表現了孩子跳進糞坑的場面,一個是《辛德勒的名單》,一個就是這部電影。
•由A·R·拉曼作曲,戈爾扎作詞的原創歌曲“Jai Ho”原本是為電影《真假王子》創作的,但導演認為該曲不太適合該片主角,所以才使這首歌曲成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原聲歌曲。
•影片是自1993年《辛德勒的名單》之後的又一部囊括奧斯卡、金球獎、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作的影片。
•影片播出後,印度官方決定將貧民窟的孩子和家庭搬出貧民窟。
•編劇西蒙·比尤弗伊在編寫此片時曾三次造訪印度。影片的原創音樂作者A·R·拉曼用了20天的時間創作了該片的電影原聲音樂 。
獲獎記錄
時間 | 名稱 | 獎項 | 種類 | 得獎者 |
2009年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影片 | 獲獎 | 全體劇組 |
最佳導演 | 丹尼·博伊爾 | |||
最佳改編劇本 | 西蒙·比尤弗伊 | |||
最佳攝影 | 安東尼·多德·曼妥 | |||
最佳音響效果 | 伊恩·塔普 | |||
最佳電影剪輯 | 克里斯·狄更斯 | |||
最佳原創歌曲 | A·R·拉曼、瑪雅 | |||
最佳音效剪輯 | 提名 | 湯姆·塞耶斯 | ||
最佳配樂 | A·R·拉曼 | |||
2009年 | 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 獲獎 | 全體劇組 |
最佳導演 | 丹尼·博伊爾 | |||
最佳電影配樂 | A·R·拉曼 | |||
最佳編劇 | 西蒙·比尤弗伊 | |||
註:影片共獲得137個電影獎項,80個獎項的提名(只列出兩個獎項的獲獎情況) |
幕後製作
導演主動請纓
與大多數電影製作是由導演挑選劇本不一樣,影片編劇西蒙·比尤弗伊從未嚮導演丹尼·博伊爾遞交過這部電影的劇本,博伊爾僅僅是因聽說有一個劇本以《誰想成為百萬富翁》這一電視節目為“由頭”做情節展示感到吃驚,立刻主動從經紀人那裡索取劇本並認真閱讀。當閱讀到劇本的第20頁時,便決定致電給西蒙·比尤弗伊,表示願意執導這部電影。
濃郁異域文化
由於是第一次到印度,所以導演丹尼·博伊爾在整個拍攝過程中特別小心,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取景中,不斷地地學習印度的文化以及關於文化的種種知識。跟西方文化不同的是,印度文化中的“宿命論”使導演受到很大的震撼。人在命運面前是很渺小而無意義的,每個人都自有一方天地和自己的角色,人在命運前需要做的只是順天意而非盡人事。導演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難以駕馭和操控。於是就任由影片隨著情節自行發展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Celador Films (英國)
2. Film4 (英國)
3. 百代國際電影公司 (英國)
上映日期
國家 | 日期 | 國家 | 日期 |
中國 | 2009年3月26日 | 英國 | 2008年10月31日 |
中國台灣 | 2009年3月13日 | 挪威 | 2008年11月20日 |
中國香港 | 2009年2月26日 | 澳大利亞 | 2008年12月11日 |
義大利 | 2008年12月5日 | 比利時 | 2009年1月14日 |
美國 | 2008年8月30日 | 法國 | 2009年1月14日 |
加拿大 | 2008年9月7日 |
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北美評價
•這是一部典型的丹尼爾·博伊爾式的電影,既新穎又具有穿透力,但加上寶萊塢過度激烈的慣常表現形式後,使整部影片的實際震撼小於宣傳攻勢。 (《好萊塢報導》評)
•這是一個好萊塢式的浪漫傳奇故事,帶給觀眾一個愉快滿足的電影旅程。(《洛杉磯時報》評)
•100分的電影,令人難以忘懷,百年難得一見。(《今日美國》評)
•導演丹尼·博伊爾是創造奇蹟的奇才,不單讓觀眾驚喜,簡直是愛得五體投地。(《滾石》音樂雜誌評)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已成為世界熱話,人人都在談論這部非凡的電影。影片中嚴肅的浪漫在敘述的力量下爆發,這部戲可說是導演丹尼·博伊爾的代表作。(《芝加哥太陽時報》評)
•這是一部教人擊節讚賞的電影,一部奪目亮麗、熱鬧、帶少許灰暗卻又不失浪漫的電影,頓時讓人心情愉快。(《時代》雜誌評)
•這部電影100分還未足以顯示這部電影的過人之處,它是最富娛樂性的出色作品 。(《紐約郵報》評)
中國評價
這部電影有著好萊塢式的流暢的敘事,懸念叢生,驚 心動魄的講故事的方法,有美國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話氣質,有史詩片式的大格局,有歐洲電影的人文關懷,有丹尼·鮑爾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鋒銳和透徹。一個創意十足又飽含深情的劇本,再加上丹尼·博伊爾風格十足的影像( 不得不說這電影像極了《猜火車》,包括那個掉糞坑的鏡頭,就像《猜火車》里鑽馬桶找毒品的翻版),創造出一種異乎尋常的節奏。 (《南方都市報》評)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講得是那種很美國夢的故事。如果換成美國演員來演,估計就是個典型大片了。不過這並不妨礙這部電影的出色,尤其是劇本——短短的100多分鐘裡,要把印度這個人口大國面對的種種問題都表現出來,而且用的是平易近人的方式 。 (《南方都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