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麻鴨

豐城麻鴨

豐城麻鴨,江西省豐城市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豐城麻鴨,成年活鴨(公鴨):頭部羽毛暗綠色、往頸部開始變淡;肩頸連線處有1厘米左右環形白圈;羽色上側灰褐色、下側灰白色,主翼羽為灰褐色,背羽為灰色,尾羽為黑白相間,腹羽為灰麻。喙青黃、喙尖有黑豆;脛、蹼橘黃色。成年活鴨(母鴨):頭部淺麻,全身麻羽略帶褐色;背、腹部羽毛灰麻,相對腹部顏色略深;喙肉褐色、喙尖有淺褐色豆斑;脛、蹼青灰色。白條鴨:體型緊湊體表光潔,胸腿肌健壯、表面呈白色偏淺黃、皮下脂肪分布均勻,肌肉切面灰白至淡紅色,無異味。 2018年8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豐城麻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豐城麻鴨,成年活鴨(公鴨):頭部羽毛暗綠色、往頸部開始變淡;肩頸連線處有1厘米左右環形白圈;羽色上側灰褐色、下側灰白色,主翼羽為灰褐色,背羽為灰色,尾羽為黑白相間,腹羽為灰麻。喙青黃、喙尖有黑豆;脛、蹼橘黃色。成年活鴨(母鴨):頭部淺麻,全身麻羽略帶褐色;背、腹部羽毛灰麻,相對腹部顏色略深;喙肉褐色、喙尖有淺褐色豆斑;脛、蹼青灰色。白條鴨:體型緊湊體表光潔,胸腿肌健壯、表面呈白色偏淺黃、皮下脂肪分布均勻,肌肉切面灰白至淡紅色,無異味。

豐城麻鴨 豐城麻鴨

理化指標:水分≥70克/100克,粗蛋白≥20克/100克,脂肪≥2.0克/100克,牛磺酸≥60米克/100克,肌苷酸2.5米克/克,剪下力(嫩度)≥45N,出成率(半淨膛)80至85%。

產地環境

豐城麻鴨產自江西省豐城市,豐城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從西南玉華山1171.1米高向東北藥湖傾斜到海拔18米。南部為低山區,約占總面積的17%;中部相對低平,贛江蜿蜒期間,形成河谷衝擊平原,約占總面積的24%;西北和東南地形起伏,為丘陵地區,約占總面積的59%。

豐城麻鴨 豐城麻鴨

豐城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較短,生長期長。全年平均氣溫為15.3-17.7攝氏度,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攝氏度的日數年平均為27.9天,日最低氣溫少於或等於0度的日數年平均為23.4天。全年日照時數1935.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552.1毫米,4-6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54天,年平均空氣相對濕度81%,無霜期274天,適宜養殖麻鴨。

歷史淵源

西晉太康元年(265年),豐城始養殖鴨子;

2010年,豐城市成立筱塘養鴨專業合作社;

豐城麻鴨 豐城麻鴨

2016年,江西省豐城市擬規劃籌建年2000萬隻麻鴨屠宰、年產30萬噸富硒畜禽飼料、年2萬噸精品熟食綜合加工項目。

生產情況

豐城麻鴨 豐城麻鴨

截至2017年底,江西省豐城市僅筱塘鄉就養殖300多萬隻。

產品榮譽

豐城麻鴨 豐城麻鴨

2018年8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豐城麻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豐城麻鴨產地範圍為江西省豐城市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生長環境

生長環境位於豐城市內平原地帶,臨近水源地區為佳,以放牧模式為主,主要在豐城市內各水塘、溪、溝、圳、低洼地及稻田,以天然水為飲用水源。

•飼料

育雛期飼餵當地碎米、豆餅等飼料,育成期在稻田或水塘自由覓食,採食魚、蝦、螺、昆蟲、水草及浮游水生動植物,早晚適當補充本地農家自產穀物,育成期不得飼餵配合飼料。

•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模式:放養為主、補飼為輔。

育雛期飼養要求:初生雛室溫為32℃±1℃,每周下降2至3℃直至室溫,相對濕度維持在50至65%。出殼後24小時開始餵料餵水,每天白天4餐晚上2餐,10天后開始減少次數,增加飼料用量,開始放牧。

育成期飼養要求:放牧和舍飼相結合。30日齡後每天早晚適當用本地穀物補飼,其餘時間放牧。

飼養密度及模式:

(1)圈養:1至2周齡飼養密度25至30隻/米。

(2)稻田放牧:3至5周齡飼養密度20至25隻/667米(畝),6至上市飼養密度15至20隻/667米(畝)。

(3)水塘放牧:3至5周齡飼養密度40至45隻/667米(畝),6至上市飼養密度30至35隻/667米(畝)。

出欄:110日齡以上、重量≥1.6千克。

•加工

進廠檢疫檢驗→候宰→掛禽、放血→浸燙、脫毛→摘取內臟→預冷→冷藏→運輸、貯存。

專用標誌使用

豐城麻鴨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西省豐城市原產地地理標誌行政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江西省原產地地理標誌行政部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後予以公告。豐城麻鴨的檢測機構由江西省原產地地理標誌行政部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